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叶向高,字进卿,号台山,生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卒于明熹宗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福建福清人。

父亲叶朝荣官至养利知州。叶向高于神宗万历十一年(公元1583年)中进士,授庶吉士,进编修,升为南京国子监司业,改左中允。后被召为左庶子,充皇长子侍班官。不久,又升任南京礼部右侍郎,后改任吏部右侍郎。“妖书《续忧危蛇议》”一案兴起后,他上书首辅沈一贯,力请不要株连无辜,引起沈一贯的不满,因此受沈抑制,以致他九年未得升迁。

沈一贯罢职后,万历三十五年五月叶向高晋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成为宰辅。次年,首辅朱赓病死,他升为首辅。

当时,神宗已久不视朝,阁臣李廷机又因受舆论攻击,居家不理政,内阁中仅剩叶向高一人。面对朝政混乱,党派之争愈演愈烈。他力奏增加阁臣,补充其他空缺官职和停罢矿税,前后上奏达百余次。叶本人是东林党元老,但为官多年,行事力求稳妥,和浙党也能相安。因此他也几次调解党派纷争。但因党派之间积怨已深,他的调停也难见成效。经过多次的调停失败,叶向高深感自己已无能为力,便坚决请求辞官,于万历四十二年八月晋少师兼太子太师,致仕。光宗泰昌元年(公元1620年),家居六年后的叶向高被召为首辅,但未等他有所作为,光宗就病死了。

熹宗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叶向高晋中极殿大学士,第三次担任首辅。熹宗幼年登基,受其乳母客氏和宦官魏忠贤操纵。魏忠贤执掌司礼监,利用代替皇帝批阅奏章的大权,兴风作浪,先后将吏部尚书周嘉谟、大学士刘一燎等一批正直大臣逐出朝廷。叶向高为人光明磊落,扶植贤良,极尽所能地保护了帅众、陈良训、熊廷弼等一批朝臣幸免于难。天启四年,魏忠贤势力强盛,开始大杀东林党人,凡朝中正直之士,都被加上东林党的罪名,或流放、或杀害。魏忠贤的党徒王绍徽还编制了黑名单称《东林点将录》。叶向高因是朝中清流的代表,被列为东林党首魁。叶向高眼见黑云压城,自己又独木难支,遂于同年七月致仕。

公元1627年,熹宗去世,叶向高亦于同年病逝,享年69岁。思宗(崇祯帝)即位,在诛杀了魏忠贤后,追赠他为太师,赐谥号为文忠。

明朝“三朝元老”叶向高(1559-1627年)字进卿,又字台山,“工诗文,精棋艺”是人所共知的。1582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1552―1610年) ... 前来中国布教。1598年9月7日抵达北京。1600年5月18日,利玛窦再度赴京,次年1月24日获准定居下来。

生平事迹

据记载,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叶向高在南京任礼部右侍郎时,第一次结识了利玛窦,并与利玛窦切磋围棋技艺,双方围绕围棋问题展开过探讨,其乐融融。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叶向高升任内阁首辅后,又在北京私宅中款待利玛窦,再次通过围棋与利玛窦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利玛窦在著作《利玛窦中国札记》中,对围棋之事做了记载。据说,这些文字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次对中国围棋进行记录。

叶向高为结识学识渊博的国际友人感到高兴,欣然写下《诗赠西国诸子》一诗相赠:“天地信无垠,小智安足拟。爰有西方人,来自八万里。言暮中华风,深契吾儒里。著书多格言,结交尽贤士。淑诡良不矜,熙攘乃所鄙。圣化被九埏,殊方表同轨。拘儒徒管窥,大观自一视。我亦与之游,冷然待深旨。”该诗手稿现保存法国国家图书馆。> 1610年5月11日,利玛窦在北京病逝。依照惯例,客死中国各地的传教士都必须迁葬澳门神学院墓地。利玛窦生前曾有在京郊购买墓地的愿望,外国传教士和中国教友也希望皇帝能赐地埋葬利玛窦。但假如这样,就等于认可了外国教会在中国的合法地位。外国传教士经过协商,便以一个西班牙神父的名义,向皇帝呈上奏疏。明神宗是个懒惰成性的人,素来疏于批阅奏章,第三天才将奏疏批转给了内阁大学士叶向高,让其按惯例处理。叶向高由于曾与利玛窦结下深厚的友谊,便吩咐手下把奏章从户部调出,转由礼部处置,利玛窦最后被准许葬于京郊。当部分官吏以“从无此例”为由反对此举时,叶向高反驳说:“自古来华洋人中,其道德学问,有一如利子乎?毋论其它事,即译《几何原本》一书,便宜赐葬地矣。”

