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中国也应有世界名画每当我打开世界名画图册或是参观世界油画名作画展时,心中总不是滋味。因为,具有数千年历史的中国画,居然不能在世界名作中占有一席之地,难道中国画不如西方油画吗?众所周知,中国画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由此可见,毕加索对中国画如此倾倒。二是对中国名画的宣传远远不够。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总有一天,中国的绘画会像西方油画那样得到公认,并成为一种世界性的绘画艺术。
中国也应有世界名画
每当我打开世界名画图册或是参观世界油画名作画展时,心中总不是滋味。因为,具有数千年历史的中国画,居然不能在世界名作中占有一席之地,难道中国画不如西方油画吗?
众所周知,中国画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几千年来,中国画坛上涌现出众多的流派和无数名家,仅《历代画史汇传》(清·彭蕴灿)所录知名画家就有7500余人,加上其他典籍所载和见于画迹的,当在万人之上,而近现代名家更是难以计数。与此同时,不少画家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高超技艺为后人创造并留下了大量艺术珍品,如唐代韩 《五牛图》,五代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董源的《潇湘图》,宋代张择瑞的《清明上河图》,元代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明代唐寅的《四美图》,清代任伯年的《群仙祝寿图》等都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杰作。尤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画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形成了自己的创作理念和体系,比如中国画重写意,讲意境,作画讲究似与不似,往往为了艺术的真实而冲破生活的真实。西洋画则重写实,讲究透视、解剖、光学等科学原理,追求形象逼真。1956年7月,张大千在巴黎会见西方画坛泰斗毕加索时,毕加索曾毫不掩饰地认为,在这个世界谈艺术,第一是中国。他还满腔热情地赞扬道:“中国画真神奇。齐先生(指齐白石)画水中的鱼,没有一点颜色,用一根线画水,却使人看到了江河,嗅到了水的清香。真是了不起的奇迹!此画看上去一无所有,其实却包含着一切。连中国的字都是艺术。”由此可见,毕加索对中国画如此倾倒。笔者以为,中国画之所以不能被世界所接受,主要有两大原因:
一是中国长期闭关锁国。可以说,几千年的封建史,实际是一部闭关锁国的历史。由于缺乏与世界各国的艺术交流,直接导致了国人狂妄自大的心态,总认为中国的艺术是最好的。平心而论,如果将中国画和西洋画作一比较,可谓各有所长,各具特色,很难决出高低。前不久,笔者的一位好友在参观法国卢浮宫后曾对我说:“我不敢讲西方的绘画艺术比中国好,但西方的艺术绝对不比中国的差。”对好友的评说,我认为是恰当的。
二是对中国名画的宣传远远不够。历代画家给我们留下许多宝贵艺术珍品,以现代画家来说,像张大千的《长江万里图》,傅抱石的《二湘图》,林风眠的《荷塘芦雁》,李可染的《万山红遍》,陆俨少的《千里江陵》等都是凝聚画家大量心血的杰作。拿林风眠的《荷塘芦雁》为例,创作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从这一时期林风眠的经历看,是林风眠一生中的最低潮。文革开始以后,林风眠将自己大量作品毁掉,后被“莫须有”的罪名拘留长达四年多,其所承受的打击相当大,尤其对一个70多岁的老人来说,身心都遭到严重的摧残。这幅《荷塘芦雁》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创作的。画中的荷塘是西方的常用题材,芦雁是中国画传统题材。由于林风眠善于表现高远、深远的意境,他将两者结合得恰到好处。所不同的是,这件作品并没有采用以往惯用的正方式中景图式,而是采用长方形宽银幕全景式构图,画面下方是荷塘,荷塘里是含苞待放的荷花,后面是一片芦苇,并在风的作用下向左倾斜,上面是一片漂浮的乌云,给人一种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气势,芦苇的斜向走势与乌云飘动为画面增添了动势与活力,天空中只有一只孤零零的大雁在逆风而飞,作品含义深刻,意境深远。从技法上讲,荷塘采用西式画法,芦苇、乌云、大雁采用中国水墨画法,两者结合得相当精妙,特别是芦苇的线条具有非凡的速度和韧性,显示了林风眠中西融合的非凡功力和为中国画的变革作出杰出的贡献。从这幅画中我们还可以感受到林风眠当时所处的时代和恶劣环境,同时也表达了作者悲愤厌世的内心世界,更表现了作者独立不羁、逆势而上的品格,画中的大雁实际就是作者心境的真实写照,整幅作品集中体现了林风眠悲凉、孤寂、空旷、抒情的独特风格。所以,像林风眠的《荷塘芦雁》完全可以跻身于世界名作之列。可惜,我们对这些名作的宣传远远不够。
笔者以为:我国的名家杰作要跻身世界名画之列还需各界同仁的不懈努力。李可染说得好:中国的绘画由于长期的封建关闭政策,不能为西方所认识。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总有一天,中国的绘画会像西方油画那样得到公认,并成为一种世界性的绘画艺术。笔者坚信,李可染的预言一定会实现,让我们拭目以待!
摘自:《中华书画》200505
编辑:之君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