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中国真正进入了“全民英语热”的时代。为了多赚钱,俞敏洪从1986年开始,在外...教学,在“全民英语热”的风口上,办起了几个英语培训班,发展极其迅速。最早,俞敏洪承包了海淀一个民办学校,叫东方大学,所以,新学校自然起名叫“新东方”。这是一种全民共识,自然形成了“全民英语热”,所以,新东方的主要烦恼是——如何满足学生。一时间群情激奋,中国老百姓涌上街头,新东方作为赴美留学的英语培训机构成为众矢之的。

文|纪彭 1992年, ... 南巡之后,改革开放迈入了新时代。1993年《公司法》颁布。随后,外资企业大量进入中国市场。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前有俞敏洪从北大辞职,1993年创办北京新东方学校,后有李阳创办“疯狂英语”。中国真正进入了“全民英语热”的时代。 >新东方的起点在1985年,当年,俞敏洪从北京大学毕业,当了北京大学外语系教师。为了多赚钱,俞敏洪从1986年开始,在外 ... 教学,在“全民英语热”的风口上,办起了几个英语培训班,发展极其迅速。1991年,俞敏洪正式辞职,进入民办教育领域,又经过两年的发展,在1993年11月,创办了北京市新东方学校。最早,俞敏洪承包了海淀一个民办学校,叫东方大学,所以,新学校自然起名叫“新东方”。 >新东方发展迅速,截止到2000年,新东方学校已经占据了北京约80%、全国50%的出国培训市场,年培训学生数量达20万人次。俞敏洪几乎是一夜之间,赚到了很多钱,有一种做梦的感觉。 >说起“新东方”崛起的盛况,徐小平说:“当时,新东方的课程是供不应求的,几乎场场爆满。外省的学生很多是抱着一颗朝圣之心、怀着崇拜的心情跑到新东方学习,结课时多是依依不舍,学员们成了义务招生员,他们把同学继续招来。所以,我们最大的问题是教学力量的供不应求。” >20世纪90年代,英语是通往财富之路,是成功的捷径。这是一种全民共识,自然形成了“全民英语热”,所以,新东方的主要烦恼是——如何满足学生。 >在办培训班成功之后,新东方编写、出版了一批英语教育的书籍,最著名的是被学生叫作 “红宝书”的《GRE词汇精选》,还有很多畅销书,如《GRE词汇逆序小辞典》《英语词根词缀记忆大全》《英语现代文背诵文选》等等。 >在一个历史时期,到美国、加拿大任意一所著名大学的中国留学生群体中做调研,有过新东方经历的学生能达到七成左右。这是一个令人惊讶的数字,代表了一笔巨大的财富。 >到了1995年,靠教人英语,俞敏洪已经是一个千万富翁。 >新东方取得巨大成功后,俞敏洪有了思考的时间,他飞到加拿大找他的老朋友徐小平。从这时起,新东方开始寻找自己,也为中国人为什么疯狂学习英语找答案。 >1995年12月底,在徐小平家里,两个人聊到了深夜三点钟。当时俞敏洪已是千万富翁。但是,当徐小平问“你还缺点什么时”,俞敏洪说:“小平,还缺一点崇高感。” 什么叫崇高感?徐小平这样解释:“还是缺少地位,无论学生多崇拜他,依然是缺少社会地位。”俞敏洪希望给自己的补习班生意有点“合法性”,否则就走不远。 >新东方和学习英语紧密联系,所以,新东方的崇高感、使命感,与学习英语的崇高感、使命感是一体的。徐小平加入新东方之后,应俞敏洪的要求写了一篇文章——《新东方精神》,这篇文章的核心观点是:“我们今天的学习,是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崛起进行的人才储备。货物和资本的进出,只是表面的,最深层的、终极的全球化是中外融合,是人本身的国际化。”这是新东方第一次站在国家崛起、民族复兴的高度上谈他们的“补习班生意”和“中国人学习英语、出国留学”的意义。这篇文章在新东方学生群体中产生了重大反响,从一个维度正面回答了中国人为什么学习英语,英语热的本质和价值。 1999年,新东方再次站在风口浪尖,当年,5月7日(北京时间5月8日),北约的美国B-2轰炸机以3枚精确制导炸弹轰炸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大使馆,当场炸死3名中国记者,炸伤数十人,造成大使馆建筑的严重损毁。 一时间群情激奋,中国老百姓涌上街头,新东方作为赴美留学的英语培训机构成为众矢之的。徐小平说:“当时,我和王强(新东方创始人之一)在北京,俞敏洪在加拿大,突然有人给我打 ... ,说徐小平你们太 ... 了,一句话也不说。我赶紧问是什么事情,他说中国大使馆让美国人给炸了。”在互联网媒体还比较初级的时代,新东方已经站在了风暴中心,自己却浑然不知。 新东方的决策层指定徐小平写篇文章,应对这个突发事件。徐小平说:“第三天中午,文章写出来了,主旨是落后就要挨打,今天即使被打,我们更要学习美国。文章完成之后,我在1500人的礼堂发表这篇演讲之后,得到了有史以来最为热烈的掌声,一举扭转了舆论形势。”这次危机,让新东方再次有机会阐释自己的理念,让世人更加理解新东方的意义——通过英语教学,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制度和文化,以此促进中国的现代化。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标签:英语新东方徐小平俞敏洪新东方留学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