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无明”观念探析 佛教“无明”观念探析 通过分析《大乘起信论》中的两个比喻,即“水风之喻”和“香熏之喻”,文章探析了无明与众生心的关系,指出了无明的具体内涵;通过分析无明与真如之间的相互“熏习&rdqu...
《大乘起信论》的往生思想(姚长寿) 《大乘起信论》的往生思想姚长寿一、问题的所在>《大乘起信论》是一部对中国佛教有着重大影响的论着。>我们知道《大乘起信论》现存有两个译本,一为梁真谛所译,通称“旧译”;一为唐实叉难陀所译,通称“新译”。但是极乐净土的往生,并不意味着就是立即成佛。>三、《往生论注》与《大乘起信论》>上述《大乘起信论》修行信心分中一段的劝归净土思想,与龙树《十住毗婆沙论》第九《易行品》有关系。
诸佛感应论 《诸佛感应论》释惠空─慈光寺住持慈光禅学院院长慈光禅学研究所所长◎念佛法门以其简单易行和他力救济的特质,特别相应于现今末法时代众生的根性。所以基本上,要能见佛感应,行者必须念佛。而探讨诸佛感应之说,必须关心三个课题,即所感的诸佛、感应背后之理及能感的众生。若再从如来所具的无边功德智慧来看,则诸佛以其无边的神通功德,而能于一时中与十方众生感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