1624年,致仕归里的叶台山邀时称“西来孔子”的意大利传教士艾儒略(GivlioAleni)来到福州,“三山论学”一时成为佳话,艾到福州后在当地传教二十五年。值得注意的是,艾著述颇丰,特备是将西方地理大发现以后的新地理知识传入中国,编成《职方外记》一书,并广为流传,由此也可看出明末士林的一种对外的开放态度以及悄悄兴起的对西方的兴趣。

过百龄三败叶向高

叶向高和著名小棋手过百龄对弈的故事饶有趣味。过百龄,江苏无锡人,是明末棋坛造诣最深、名声最大的国手。他天资慧颖,11岁时就通晓围棋。他与成年棋手以局,常常取胜,名震江南。

话说叶向高在阁时,政务之暇,常邀同僚下棋,然而数年来竟未遇敌手。泰昌元年,叶向高再度入阁,路经无锡时,在闲谈中听到过百龄其人其艺,特意写了请柬,郑重其事地礼招过百龄对弈。

过百龄来后,叶向高见是一个儿童,不把他放在眼里。可是一交手,叶向高竟连失三局,惭愧难当。在旁观战的过百龄父亲战战兢兢对儿子耳语:“你的对手是当朝相国,要手下留情……”过百龄不以为然,朗声答道:“下棋虽是雕虫小技,可假如枉道媚人,岂不感到耻辱?况且相国如此贤明,怎会怪罪我一个小小的童子?”

叶向高听了十分惊佩,起身对过百龄父亲说:“令郎不但棋艺绝伦,且生性耿直,将来必成大器。方今天下多事,正需这样的人才,老夫有一事相求,不知应允否?”过百龄父亲见儿子受到夸奖,连忙回礼:“小子无知得罪相国,大人有何训示,老朽定当从命!”叶向高说:“令郎有此奇才,老丈教子有方。老夫意欲带他进京,代为延请名师,教习治国安邦之术,老丈意下如何?”未等过百龄父亲回答,过百龄抢先说:“小子学业未就,还是不去为好。”听了此话,叶向高揣摸过百龄怕被人说是趋炎附势,因此不愿与达官同行,也就不为难他,只好作罢。

叶向高进京后,有一次同棋友对弈,局局连胜,棋友便称之为“棋坛国手”。叶向高却羞涩地答道:“大家有所不知,老夫在无锡却败在一个童子之手。”棋友连忙附和:“即便如此,老相国仍不愧为‘弈中第二’。”从此,叶向高便有了“弈中第二”之说。

以上趣事,在过百龄的同乡秦松龄所著的《过百龄传》一书有详细记载:“……时福清叶学阁台山先生,弈名居第二,过锡山,求可与敌者。诸乡先生以百龄 ... 。至则尚童子也,叶公已奇之。及与弈,叶公辄负。诸乡先生耳语百龄曰:‘叶公显者,若当阳负,何屡胜?’百龄艴然曰:‘弈固小技,然枉道媚人,吾耻也。况叶公贤者,岂以此罪童子耶?’叶公果益器之,欲与俱北,以学未竟辞。自是百龄之名,噪江以南,遂益殚精于弈……”

叶向高和过百龄的“弈”事,清代诗人钱谦益有诗道:“八岁童牙上弈坛,白头旗纛许谁干,年来复尽楸枰谱,局后方知审局难。乌榜青油载弈师,东山太傅许追随,风流宰相清平世,谁识沿边一着棋。”前四句说过百龄8岁便登上棋坛,称雄几十年,直至白发苍苍。后四句中所说的“东山太傅”,即指叶向高。

