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亿简介 杨亿是个怎样的人 杨亿杨亿别名杨文公,福建浦城人,是我国北宋著名文学家、西昆体诗歌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宋太宗实录》《册府元龟》《武夷新集》等作品。杨亿简介>杨亿,字大年,建州浦城人。年十一,宋太宗闻其名,授秘书省正字。>杨亿是个怎样的人>他为人正直,风骨铮铮,不愿苟且自辱其身。——欧阳修《归田录》>“近世士大夫文章华靡者,莫如杨亿,使杨亿尚在,则忠清鳗亮之士也,岂得以华靡少之。”
杨亿巧对 杨亿的代表作 杨亿杨亿曾是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工部侍郎等职,他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求仙祭神等迷信活动,支持寇准抗击辽兵,于1020年逝世,谥号为文。杨亿巧对>寇准在中书省和同事们嬉戏做对子,他说:“水底日为天上日。”没有谁能对出,恰好杨亿来报告事情,于是别人请他对对子。杨亿紧接着(对方)刚停的话音说:“眼中人是面前人。”所有在座的人都称这是好对子。>杨文公时常告诫他的学生,做文章应该避免套用方言俗语。
杨亿巧对翰林院 宋代翰林学士院壁间,题有一句上联:李阳生,指李树为姓,生而知之;>李阳,指老子,即春秋时期大思想家、道家创始人老聃。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司马贞索隐》记载,老子“生而指李树,因以为姓。”学士院壁间的题句,就是根据这一传说引发而成的。宋淳化年间,诗人杨亿在任翰林学士时对出了下联。杨亿的下联就是根据这一史实写的。这副对联上下句用典自然,对仗精巧,尤其妙在“生”是“姓”的偏旁,“死”是尸的偏旁。
钱惟演的个人成就 欧阳修对他的评价 钱惟演,字希圣,钱塘人。钱惟演随钱俶归宋,历任右神武将军、太仆少卿、命直秘阁,预修《册府元龟》,累迁工部尚书,拜枢密使,官终崇信节度使,卒赠侍中,谥号"思"。钱惟演是"西昆体"的骨干诗人,当时与杨亿、刘筠齐名。钱惟演又喜招徕文士,奖掖后进。>人物评价>寇准:丁谓、钱惟演,佞人也,不可以辅少主。惜乎易以轻俊,明逸以倾险,并为时论所憾云。
北宋石曼卿三次科举落第,谁料做了一个梦之后竟然一飞冲天!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石曼卿一生参加了三次科举,最后一次好不容易考中,却因旁人作弊而被牵扯,惨遭除名。石曼卿深以为耻,坚决不肯就职。石曼卿想了想,只好赴任。石曼卿激动地下跪磕头,不料忽有一物叮咚坠落,原来是他随身所佩的鱼袋,他一惊,梦醒了。使者宣读诏令后,石曼卿俯身跪拜,就在这时,奇迹发生了,他腰间的鱼袋再次毫无征兆地坠落。>当上参政的石曼卿玩性不减,依旧诙谐幽默。
兴师动众(知礼法师) 寇准当下同意,杨亿亲自写信祝贺,连同紫色袈裟一起,派使者送与知礼。岂知使者刚走,知礼欲自焚的消息已经传来。知礼拆开一看,信中也是劝阻之意。知礼长叹一声,说∶「唉,既是朝野人物皆极力劝阻,我不敢拂拒各位的美意,只好取消前言了。」至此,经过朝廷、僧友及民间信众的百般相劝,总算把知礼的寿命给留住了,可谓兴师动众。为此,驸马李遵勋还於天禧四年奏其高行,宋真宗特赐知礼「法智大师」的称号。
北宋初期,文学流派西昆派与反西昆派,进行了一场斗争 本文乃「”天韵C4D”独家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西昆派是北宋初期的一个文学流派。西昆派的领袖是杨亿、刘筠、钱惟演。杨亿编了《西昆酬唱集》,参加唱和的有十七人,他们的诗歌影响北宋初期文坛,形成了一个文学流派。为什么命名为《西昆酬唱集》呢?这部唱和诗集开始于宋真宗景德二年(1005),结束于大中祥符元年(1008)。景德二年九月,杨亿奉真宗命编纂《册府元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