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内阁

... 中地位不高的宋教仁为何能总揽大权?

孙中山被推为...理事长,宋教仁担任代理理事长。由于孙中山几乎不问党事,宋教仁在党内实际上已处于总揽一切的地位。这是宋教仁区别于同盟会其他重要领导人的特点。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后,宋教仁担任唐绍仪内阁的农林总长,虽已是内阁阁员,但显然不足以施展他的政治抱负。同月21日,同盟会本部召开1912年夏季大会,宋教仁被推接替汪精卫出任同盟会总务部主任干事,掌握了党务实权。

府院之争的演变 民初府院之争原因分析

民国法律确立了所谓的内阁制度,但这一制度在民初的中国由于水土不服发生了变异,以至于演变成为民国初年的府院之争。府院之争的产生有哪些方面的原因?3月8日,绝交咨文盖印,10日、11日,众参两院分别通过此案。但此时之府院之争已不同以往。此次府院之争的焦点,乃以何种方式统一全国,实质是为各自的利益而战。

《临时约法》如何导致民国动乱:无法解决总统和内阁之间的冲突

中华民国建立之后实行的是总统制,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就是对这一制度的详细规定,但这份宪法显然出现了问题,从而导致了民国的动乱。就护《临时约法》。但是《临时约法》是民国时期乱局的根本原因,为什么?《临时约法》对总统权限有强烈的约束,总统不仅要对国会负责,最重要的是总统发布的命令,要接受...的副署。当时南京参议院通过《临时约法》的时候,还是有修改的可能性的。

国务 ... 熊希龄何时组建的“名流内阁”

7月,他授命进步党名誉理事熊希龄组阁。但袁世凯把持陆军、内务和外交等要害部门,熊希龄只拉进梁启超、汪大燮和张謇,组成所谓“名流内阁”。日寇大规模入侵,一个个城市被攻陷,国民...临时退到武汉。第三厅最盛时有两千多人,聚集的名流不下百人,“名流内阁”的雅号由此而来。

立宪派绝望转向革命:清朝走向灭亡

10月12日,长沙新军起义,立宪派在城内响应。11月3日,革命党人发动起义,上海立宪派首领李平书等控制的商团武装积极参战,与革命党通力合作,继占领上海县署之后,又获得攻克江南制造局的胜利。立宪绝望绅商是清...的统治基础,他们向来主张由上而下的立宪,反对激烈革命。徐是立宪派的重要人物、坚决反对革命,他都如此看法,遑论他人。

“九一八”下的日本记忆:军刀上的帝国

“九一八事变”后,日军进军中国东北。“九一八事变”对中国是个惊天大案,不必赘述,但我们或许不知道,这场事变对于日本政治,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一战”时期,欧美各国展开“绞肉大战”,日本远离欧洲大陆,又靠着协约国成员的身份给各国供给物资,从而获得“大战景气”。少壮当道,国策不保“一战”结束当年,1919年10月27日,三个日本陆军武官在德国南部度假胜地巴登巴登召开了一场秘密会议。

小国与大战:张狂的近卫内阁竟要发动“举国圣战”?

近卫内阁由此走上扩大战争之路。日本放弃七七事变之初所谓“不扩大”方针,全面转入战时体制,准备实行所谓的“举国圣战”。9月4日,日本第七十二届(临时)议会召开了5天会议,结束当天,发布具有对中国宣战性质的敕语,决定把“华北事变”改称“中国事变”,扩大对华侵略战争。日本议会立即批准增拨超过20亿日元的临时军费,9月9日,发布了内阁告谕,宣布日本向举国战时体制转移。

荒木贞夫生平简介 荒木贞夫逃过 ... 却逃不过死亡

2月5日前后,时任海军大臣的大角岑生匆匆来到荒木贞夫的官邸。荒木贞夫急命驻九州各部队的步兵,临时组成了近万人的混成旅团。荒木被追究军事参议官的责任问题,并最终被勒令辞退军事参议官的职务,真崎甚三郎被拘禁。在此期间,荒木贞夫仍旧不甘寂寞,继续为日本扩大对华侵略战争摇旗呐喊,并利用其在陆军中的广泛影响力,支持军部横行内阁。前后算来,荒木贞夫总计做了一年零三个月的“军官”文相。

阿部信行生平事迹 日本战败后却被释放了

1904年2月9日陆军大学校第19期中途退学,参加日俄战争。1934年4月29日授予勋一等旭日大绶章。阿部发表声明“帝国不介入,专心致力于中国事变”。而此时日本陆军要求与德意缔结三国同盟,对这个声明非常不满。一切都说明阿部信行这个官僚人才根本没有能力胜任首相的职位,上台没几个月便遇到了强大的倒阁势力。日本战败后,阿部被指定为甲级战犯嫌疑遭到逮捕,在远东法庭开庭之前又不明不白的突然被释放了。

白川义则是谁 日本陆军大将白川义则简介

12月8日,白川义则以所谓中间人的身份同时警告郭松龄部和奉军,不得扰及满铁附属地及日军守备区域。18日,关东军司令官白川义则移驻奉天省城.坐镇指挥日军。通过联系,日本首相田中义一、陆军大臣白川义则等分别与蒋介石进行了秘密商谈。会上,陆军大臣白川义则借口保护日侨,强烈主张出兵山东,叫嚣“出兵的时机已经到来”。消息传回日本,白川义则更是有了继续增兵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