明代书法家,工书法,于草书尤有专精,《福建通志》有传。

这里所刊叶向高作品为一草书五言条幅(台湾省何创时书法艺术馆藏)。此作有放达洒脱之貌,法度森严入神,有董其昌书法柔遒之妙,笔法干净利落,无拖泥带水之弊,其中锋用笔,一顿一挫,能取能舍,并用笔多取缓势,但筋骨内含,其笔法有绵里裹针之妙,堪称佳作。此外,此作结体章法皆佳,妙在能起伏相承,笔法气脉贯通,且用笔万毫齐力,痛快沉着,有条不紊,能于平实不失灵动之中,见出精神抖擞之态;故愈看愈觉品格清高、愈看愈觉得洒脱烂漫中有苍劲之风致。

在书法书写中,用笔取缓势有两个功能,其一是以缓势作书,可以从容运笔,令笔法的提按、顿挫、绞转自然而生动,不致使笔法骤起骤落出现野俗之态;其二是从容运笔,可以令行笔婉转多变化,写出含蓄灵动、尽其笔法的变化精微,使写出的字态静中蕴动。在这方面,叶向高的书法可以说是最得书法书写缓势之妙的――因为,我们从他的书法作品分析,知道他虽然是以缓势作书的,但实际上,他的书法看上去仍然有风卷云霞、天风浩荡的爽利之美。

行书七言诗 立轴 绢本

在我们看来,叶向高书法中的灿烂洒脱的美,以及他的书法中的那种爽利的天风浩荡般的美,与他善于运腕关系同样密切。众所周知,以五字执笔法执笔作书,书写者依据所写文字的大小,会决定捉管高低,并在实际书写时,由于作者能在一个由“腕运生成的势韵圈”中因势利导其笔法技巧,故书写者必然会“品尝”到以腕作书所带来的一片清凉式的怡心畅神般的心理美感――而仅此而论,叶向高的书法同样可以说是最得“以腕作书”之妙谛的。从他的书法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创作书法,已经达到了腕随心运、一团和气的化境,其造诣是非同一般的。

书法 轴 水墨绢本

从总体上看,叶向高的书法并不会“一下子”摧人心目,但他的书法中有一种唐诗宋词格律般的跳顿与节奏,以及,具有中国古典音乐所特有的旋律之美,故极其耐人品味。清代的戏剧、文学以及园林美学家李渔曾说,戏剧要能摄情,而欲能摄情,则要“使人想不到、猜不着,便是好戏”;李渔此说,同样适用于欣赏叶向高的书法,请看他的草书五律条幅中的第二个字“自”字的起笔,先是中锋顺势而下,然后同样是顺势一折笔而写出方形的横,再然后,便是一扬腕、一回翻笔锋,于是一个令人想不到、猜不着,且造型奇妙无比的书法的美便展现在观赏者眼前,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明 行书 七言联

当然,更为重要的是,在叶向高的书法中,上述那样的高超的技法表现并不是一个偶然的特例,而是他的书法素质的自然而然的流露。故而他的书法,也才最终能墨法华滋,顿挫有致,流美多姿且伸缩变化多端,有翩翩自得之态,有洒脱放逸、意气风发之美感。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叶向高的书法,正是缘于他生活于一个重视文化修养、重视个人性灵抒发的时代氛围之中,所以他才有可能将自己的书法写得笔笔含情,下笔能穷其自然变化、干净利落并体势奇幻、布势精工,无拖泥带水之弊。

> 总之,叶向高此作字字玑珠,柔媚不失遒媚,有坦荡之态,有翩翩欲飞之势,通篇作品明净而爽达,其点画递相映带,互相顾盼,骨丰肉润,其精、气、神,愈看愈佳,动人魂魄,故有观之令人神旺之美,不失为明代万历年间的书法上乘佳作。

