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平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英语热”,你曾经也为之“疯狂”过吗?

所以说,80年代的“英语热”,实际上是一种“西方文化热”,是比较小众的、单纯的。>不过,总体上说,80年代的“英语热”还是纯真的,犹如80年代的法兰克福学派、弗洛伊德、存在主义、现代派的流行一样,“英语热”是一种西方文化热的副产品。1990年4月,李阳在北京太庙举办“疯狂英语”万人演讲。所以,90年代整个“英语热”有一种鲤鱼跳龙门的感觉,英语成了改变命运,获得成功的法宝。

全民英语热,为中华崛起而读外语:风口上的“新东方”

中国真正进入了“全民英语热”的时代。为了多赚钱,俞敏洪从1986年开始,在外...教学,在“全民英语热”的风口上,办起了几个英语培训班,发展极其迅速。最早,俞敏洪承包了海淀一个民办学校,叫东方大学,所以,新学校自然起名叫“新东方”。这是一种全民共识,自然形成了“全民英语热”,所以,新东方的主要烦恼是——如何满足学生。一时间群情激奋,中国老百姓涌上街头,新东方作为赴美留学的英语培训机构成为众矢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