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丁神曲

荣格《红书》中的“地狱”旅程

我们今天来讲荣格《红书》中的“地狱”的旅程,不只是关于荣格的“地狱”,也是关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地狱”。>03《神曲》中的“地狱”>但丁>但丁认为的“地狱”>恩格斯称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个诗人,也是新世纪的第一位诗人。在《奥德赛》的第11章讲的是奥德修斯“下地狱”回家的过程,我想这和希腊的传统是有关的。

《神曲》与敦煌变文故事中的地狱观念

在中国古典文学中,较完整的地狱概念最早出现在敦煌变文所收录的佛经故事中,代表作为《唐太宗入冥记》和《目连变文》,这两部流行于十世纪末之前的宗教文学作品实际上奠定了后世中国民间文化中地狱概念的模式。

罗马神话中的史诗《神曲》

《神曲》是一部比较特殊的史诗,因为诗中叙述的既不是有关某个英雄人物的传说,也不是某一重大历史事件,而是诗人自己想象中的经历。全诗分《地狱》、《炼狱》和《天堂》三部,每部由三十三首“歌”组成,加上全书的序曲,总共有一百歌之多,计一万四千多行。这时,占罗马时代的伟大诗人浮吉尔出现了。第二部分在狄斯城内。这时但丁大彻大悟,他的思想已与上帝的意念融洽无间。整篇史诗到此也就冥然而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