草书 立轴 绢本

叶向高墓的文物

专家已确定石碑是叶向高墓的文物

“我发现一只年代非常久远的石狮子,可能是明代三朝首辅叶向高墓道上的石兽!”石狮发现的地点距离叶向高墓道很近,现在是一家农户门前的摆设。> > 叶向高是明朝有名的宰辅,一生经历明嘉靖、隆庆、万历、泰昌、天启五朝,曾担任万历、泰昌、天启三朝首辅。> > 石狮,不到一米高,尾巴被雕成云朵状。这户农家的主人陈老伯说,这只石狮的年代非常久远,是他的父辈传下来的,原本是一对,后来遗失了一只,“我也说不清楚这是不是叶向高墓的,但叶向高墓确实离这儿不远”。> > 记者在村民的带领下还见到村里的一块石碑。石碑正面用楷书写着36个大字:“特进光禄大夫上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赠太师(缺)文忠叶公神道。”村民说:“原来有两块石碑,后来一块被敲碎了,拿去铺桥。”在石碑附近,记者还看到一块残缺的石条,上面雕刻着一个张开大嘴的龙头,正吐出一朵朵云。> > 随后经几名文史专家鉴定,得知石碑和石条确实是叶向高墓的,“由于目前还没发现叶向高墓道石兽的实物,那只石狮是不是叶向高墓的还要进一步考证。”> > 专家说,叶向高墓在上世纪40年代已被毁,上世纪60年代再次遭到彻底破坏,除部分翁仲、石兽掩埋地下,石牌坊、墓亭等地面文物荡然无存。> > “按照文献记载,叶向高墓的石刻应该十分精致,可以说是代表了明代石刻艺术的精华,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有关专家表示,叶向高墓留下的文物非常少,因此这些石构件应该得到重视和保护。

叶向高在寿宁故居遗迹

叶向高故居有三处,按时间顺序,一在寿宁后叶,一在福清后叶,一在福州。

在叶向高寿宁故居的故址上已看不到想象中古色古香的明代建筑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栋崭新的现代砖混建筑。所幸的是还能在故址的大门处寻找到一点昔日的影子。在那里,尚留一个残缺的大门和一段装饰非凡的照墙。据叶姓族人说,叶向高故居毁于1974年的一场大火,现在只余下这么一点点东西了。

所谓大门也只剩下三条青石板架成的“门”形,青石门架表面光滑油亮,部分位置的浮雕,虽经数百年岁月风霜,仍隐约可见。照墙双面“菱”形红砖拼贴,中间夹土。我没有研究过古建筑,不知道当时的红砖如何烧制,但从光滑细腻上可见当时的砖窑烧制水平相当高超。墙头雨披前后展出,均用青砖雕鲤装饰,每块一尺见方,拼接整齐,鲤鱼头高昂向天,取“金鲤朝天,恩接雨露”之意。仅从这些残留片段,已足见当年的壮观气派。

叶姓族人回忆说,当年的故居除门楼外,七榴(开间)两进,纵向设三个天井较大,每进横向左右侧厢各一天井,采光良好,两进主屋高大巍峨,重檐叠盖,下层屋顶又伸出牌楼式歇山顶屋,高达两层。屋脊跷角悬鱼,屋内雕梁画栋。大门门楣上方悬挂着“祥发文山”牌匾,再上方是“双狮戏球”浮雕石刻。 > 说起叶向高与寿宁的关系,这里面还有一则故事: 叶向高寿宁祖 父叶时逢与福清孝义乡化南里云山境(现为福清市港头乡后叶村)的文士的叶广彬相友好,二人诗书往来,过往甚密,一年叶广彬遭遇丧子之痛,叶时逢生有六子,便将第四子叶朝荣出祧叶广彬为嗣。叶向高 是叶朝荣之子, 出生时恰遇倭寇入侵福建沿海骚扰,其母避难于道旁茅厕之中,动了胎气,产下叶向高,故取小名“厕仔”。

