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瓷器

兰台说史•不起眼的瓷器为何拍卖出7800万?

引言:在拍卖公司佳士得本月15日于美国纽约举行的拍卖会上,中国南宋时期的油滴盏以1170.1万美元中标。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为什么这么不起眼的南宋小瓷盏这么值钱。2001年6月,有1059件文物被指定为国宝。8件国宝级中国古代瓷器中,建窑瓷盏4件占一半,加上建窑系的吉州窑瓷盏,建窑系瓷盏占8分之5。这次拍出7800多万天价的建窑油滴盏也是日本收藏的宋代瓷器,属于"临宇山人珍藏"。这次拍卖出新高价并非无根之水。

瓷器

瓷器经1300℃以上高温烧成,胎体烧结后呈白色或灰白色,致密坚硬,扣之能发出清脆的铿锵之声。原始瓷烧造工艺水平和产量的不断提高,为后来瓷器逐渐取代陶器,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器奠定了基础。被称为瓷都的江西景德镇在元代出产的青花瓷已成为瓷器的代表。与青花瓷共同并称四大名瓷的还有青花玲珑瓷、粉彩瓷和颜色釉瓷。瓷器则以瓷石和高岭土为原料,烧成温度1200℃以上,白色,有釉,致密。

华安东溪窑和“漳窑”传世品

华安东溪窑和“漳窑”传世品漳州市文管办钟武艺宋元以降,福建逐渐成为我国南方陶瓷生产的大省。“漳窑”一度成为历史悬案。目前,已以华安县调查发现的明清时期窑址有下垅窑、□头窑、官畲窑、内宁窑、东溪窑等五处。结合窑场所在地命名,可以确切地称之为“东溪窑”。胎釉釉色是“漳窑”有别于其它窑口产品的明显特征。

漳洲窑系瓷器的特征、年代及对日本的影响

近年来,经过有关单位的深入调查和发掘,漳州窑系的瓷器面貌,逐步明朗了。综观“漳窑”瓷器,数量是庞大的,质量是不高的。森村先生在《漳州窑系制品(汕头瓷)的年代及意义》一文中,综合日本各地遗址与世界上有关的沉船资料,明确指出:从1585年失火的根来寺遗址资料看,漳州窑系的制品是极少的。

宋元时期中国东南沿海地区陶瓷的外销

根据国内现有出土的资料,现就宋元时期中国东南沿海地区陶瓷的外销情况,作一次初步的探明与研究讨论。景德镇青瓷窑系的外销宋元时期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外销瓷窑,除龙泉青瓷窑系外,当推江西景德镇青白瓷窑系的青白瓷。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各省所烧制青白瓷的质量和服务对象不同。十九世纪五十年代起,特别是最近十几年来,在亚、非一些国家沿海地区的古遗址中,陆续出土了一定数量的宋元时期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各省的青白瓷。

世界各国仿制中国瓷器情况

世界各国仿制中国瓷器情况瓷器的外销热潮同时带动的是制瓷技术的传播与交流,富有浓郁东方民族艺术之美的中国瓷器自公元6世纪的唐代开始向外输出后,在世界各国迅速掀起一股中国瓷器热。然而仅靠远涉重洋来中国贩运瓷器往往供不应求,因此促使世界各国争相仿制中国瓷器。仿制唐三彩中国制瓷技术最早对外传播的品种是唐三彩陶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曾仿制过唐三彩器。

那些来自日本的中国瓷器

那些来自日本的中国瓷器审美是由简单到复杂的一个过程,简单的审美,就是看着漂亮。46件拍品来自同一位日本收藏家。“藏家告诉我们,这些瓷器大多是他和他的父亲购于‘二战’结束前,日本两大中国古董经销商山中商会和茧山龙泉堂。当时一些重要瓷器的购买,则会和山中商会老板山中定次郎直接洽谈。”这是日本古董界最早在北京开设的分店,主要为了收购中国古陶瓷器。虽然日本的很多文化源于中国,但在美感上,却有很大的隔阂。

从中欧瓷器之比较看欧洲瓷器的东方情结

从中欧瓷器之比较看欧洲瓷器的东方情结16—17世纪,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的航海业获得了空前发展,使得东西方贸易往来日渐频繁,来自东方的珍贵货物,如丝绸、香料、瓷器、玉器、漆器、各种织物、象牙雕刻等被源源不断地运往欧洲各国。17世纪,瓷器在欧洲是王公贵族及整个上流社会最为珍爱的瑰宝,乃至于中国瓷器在欧洲市场上的价格一度超过黄金。

略谈日本九谷窑系瓷器

略谈日本九谷窑系瓷器九谷窑系陶瓷亦称“九谷烧”。辽宁省博物馆的众多陶瓷藏品中,日本陶瓷占有相当的比重,现选几件九谷窑系陶瓷作品,对九谷窑系陶瓷器的艺术特点加以初窥:1.彩釉描金大碗口径21.5厘米,白瓷胎。日本九谷窑系瓷器既有其本民族的艺术特点又吸收了外国特别是中国陶瓷艺术的风格,反映出日本陶艺家们卓越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脱胎于中国的邻邦瓷器

脱胎于中国的邻邦瓷器世界各国人民都知道:瓷器是中国发明的。开始于将军义满、义政、信长、秀吉,并波及到诸侯武将以及富裕市民阶层的中国陶瓷热,使中国陶瓷成为价值连城的名贵器物。)当公元17IO年德国人研制出瓷器之后,依然模仿中国和日本的样式,其中柿右卫门和古伊万里的装饰成为欧洲瓷器装饰的蓝本。日本青花瓷使用的釉下颜料称为“吴须”或“唐吴须”,因为这种颜色产生于中国云南的吴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