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乐行

张乐行故居 对张乐行的评价

张乐行张乐行出身安徽涡阳人一个豪绅地主家庭,以开糟坊、赌局、贩运私盐为生。张乐行于1863年因叛徒出卖被清军俘虏,后凌迟而死,时年53岁。张乐行故居>张乐行故居位于涡阳县城西北张老家村,在早期结捻活动中,张乐行常与龚德树、苏天福等人在家中聚会议事,计划如何起义抗清。

张乐行简介 张乐行的妻子 张乐行的后人

张乐行最终被凌迟处死,而他的妻子、儿子也遭受非人折磨而死去。同治二年,于张乐行、张憙父子就义后不久被捕就义。>当时张乐行被清军凌迟了一千多刀,后来过了几天,张乐行就去世了,可是张乐行的妻子杜金蝉却被清军强制放在木驴上游街示众,最后也是和张乐行一样被凌迟处死了。>张乐行的后人>子:张憙,同治二年,与其父张乐行共赴刑场,英年早逝。

太平天国死的最惨的将领,比石达开还惨!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凡被俘获的天国将领,都依大清律,被凌迟处死,而且都有历史记载。死得最凄惨的,不是石达开,而是沃王张乐行。太平军进入安徽后,捻军成为了太平军的友军,并归附太平天国领导。同治二年,张乐行父子三人同时被凌迟处死。可以说,张乐行凌迟是太平天国将领施以极刑中最为凄惨的一个。

张乐行是什么人?张乐行人物生平简介

嘉庆十五年,张乐行出生于地主家庭。七月,张乐行与清军交战与浍河,清军将领任仲勉战死。张乐行再次占领丰县,蒙城、亳州捻军首领汇聚归德,准备攻打周口,进而紧逼开封。十月,张乐行与奏王苗沛霖联络汝宁正阳等地义军,攻打河南。同年二月,张乐行率领长枪队西进,声势浩大。

问答:曾国藩为何能剿灭太平军,却无法剿灭捻军|文史宴

问答:曾国藩为何能剿灭太平军,却无法剿灭捻军|文史宴李古|文本文是应文史宴6月份答读者问而请李古兄撰写,希望提问的读者梦笔雪山能够满意。本文从捻军的组织形式、战斗方式与太平军的差别,曾国藩攻打太平军与捻军时的权威高下,战术的合适与否等方面着手,全面总结了捻军的历史。太平之后,无复太平。这就是捻军史上的“六安事变”。

苗沛霖为什么会被诱捕而牺牲?真的是因为年轻单纯嘛?

陈玉成被苗沛霖诱捕牺牲,真的是因为年轻单纯而上当受骗吗?为了投桃报李,陈玉成亲自为苗沛霖讨来了太平天国的王位,并送给他数位王娘。苗沛霖认为,天下已经大乱,实现自己王图霸业的机会来了。苗沛霖大力支持,出钱出力,甚至把自己的地盘颍上让出来,作为联军进攻的大本营。3月初,苗沛霖倒戈,4月1日,他会合胜保的大军,与颍州守军里应外合,把围城

张乐行

张乐行,清末捻军首领,安徽亳州涡阳县张老家村人。1855年8月,各路捻军再次会盟于山西会馆,公推张乐行为大汉盟主,号称大汉明命王。1863年,张乐行率捻军20余万人,与僧格林沁部大战雉河集,张乐行被包围,仅率20余人突围,携其子张喜、义子王宛儿夜过西阳集李家圩李勤邦家藏匿。李勤邦祖侄密报宿州知府英翰,遂伙同捻军叛将杨瑞英率清兵千余人俘获张乐行父子,并押往僧格林沁大营,将张乐行父子凌迟处死。

捻军

起义后的“捻”,史学界称捻军。自1853年春至1863年3月为前期捻军。联合后的捻军建立五旗军制,用黄白红蓝黑五色旗区分军队。年底,内部出现分歧,捻军分裂,大部分旗主返回淮北,只有张乐行、龚得等少数留在淮南,与太平天国保持着较密切的关系。1862年秋以僧格林沁为首的清军大举进攻皖北,次年3月攻陷捻军根据地雉河集,张乐行被叛徒俘送至清营遇害。自1863年4月至1868年8月为后期捻军。至此,捻军起义失败。

陈玉成的死的真的只是因为苗沛霖的背叛吗?陈玉成死亡之谜揭秘

在太平天国之战中,陈玉成是最年轻有为的将领。四封信有三封是陈玉成手下余安定写给亲戚和上级的,一封是苗沛霖写给陈玉成的。为了投桃报李,陈玉成亲自为苗沛霖讨来了太平天国的王位,并送给他数位王娘。事实上,天京方面并没有放弃救援陈玉成和庐州。至此,陈玉成与苗沛霖的蜜月在背叛与炮弹中结束了。陈玉成离开了庐州,他计划在苗沛霖的寿州歇一歇脚,然而再寻找部下与之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