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秦兵明明能打,却为何始终得不到史可法的信任? 明末陕西部队又称为秦兵,最著名的秦兵要属贺人龙、高杰这支,这支部队战斗力不弱,但前后两个长官都是奇葩,让史可法对这只部队一点都不敢信任。贺人龙是李自成的老对头,最大的特长是卖长官。他卖掉的第一个长官是杨嗣昌,起因是杨嗣昌没有兑现承诺。杨嗣昌在张献忠再次造反后被崇祯皇帝派出京城,他自然希望早日返回京城统揽全局。杨嗣昌的部下中左良玉兵力最雄厚,小算盘打得也最明显。
孙传庭:传庭死,则大明亡 傅宗龙、孙传庭远近相望,倚以办贼。传庭败死,贼遂入关,势以愈炽。孙传庭料之,在子午谷的黑水峪以逸待劳,激战四天后,高迎祥溃败,后被俘,送往北京处死,而其部下李自成继任闯王。孙传庭至此,陕西境内的起义军几被镇压下去。孙传庭抵达京郊后,由于他和主和派的杨嗣昌及中官高起潜矛盾颇深,崇祯帝降旨不准他入京朝见,而洪承畴则在京郊受到慰劳,并奉旨进殿拜见崇祯帝。孙传庭对此不平待遇自然大为不满。
一个没有实际价值的称号,竟使明朝将帅不和,张献忠和李自成坐大 明朝末年,天灾人祸不断发生,百姓生活困难,全国各地均暴发农民起义。此时的明朝内忧外患,内有天灾严重,连年旱灾,以张献忠、李自成为首的农民起义军声势浩大,外有后金威胁,边境常常告急。
看似明君的崇祯,把大明帝国整灭亡的原因,竟然是没有上过学 阿元这是一个勤劳的皇帝,甚至没有之一。但崇祯还真没有这个毛病。咱们来看看崇祯刚刚当上皇帝的一些举措。东林君子们认为还应该撤销所有的,以太监为主导的监视机构,比如各省地河道太监、军中的监军等等。万历亲政后,不但重新派出了太监监督治水,还大大强化,宣布治水的款项一律要经太监过目。太监在死亡的威胁下,只能少贪甚至不贪,大大影响了文官系统,在治河款项上的贪腐力度。
杨嗣昌 杨嗣昌,中国明末大臣。当时,中原饥荒,农民军蜂起,杨嗣昌请开金银铜锡矿以解散其党。朝廷特命杨嗣昌以大学士督师,赐尚方剑,赴湖广、陕、川指挥围剿张献忠等农民军,大败张献忠。时多支农民军皆集于四川,杨嗣昌认为川地扼塞,如官军四面合围,可尽扑灭,遂入川。但官军内部矛盾重重,而杨嗣昌本人经常贻误战机,故农民军得以从容作战,声势益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