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经简介 十三经简介 「经」的意义通常与「权」相对,「权」指的是变通、暂时的,「经」则指不变、永久的,以这样的观念运用在书籍上,则能够被称为「经」的书籍,通常是相当重要,其价值亘古不变,撰写的人也往往是历史上相当重要的圣贤之辈。在中国历史上,有些经辗转编写而成,至今仍具有相当重...
“正经”一词最初是什么意思? 今天,我们评价某个人的品性的时候,常常说“某某很正经”,“某某不正经”,这里的“正经”是“正派庄重”的意思,那么,这个词最初是怎么造出来的呢?其中的“正经”是指“正式的经书”,而“子书”是指“诸子百家之书”。这里,“正经”的本义是指儒家的经典著作。汉朝时共有五部儒家著作被列为正经,唐朝时增至九部,五代时增至十一部,南宋时增至“十三经”。口语中的“正经”一词即是由此而来,取其“正派庄重”的意思。
《皇朝礼器图式》:一部规范清代社会成员行为的图谱 《皇朝礼器图式》是一部完成于乾隆二十四年的大型器物图谱,由庄亲王允禄领衔绘制。如《礼器图》第一、二卷“祭器”,与吉礼相对应。《礼器图》中所祭的11坛9庙2殿,除文庙、传心殿、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