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玉璜说略(下) 西周玉璜说略(下)形制、纹饰组图特征形制与佩系方式西周早期玉璜的形制与西周中、晚期有所不同。西周中期流行的玉璜,璜体表面上两组或多组形构相同的纹样具有“左右对称配组、尾部上下叠置、彼此界限明晰”的特征。到西周晚期,一类构图两侧不对称,由不同类型的人或动物形象构成的内涵更为复杂的玉璜开始出现,进而为此后春秋战国时期玉璜图式的进一步嬗变创新奠定了基础。
[专家点评] 唐韦偃 双骑图 [专家点评]唐韦偃双骑图此为唐韦偃的《双骑图》。韦偃家学渊源,但远胜父叔,他代表了宫廷以外的另一种画风。他唯一的传世真迹《双骑图》,画面上表现了二人各乘一马,并辔狂纵的情形。《双骑图》的构图极其危险,整个画面的重心压在右下角,特别是右边的马匹近乎没有一点回旋余地,这在构图上极其忌讳。但韦偃以独到的手眼,使画面绝处逢生。
[专家点评] 汪小亭 彩绘山水印泥盒 [专家点评]汪小亭彩绘山水印泥盒汪小亭的画与其父汪野亭略有不同,笔法细腻,构图空灵,这件彩绘山水印泥盒正是这方面的代表。印泥盒直径8.9厘米,款云“汪小亭写于湓浦”。底款绘一具象小亭子,这是汪小亭绘画的一个标志。——1970)是近代粉彩绘画名家,汪野亭长子,江西乐平人。
[专家点评] 明王榖祥 玉兰图轴 [专家点评]明王榖祥玉兰图轴署名王榖祥所作“玉兰图”轴现存二幅,一幅为乐艺斋藏,另一为上海朵云轩藏。《收藏》杂志1999年第10期刊有齐雄先生的“明王榖祥《玉兰图轴》真伪辨析”一文,分析的很有道理,有兴趣者不妨一读。绘画为王榖祥余事,这就决定了他的利家画的特性,此图构图虽简,但并不单薄,线条也不怯弱,将玉兰花的挺立向上,婀娜生姿的风韵表现了出来。王榖祥字禄之,号酉室,苏州人。
[专家点评] 明倪元璐 苍林秀石图轴 [专家点评]明倪元璐苍林秀石图轴此图画松树二株,杂树一小株,树后小坡,坡上怪石二块,构图主要布陈于左边,右边大空,然左边因画面疏松,亦有“空”处,故而画面灵活、通气。作者倪元璐字汝玉,号鸿宝,浙江上虞人。官至户、礼两部尚书,明亡,自缢而死。倪元璐书画俱为一流,陶元藻评道:“倪以雄深高浑见魄力。”款中有崇祯五年年号,其时倪元璐四十岁。
[专家点评] 宋 八棱花鸟纹银盘 [专家点评]宋八棱花鸟纹银盘这个八棱花鸟纹银盘高1、口径14.2、底径10厘米。平折口沿,平底。口沿及斜壁捶打成八曲莲瓣形,盘沿处用点錾法饰一圈卷草纹,盘底用平錾法錾刻莲花鸳鸯纹。构图生动活泼,是宋代银制器皿上常见的花式。构图与唐代相比,少了一些威严、神秘,却洋溢着一种祥和平安、幸福美满的生活气息,这也是宋代在花卉禽鸟构图上有别于唐代的总体风格。
[专家点评] 清十八世纪浅雕“福在眼前”白玉佩 [专家点评]清十八世纪浅雕“福在眼前”白玉佩清代是中国玉文化发展的高峰期之一。这块浅浮雕“福在眼前”玉佩采用的是产自新疆的白玉,吊扣处采用阳刻如意云头纹装饰。器身用减地法雕飞蝠一只,总角男童一名,取意“福自天来”。通常清代早期玉器雕工精细、构图简洁清丽;中期雕工保持但构图趋向繁密,流于平庸;晚期则用料、雕工和构图都已大不如前了,因此这件玉佩应该是乾嘉之间的民用挂件。
[名家名品] 略论石涛山水画艺术 [名家名品]略论石涛山水画艺术清石涛黄海轩辕台图清石涛寻诗图18×14厘米清石涛山水纵14厘米、横43厘米。“一画”论是石涛最重要的山水画美学思想,“一画”的意义为三个合一:画道与天道合一,自然与心灵合一,本源与境界合一。石涛认为自然界的运动变化是能够被人的心灵认识和掌握,并且能够通过艺术手法予以表现的。
陆俨少:学画微言 1962年起兼课于浙江美术学院,1980年在该院正式执教,并任浙江画院院长。我学画六十余年,其间顺逆之境,甘苦自知,暗中摸索,一得之愚,卑之无甚高论,略记于后。我提出这个比例,其用意是学画不光是作画,还有画外的功夫。字帖的临摹范本,亦多反映了名书家的忠义之气,或潇洒倜傥的高尚品质,耳濡目染,日久也会潜移默化受到影响,变化了学画人的气质。
古希腊建筑风格特点 古希腊建筑风格特点 在建筑方面,希腊人的遗产可以认为有两个主题。一个是希腊建筑所包含的形象模型。这些模型首先包括一系列装饰物术语、雕塑以及风格,多多少少被全盘接受,或者断断续续被使用和废弃。即使失宠,也不能轻率断定它们已经从西方建筑师们的数据库中完全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