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佛性”皇帝梁武帝萧衍 40年不近女色 在我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每个在位的帝王都有一段传奇的人生,有雄才伟略的,也有昏庸无道的,但是接下来小编要为大家介绍的这一个皇帝,他堪称史上最“佛性”皇帝,40年不近女色,并还要求全国效仿,他就是萧衍,南北朝时期梁朝的建立者!被俘后的梁武帝囚禁在净居殿,被活活饿死,享年86岁。
洗出佛性 有一天,遵布衲师在清洗佛像,药山惟俨禅师问道:“‘这个’被你这么清洗,能洗出‘那个’来么?”>——“这个”是指“佛像”,“那个”是指“佛性”。这是吊诡的问题,不知道“那个”的人,一定答不出;知道“那个”的人,也未必能作答。高明的禅师不会落入问者的陷阱,所以能反问之。独具只眼的禅师,不可能如此问话,当然也不可能轻易被考倒,因为他早已当下识破来者之实力了。>佛性不用洗,也无出无入,当下承当即是。
87 狗子佛性 87狗子佛性赵州从谂禅师是一位非常风趣的禅师,有“赵州古佛”的美称。学僧听后不满,说道:“上自诸佛,下至蝼蚁,皆有佛性,狗子为什么却无?”又一学僧问赵州禅师道:“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另一学僧也不满这个答案,所以就抗辩道:“既有佛性,为什么要撞入这个臭皮囊的袋子里?”“佛性”本来就不可用有无二字说的,赵州禅师不得已,说有说无,不知大家能体会出有无之中道义否!
佛学浅释 (苏行三博士编释) 佛学浅释苏行三博士编释小引第一章‘佛’义及佛陀略史第二章佛学第三章佛学与其他学说第四章佛学的目的第五章佛学的学理第六章世间法第七章出世间法第八章宗派第九章三皈依第十章结论佛法太高深,古典的术语太艰涩,不容易为备有近代知识的人们所信解。苏博士的佛学浅释,可说是最好的读物了。我们现在所说的佛,是指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是当时人们尊敬他的名号。
113 动脑学佛 动脑学佛在这们这个社会的各个领域当中,有很多杰出的专业人才并不受人云亦云的某些观点所左右,他们往往凡事都要经过自己的理智思索才会做出判断,就像在他们的专业领域当中,不为以往的权威理论及实践框框所套住一样。这个经常动手的比丘又是如何动脑学佛呢?冷冰冰的机器没有情感,而人却有着根本无法用电路图表示出来的“心”。
佛陀的一生 佛与佛身观 第六章佛与佛身观本觉.始觉.究竟觉现在再把佛字的主要概念讲一讲。所以,在《楞严经》里面,佛对阿难尊者指示,要经过三番的破妄。记得《楞严经》里面讲了一段故事,在楞严法会里,波斯匿王听到佛说:‘人的生灭身中,有一个不生不灭的见性,也就是眼根能见色的见性。’大王恭恭敬敬地请佛开示。透过佛与大王的一问一答,充分说明了众生的色身肉体有生有老,而见性是不生不灭,这就是我们人的真心实性。
佛学典故 执见、妄情在佛教看来都是生死之根。盲人摸象“盲人摸象”典出《涅槃经·猴子吼品》、《长阿含经·镜面王经》等。在讲完这个寓言后,佛对诸比丘说:“诸外道异学亦复如是……各生异见,互相是非,谓己为是,便起争讼。”《涅槃经》指出:“象喻佛性,盲喻一切无明众生。”“盲人摸象”比喻众生以妄想执着之故,不能了然见到“佛性”。
从天台观行看湛然“无情有情”说 佛法的理论一向是与实践相结合的,尽管某些教法在修持上具有—定的难度,但它仍然是八万四千行门之一,因此有必要从观行的角度来探讨湛然无情有性说的修证意义。天台宗在唐寸的复兴,主要得力于湛然大师的功绩。湛然大启妙法,在佛性问题上大胆提出了“无情有性”说,并以天台圆教止观的圆融无碍思想来理解这一佛性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