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便休-名僧一休宗纯的故事 一休宗纯,是日本僧侣史上最有名的三位和尚之一。然一休则以狂放不羁而名闻于世。一休宗纯京都人,法号一休,讳宗纯,曾自称狂云子、梦闺、瞎驴等。一休则被送入寺院为僧,义满也一直防他还俗。当时,庶民间已传说一休是后小松天皇流落民间的皇子。对于他的母亲,从她去世前写给一休的一封信中略知一二,她希望儿子能成为一个能傲视释迦牟尼的高僧。母亲能一言阻止一休投湖...,想必与此孺慕之情有关。
小松带刀:小松家29代当主,萨摩藩家老 小松带刀生于天保6年10月14日,卒于明治3年7月20日,通称尚五郎、小松带刀。养父为28代当主小松清猷。此外,其嫡流20代当主兼幸在庆长15年在随藩主岛津家久上洛后返国的途中溺水身亡,使得肝付氏主家断绝。更在文久2年,28岁的他成为萨摩藩家老。>>出身>小松带刀不但自身家门显赫,个人能力上更以宽容、雄辩、爽朗著称。
夺命连环骨 她知道凡是骨科医家都在寻找灵药,而最好的骨科灵药是两种人骨,一叫朱砂骨,一叫连环骨。而连环骨的药效比朱砂骨更好,据说只要有了连环骨,连头断了都能接上。父亲去世后,师伯就派出...手,要...了她谋取连环骨,她虽侥幸逃脱,丈夫却遭了毒手。
[专家点评] 明 朱三松竹雕笔筒 [专家点评]明朱三松竹雕笔筒明代中叶以前,尚没有以刻竹闻名者,自正德、嘉靖以降,始有三朱、李、濮诸人。三朱者,朱松邻、朱小松、朱三松祖孙三辈。朱稚征号三松,为小松仲子。虽然朱松邻为朱氏竹雕开创者,但发展到朱三松,技术更加精炼,所刻笔筒、臂搁、香筒等物在当时便是极珍贵的珍玩,嘉庆帝对朱三松的作品也是情有独钟,尝题“传神只作萧疏笔,经久由来以朴存”。
[专家点评] 明 朱小松归去来辞笔筒 [专家点评]明朱小松归去来辞笔筒明代朱小松款竹雕笔筒,高14.6厘米,曾是王世襄、袁荃猷珍藏之物,2003年由嘉德拍卖,成交价为11万元。朱小松名朱缨,字清父,小松是其号,嘉定人,刻竹名家,与父鹤、仲子稚征合称“嘉定三朱”。这件笔筒形制小巧,包浆古朴亮丽。两坡交处,一童肩负野菊,扭头似与陶渊明问答,画面简约,但内含丰富,不愧为大手笔之作。
[专家点评] 明 朱小松制紫檀福寿如意 [专家点评]明朱小松制紫檀福寿如意这件福寿如意,长4l厘米。紫檀随形巧雕松树,如意云头纹,创意新颖,造型古朴,包浆亮丽,不愧为一代名家的作品。朱小松,明代刻竹艺师,朱鹤之子。字清父,号小松,名缨,嘉定人。清代金元钰《竹人录》:“刻竹木为古仙佛像,鉴者比于吴道子所绘”。
他一生落魄潦倒,写下一首诗抱怨心中不平,却成千古名作 对于出身寒门的唐代文人来说,要想摆脱落魄潦倒的人生,只有参加科举考试,求得功名。杜荀鹤便是这样一位诗人。他出身寒门,虽然年轻时就才华毕露,但苦于没有名人举荐,自身也尚未积累一定名气,以至于屡试不中,报国无门,一生落魄潦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