叶向高曾两度回寿宁。1568年10岁时随伯父、明鸿胪寺鸣赞叶朝鉴回寿宁,在文山里上书堂读书, 尚 书堂现为寿宁县鳌阳小学。据修于清乾隆年间的《叶氏家乘》记载,叶向高自幼天资聪颖,6岁入学便能过目成诵,应对敏捷,誉称神童。一日,其福清祖父叶仕俨有意试探,出对考校:“日长似岁闲无觉。”叶向高脱口对出:“夜永如年卧不知。”如此工整的妙对,对于一个孩童来说,殊不容易。叶向高回寿宁读书时,勤奋好学,知书识礼,尊长睦众。有一次在与小伙伴戏耍时,不小心丢失了钥匙,急得到处寻找,团团乱转,叶朝鉴见了哈哈大笑,随口吟出上联:“小书生失铜钥,寻东寻西。”叶向高听了便停止寻找,不假思索对出:“大学士掌金印,管南管北。”此对对仗工整,气势磅礴,显示出叶向高自小便有着弘远的胸襟,后来果然当上了东阁大学士,掌管金印。此事当时震动寿宁,一时传为美谈。

叶向高第二次回寿宁的时间是在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辞去首辅职务之后的家居六年里。在这期间,叶向高登名山、访宝刹、会亲友,足迹遍及福建名山大川,优游林泉。趁闲游之便,叶向高曾回寿宁谒祖,在寿宁故居小住一段时日,并题了一块上书“祥发文山”的匾额。此程与叶向高同游的还有晋江籍同为明万历年间东阁大学士的李廷玑,李亦题匾一块,上书“俎豆维新”。可惜二匾在1974年的大火中烧毁。

叶向高寿宁祖坟位于寿宁县城螃蟹山东侧,因地形像一只螃蟹,故称“螃蟹墓”。相传,叶向高寿宁曾祖叶祖棠有兄弟 六 人,共同寻得螃蟹山墓地,相约谁先去世谁葬在那里,叶祖棠暗想自己是老 六 ,年纪最小,肯定是最后去世,这样的约法对自己来说,约了等于白约,于是,当晚就服毒自尽,他的 五 个兄长遵约将他葬在螃蟹山。当时,风水先生曾说,此墓虽好,恐怕最好的要诞生别人家里,后来的事实证明了此说,叶向高生父叶朝荣有兄弟六人,其他五人的子孙没有一个能赶上叶向高的。

1974年的一场大火,将建筑考究,气派恢弘的叶向高寿宁故居焚为灰烬。在原址上,叶姓后人 以中轴为界,两侧各建新房三栋,高五至七层,占地面积约在60--80平方米之间,外墙张贴白色瓷砖,内部现代水泥漆普通装修,高门大窗,光洁明亮。叶姓族人十分怀旧,对老房子所遗下的残垣断壁很是珍惜,悉心保护。 >

三朝元老-叶向高的更多相关文章

  1. 谁说正宫娘娘不吃香?这几位都是最受宠皇后

    北齐文宣帝皇后:李祖娥《北齐书·文宣李后传》描绘李祖娥是「”容德甚美”。清代鹅湖逸士的《老狐谈历代丽人记》中说「”高后李祖娥以秀慧而绝艳”,将李祖娥与西施、昭君、张嫣、张宝珠并称为中国历史上真正的「”五大美女”。鹅湖逸士认为李祖娥是「”不幸生于季世,又嫁高氏无礼之家,迭遭污辱,几至玉碎花残。”而后世却因此几乎忘记她的艳丽,其实李祖娥是「”秋波善睐,神光动人”,属于「”亘古所无,所谓横绝千古之丽也”

  2. 儒学抑或「 ”天学”:明末清初的中国知识分子,到底如何选择?

