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孙中山被推为...理事长,宋教仁担任代理理事长。由于孙中山几乎不问党事,宋教仁在党内实际上已处于总揽一切的地位。这是宋教仁区别于同盟会其他重要领导人的特点。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后,宋教仁担任唐绍仪内阁的农林总长,虽已是内阁阁员,但显然不足以施展他的政治抱负。同月21日,同盟会本部召开1912年夏季大会,宋教仁被推接替汪精卫出任同盟会总务部主任干事,掌握了党务实权。

宋教仁(资料图) 本文摘自《从辛亥革命到 ... 运动》,胡绳武 金冲及著,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文史频道转载本文只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不代表认同其观点和立场 ... 正式举行成立大会,选出理事9人,宋教仁得票仅次于孙中山和黄兴。孙中山被推为 ... 理事长,宋教仁担任代理理事长。由于孙中山几乎不问党事,宋教仁在党内实际上已处于总揽一切的地位。
宋教仁的“政党内阁”主张 同孙中山相比,宋教仁虽然也有较长的革命历史,并以政治家自许,其实却更多的是个书生。他在1904年流亡日本后,先入弘文学院,后入早稻田大学攻读法政。他对欧美国家的政治、法律、财政等制度相当熟悉,翻译过《英国制度要览》、《各国警察制度》、《俄国制度要览》、《奥地利匈牙利制度要览》、《美国制度概要》、《奥匈国财政制度》、《德国官制》、《普鲁士王国官制》、《日本地方渔政法规要览》等书籍,而对国内的实际革命活动却参加得比较少(留日6年间只去过一次东北,建立辽东支部,不久就回日本了)。“当是时,先生专心研究政法、经济诸学科,为将来建设时代之需。”徐天复:《宋先生传略》,见《湖北革命知之录》,商务印书馆1945年版,第68、70页。因此,他的书本知识要比其他人多,实际经验却少一些。这是宋教仁区别于同盟会其他重要领导人的特点。 武昌起义后,“先生以破坏既始,建设必须随之,亟为建设新国家之谋”徐天复:《宋先生传略》,见《湖北革命知之录》,商务印书馆1945年版,第68、70页。。他特别注重西方国家的民主的组织形式和议事程序,以为只要把这一套搬到中国来,就是抓住了事情的根本,中国的面貌就会发生大变化。他到武汉后所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起草鄂省临时约法。南京临时 ... 时期,他担任法制院院长,起草了不少法规章则。这段时间内,他的贡献主要在这一方面。 蔡寄鸥曾扼要叙述宋教仁当时的见解:“宋教仁的主张最坚决的,就是责任内阁制。他认为要建设进步的国家,必须有健全的 ... ,有权而后尽其能,有能而后尽其责,是之谓‘权责能’三位一体的责任内阁。这样的内阁,必须有强大的政党,又有人才,又在国会中取得大多数的议席,才可以建立起来,巩固起来。在南京临时 ... 成立时,他曾经提出这个主张,议会之中有好多不是同盟会的会员,都表示反对。孙中山也认为形格势禁,恐怕弄成僵局,所以宋的主张未能实现。”《鄂州血史》,上海龙门书局1958年版,第208、209页。 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后,宋教仁担任唐绍仪内阁的农林总长,虽已是内阁阁员,但显然不足以施展他的政治抱负。7月初,唐内阁辞职,他也随同辞职。同月21日,同盟会本部召开1912年夏季大会,宋教仁被推接替汪精卫出任同盟会总务部主任干事,掌握了党务实权。他在这次大会上突出强调必须实行“政党内阁”,并且说:“本党对于统一临时 ... 内阁,已决定,如不能达政党内阁,宁甘退让;如可改组政党内阁,虽他党出为 ... ,亦赞助之。”《同盟会本部一九一二年夏季大会演说辞》,见《宋教仁集》下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09、410页。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标签:宋教仁中国近代史日本内阁历史孙中山内阁制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