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十三布政使司 历史明代直辖地区的省级行政机构和区划。明朝建立后为加强中央集权,改元朝之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司仅主管民政,又设提刑按察使司掌刑狱、都指挥使司掌军政,合称都、布、按三司,遇大事由三司会商。为防止布政使司长官专权,每一布政使司又设左、右布政使各一人,明布政使司的职掌虽...
明代布政司 现今保定巷 保定巷位于开封城内西部,片街,包括前保定巷和后保定巷,从清末至今变化不大。保定巷约占半个街区,其中数条很窄的小巷又弯曲不直,如果一个人初次穿行其间,可能会迷路,多少会有些神秘感。开封作为八朝古都,明初还作为陪都,称北京,保定巷的名称来历源于开封曾为陪都。前保定巷,主街呈...
不接受请托关说的沈葆祯 沈葆祯奉命担任福建省钦差大臣时,境内贪官墨吏即深感惶恐。那时在布政使衙门中,有着一个上下关系匪浅的胥吏,平常即仗势欺人、狐假虎威,虽然他与沈大人有点远亲关系,但沈大人却不假情面且早就想修理他了。有次,该胥吏因处理军饷涉及非法,沈大人即将其严审,并历数其罪状,最后着依军法处置。后来沈大人的父亲亲自来信,沈大人则不予开缄并将信放在书案上,说:了公事后,再治私事耳。嗣证明沈大人果然是一位励精图治的好官。
中国各省省名之由来 中国各省省名之由来 山东:以在太行山之东而得名。唐大部分属河南道;宋设京东路,后分京东东、西路;金更名山东东、西路,为山东得名的开始;元设山东东西道;明置山东省,后改山东布政使司;清改山东省,省名至今未变。 山西:以在太行山之西而行名。唐大部分属河东道;...
臣列前位,不敢后顾 前清时,有一次,某省军政要员举行祭孔活动,布政使行走匆忙险些摔倒在地。平日与之有矛盾的按察使借机上告皇上,皇上令该省总督查明此事。总督与二人关系都很好,若据实上报,布政使势必被免官,若否认,按察使又属诬告,更要治罪。正在左右为难之际,有人给他写了八个字:“臣列前位,不敢后顾。”>八字一出,二难顿解。因为这是一个对谁都可交待的理由。
梁章钜的作品 梁章钜对联 梁章钜梁章钜20岁中了举人,28岁考上进士,历任江苏布政使、甘肃布政使、江苏巡抚等职,支持林则徐禁烟的主要人物、坚定的抗英禁烟派人物,与林则徐的关系也不错,曾经为他赠联:“帝倚以为股肱耳目,民望之若父母神明。”>梁章钜对联>赠林则徐联:>帝倚以为股肱耳目;>民望之若父母神明。
省制 行省由此成为地方最高行政区划。在关内地区,仍实行省制,而省的管理体系有较大变化。道清初为肃清南明势力,曾确立一省一督制。直隶、四川、甘肃三省无巡抚,由总督兼巡抚事;山东、山西、河南三省无总督,由巡抚兼总督职责,成为定制。故以省级长官而言,有督(制台)抚(抚台)、布(藩台)、按(臬台)四员。各省行政机关初无统一制度。
空印案 空印案,中国明代初期朱元璋严惩地方计吏预持空白官印帐册至户部结算钱谷的重大案件。各布政使司计吏因离户部道远,为免往返奔走,便预持盖有官印的空白帐册,遇有部驳,蓝玉案随时填用。该空白帐册盖有骑缝印,不做他用,户部对此从不干预。
方氏族谱_姓名测试 方氏聚居于岳阳县高垄石墨港竹山坡一带,清朝中叶人才辈出,出了不少官场人物。该谱仕进表中,记有清朝以来的进士、举人及贡生、监生、庠生名录189人;自巡检、县丞至京官、封疆大臣各类职官383人;荫袭、封典107人;晚清以来,中学、大学毕业生2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