    16世纪后期的大明尽管外有女真人入侵,内有农民叛乱,但在表面上依旧是「”歌舞升平”。谁也无法预料到仅仅几十年后后金的铁骑便会攻破山海关,与李自成的闯军一起将帝国覆灭。但此时的大明社会已经出现了一些征兆与变化,即西方天主教传教士第一次大规模的来华进行传教活动,并将西方先进的科技与...技术带到了中国,而这种现象在几百年后会再次出现,不过不再是以和平而是以暴力的形式出现。上海徐汇区最大的天主教堂一、传

  3. 中国历朝帝王----明朝(下)

    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朱厚熜是兴献王朱祐杬的次子,幼时聪敏,兴献王亲授书史,通《孝经》、《大学》及修身齐家治国之道,重礼节,遇事有主见。其母子入宫前与礼部已有两次争议。

  4. 据史料记载,这五位堪称历史上最美皇后

    夏姬自幼生得杏脸桃腮,蛾眉凤眼。

  5. 元代赵孟頫两信札成交2.67亿

    2019年11月19日晚,赵孟早期书札《与郭右之二帖卷》在中国嘉德「”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古代”历时一个小时7分多钟的漫长竞价后以2.67亿元成交。这一价格创下赵孟作品在拍卖市场的价格新纪录。拍卖现场,历时一个多小时的竞价赵孟《与郭右之二帖卷》以2.67亿元成交赵孟《致郭右之二帖卷》,此卷凡二帖,名为《应酬失宜帖》和《奉别帖》,皆写给元代大藏家右之(郭天锡),为赵孟早年书法作品。一通写赵孟在

  6. 王羲之家族真的是一个书法家辈出的世家吗

    王羲之这个家族,就是非常重视文化的一个家族。王羲之除了把书法传给王羲之和所有的儿子以外。王羲之的后代在唐代武后时期,还有一位叫王方庆的,给武后献出了王氏家族十人的书法作品,这就是著名的《万岁通天帖》。王羲之家族确实是一个善于书法传统的家族。说到根本上来说,还在于王羲之家族非常庞大,而且重视文化教育,是文化水平较高的家族。

  7. 西方人的「 ”明朝梦”,十七世纪的中国,欧洲为中国着迷的时代

    美国耶鲁大学著名历史教授史景迁在《...》举办的对谈中说,综观人类过去一千年的历史,他希望活在1540年前后,住在杭州西湖的边上——那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教养和最富于文化的时代。

  8. 明朝最高冷的书法家,29岁开始隐居,上流人士为了见他挤破头皮

    可下面这位大佬,他从29岁就开始隐居了,这样的奇闻您可能还是头一回听说吧!雅君就不给大家卖关子了,他就是明朝文学家、书法家陈继儒。在陈继儒看来啊,人世间最高的追求莫过于高雅的志趣和崇高的品性。

  9. 秦始皇另一功劳,莫过于篆书变成隶书,对后世影响很大

    今天来讲讲秦文化和篆书以及隶书间的故事,从中可以了解到由篆书到隶书的一个演化过程,从而也看到了先进的秦文化,它对我们后世的影响可是非常巨大的。

  10. 宋徽宗的瘦金体境界有多高?没人能够临摹,一字值千金

    宋徽宗的瘦金体有多好?因此,虽然后代有很多人练习瘦金体,但却鲜有人能够临摹成功,可知其难度之高,也可知宋徽宗书法功力之深厚。宋徽宗流传下来的瘦金体作品有很多,比较有名的有《楷书千字文》《夏日诗帖》《牡丹》《瘦金体草书千字文》等等,每一幅作品都是无人能够超越的传世精品,字字值千金。

随机推荐

  1. 最喜气洋洋的祝福语

    新的1年开始,祝好运接2连3,心情4季如春,生活5颜6色,7彩缤纷,偶尔8点小财,烦恼抛到9霄云外!请接受我1心1意的祝福。浓浓的情谊与祝福,绵绵的思念与问安,在这美好的日子,愿祝愿随着卡片带给你温馨的问候,盼你能时常想到我,也希望你能知道,无论天涯海角我都深深祝福你!默默地思念很深,默默地祝福最真,默默地怀念难舍难分,默默地牵挂永远在心,默默地等待春节来临,默默地祝福春节愉快、团圆、欣喜万分!

