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公司

高古瓷市场回暖再遇寒流

高古瓷市场在拍卖场上的失利,再一次打乱了高古瓷市场,让高古瓷市场再一次陷入了寒流之中。随考古出土的高古瓷数量增加,众多高古瓷流入市场为大众收藏提供了保障。高古瓷在这一年的海外市场创下新高,11月1日在香港佳士得亮相的北宋磁州窑刻花褐彩梅瓶拍到1413万元。

藏友们还需要文物商店吗

藏友们还需要文物商店吗藏友们还需要文物商店吗文物商店——当年合法经营文物的惟一渠道,如今已是奄奄一息。国家有关部门对国有文物商店的改制工作也悄然拉开。另外,一些收藏界人士认为,虽然国有文物商店在民间收藏中的作用已经越来越小了,但它仍具有一些不能代替的优势。

国内艺术品市场的十大问题

国内艺术品市场的十大问题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历经10年的发展,虽然取得一定进展,市场颇具规模,行情十分火爆,成交异常踊跃,人气非常旺盛。台湾省《艺术新闻》社长刘太乃在今年6月的“2005年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国际论坛”上便明确提出了国内的假货、假拍、假成交、假天价问题。国内艺术品市场较为混乱,赝品率居高不下,专家也难逃其责,他们对沉淀在藏家手中的伪作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如何看待两大拍卖巨头抢滩香港市场

如何看待两大拍卖巨头抢滩香港市场苏富比近日宣布,“自2009年起,苏富比将合并现时于全球举行之当代亚洲艺术专场拍卖,以香港作为中心,推出‘当代亚洲艺术专场拍卖’。此项拍卖将于每年四月及十月在香港举行,当中囊括出类拔萃的亚洲当代艺术代表作,地区包括中国、日本、韩国及其它东南亚国家。”同时有舆论也分析说,苏富比的这一举动使得苏富比和佳士得两大拍卖巨头在香港的业务竞争更加白热化。

擦亮眼睛 正视“海归文物”的泛滥

擦亮眼睛正视“海归文物”的泛滥在当下的拍卖市场,从海外回流的文物几成泛滥之势,这固然是国内艺术品市场繁荣的表现,可是入境的大量文物中,又有多少精品和真品?“海归文物”的泛滥6月7日的中贸圣佳春拍上,一对清乾隆时期的“掐丝珐琅多穆壶”拍出了9072万元的高价,创造了珐琅器拍卖的世界最高纪录。这些海外回流的文物,在拍卖公司和某些专家的宣传下,似乎成为了无需质疑真实性的精品。

秋拍,艺术品市场的越冬之战

秋拍,艺术品市场的越冬之战关于秋拍,犹豫已经开始了。在严峻的内外经济形势压力之下,拍卖市场的趋势显得愈发莫测,而各拍卖公司也别无选择,必须使用一切手段迎接一场艺术品市场的越冬之战。拍品征集难的问题并不是今年所特有的。随着拍卖行业走向纵深,市场需求增加与高端艺术品征集困难的矛盾日益突出。他们所筹集的拍品定位于二十万以下的低价位,这一思路所寻求的也是规避中间价位艺术品在拍卖中的高风险。

如何研读拍卖图册

如何研读拍卖图册拍卖公司每场艺术品拍卖,无论是综合拍卖还是主题专场拍卖,都会印制拍卖图册(录),图册有卖有送。尤其是初涉艺术品市场的投资者,仔细研读艺术品拍卖图册很重要,除了拍卖时间、拍卖地点、预展时间、预展地点和拍卖须知等常规信息,拍卖图册上还有许多信息可供研究,能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拍卖行规则大揭露:如何变现你的藏品

拍卖行规则大揭露:如何变现你的藏品收藏圈流行这样的潜规则:买进容易,变现难。在目前的国内市场中,经拍卖公司售出应该是各类出售途径中最好的。姜伟说这样的情况也很好理解,一般人认为的拍卖场都是产生“天价”的地方,自己的藏品一旦进入到拍卖场,也就意味着将会是赚到一大笔钱的时候了。在以往拍卖天价的诞生过程中,多数一开始的估价并不惊人,而最终被一步步举到了高价位成交。

谁是名家赝品现身拍卖行的元凶

谁是名家赝品现身拍卖行的元凶2009年4月6日,香港苏富比春季拍卖“20世纪中国当代艺术”专场中,林风眠作品《渔获》以约合人民币1437.92万元拔得头筹。这种对林风眠作品的质疑,很快演变为一场对赝品来源的追踪与猜测。不只林风眠作品,近年来,齐白石、张大千、徐悲鸿等名家作品也是各大拍卖公司赝品出现的重灾区。这已经成为拍卖业中的潜规则。

谁是一槌定音人?

10月19日,《北京晨报》联合有关媒体在北京召开了“谁是一槌定音人?——近现代艺术作品鉴定权归属问题专家研讨会”,何山、王定乾、寇勤、史国良、马未都、甘学军等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纷纷发言,气氛热烈。虽然最后讨论的结果是没有找到能够一槌定音的人,但大家的讨论透露出很多信息,会对艺术品鉴定这一重大疑难问题的解决打开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