  2. 曾经神秘消失 蒙山大佛的身前背后

    一一尊巍峨庄严的大佛,几百年来在人们的视野中悄然而神秘地消失。这块巨碑迄今仍横陈于山巅之上。南朝梁武帝甚至把佛教宣布为国教,并三次到同泰寺出家当和尚。迁邺以后,晋阳仍然是高氏政权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城市。蒙山大佛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面世的。统治者为了使臣民俯首贴耳,而坐拥天下;学士们为了营造精神家园,寄情山水;老百姓为了寻找诉求、期待安慰,于是大佛成为时代共同的偶像。

  3. 祝福语_初三开学家长寄语

    新学期家长寄语|新生寄语|家长寄语|班主任寄语|新学期寄语初三开学家长寄语再有将近100天的时间,你就要接受你生命中第一次重要挑战—中考的到来,很早就想和你交流、沟通关于学习、生活的一些事情,但每天的繁忙使交流总不能实现,所以现在给你写封信,在中考之前,一个很特别的日子百日誓师前,说说心里话。初三开学家长寄语到初三的上学期,你到二十三中已整整三年了。

  4. 梦见天色染红梦到天色染红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天色染红好不好

    梦见天色染红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天色染红的详细解说吧。梦见天色染红,是即将遭火灾的警告。梦见五色彩云,表示运势会持续亨通。梦见海关梦到海关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海关好不好梦见彩霞或梦见飞云,暗示你心中萌生了一段连自己也不愿意承认的感情。周公股市梦见天色染红,股市暗示诸股高涨之兆,但如果东边天红则股价将回到原来的水平,西边天红则应该买进。

  5. 阴丽华为什么会拒绝皇后之位 为何会甘愿当一个后妃呢、

    >>阴丽华是刘秀的嫡妻,立它为皇后是名正言顺,但朝中大臣们都非常的反对,很多人都认为应该立已有子嗣的郭圣通为皇后。刘秀还是坚持封阴丽华为皇后,不过被阴丽华给拒绝了:“不足以当大位”,自己甘愿做一名后妃。>>虽然刘秀想要侧封原配,不过考虑到种种政治因素后,阴丽华为了不让丈夫为难,主动要求做一名普通的后妃,还以没有子嗣为名,拒绝了刘秀的侧封。>>虽然阴丽华没有成为皇后,但是她享受到的一切都比皇后要好很多。

  6. 2019年,这三个生肖的贵人运最旺!

    2019年是己亥年,我们的人生都需要有贵人来帮助,很多人的一生就是因为贵人而转变了命运。那么在2019年中,那些生肖容易有贵人相助呢?生肖鼠属鼠的朋友在2019年是有天乙贵人入,此年同时有吉星入,所以在事业运上能够得到主管或上级的关照。2019年在事业上要努力前进,切莫有迟疑之心。九紫这个方位是每年的贵人方位,2019年,西北方位是九紫贵人星坐落的位置。

  7. 梦见嫁给别人

    周公解梦梦见嫁给别人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嫁给别人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8. 面相看你如何防范小人陷害

    小人的出现,直接体现的就是在事业上的不给力,当你对事业投入的热情和做法处在一种厌烦期的时候,阻碍或小人就有了空间。特别是上面调来的小人,直接主动配合,小人仓促上位,实际上是难以胜任的。

  9. 你的血管多少岁了?9道题,测出你的血管年龄

    中医素有「”人与血管同寿”的观点,意在提醒人们血管的重要性。血管其实也有年龄一说,主要就是指人体大动脉血管的功能状态,应该如何才能判断出血管的年龄呢?容易较真,情绪长期处于负面状态,容易生气、压抑;不愿意运动;爬楼梯时会有胸痛的感觉;手脚发凉,有麻木的感觉;容易忘事,经常丢三落四;特别爱吃方便面、饼干、点心,特别偏爱肉类,不喜欢吃蔬菜;每天抽烟支数乘年龄超过400支;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胆固醇症状

  10. 关于十一的说说-感人的情话

    人们利用国庆节日纷纷出游,享受自然风光,缓解压力愉悦心情。国庆十一来临送去我的祝福片片!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