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原子弹之父 中国原子弹之父 自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就出现了“中国原子弹之父”的说法,但自始至今,关于谁是“中国原子弹之父”,却一直争论不休。在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5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梳理一下“中国原子弹之父&...
马绍尔群岛战役 沉没的日本舰队 特鲁克泻湖,也称特鲁克环礁,特鲁克岛,楚克岛。密克罗尼西亚联邦的一个州,位于加罗林群岛中部,马绍尔群岛西南,所罗门群岛以北。为世界最大的环礁之一,起环礁的周围约有2129平方公里。由大小不等的许多岛屿所围成,有些岛只又几株椰子树和一滩白沙。生物多样性和水质清澈使它成为举...
中英长江炮战:新中国成立前夕外交上一次胜利 1949年4月,渡江战役前夕,中国人民 *** 第二、第三野战军百万雄师云集长江北岸,在西起湖口,东至江阴的一千多华里的战线上严阵以待,积极准备渡江作战。对岸,战备精良的 *** 部队沿江设防,构筑立体防线。国共双方隔江对峙,大战一触即发。 当时,国共和谈正在进行...
商代的青铜兵器 商代的青铜兵器 商代晚期,青铜兵器已经广泛使用,殷王近卫部队、商军主力和战车兵均装备有青铜兵器。但一些消耗量特别大的兵器如箭镞则仍用骨石和蚌质兵器。 这一时期,不但青铜兵器数量激增,而且器类齐全,形成了包括格斗兵器(戈、矛、戟、、钺、刀)、射远兵器(弓箭)和防护装具...
民国海军出兵海参崴始末 民国海军出兵海参崴始末 本次出兵,虽是参与协约国的行动,到底也显示了一下诞生不久的民国的国威。 1917年8月,当第一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之际,中国的北洋 *** 宣布放弃中立,加入英、法为首的协约国一方,对德国和奥匈帝国宣战。同年11月,同属协约国的俄国,爆发十月革...
甲午战争日舰船:“吉野”号巡洋舰简介 随着致远舰被打捞而再次进入公众的视野,它是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的所属的护卫巡洋舰,最后被鱼雷击沉并非是因为撞击日军的:“吉野”号巡洋舰。建成当时是日本联合舰队的中坚主力,甲午战争爆发后,“吉野”成为日本对付中国海军的急先锋,参加了丰岛海战,黄海海战,威海卫之战,此后“吉野”舰又参加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俄战争中,1904年5月15日“吉野”舰在执行任务时由于大雾被相邻的日本军舰“春日”撞沉。
甲午战争北洋水师铁甲战列舰“定远”号详细介绍 铁甲战列舰每艘造价620万马克,由德国坦特伯雷度的伏尔铿造船厂建造,1881年开工,同年12月28日“定远”舰下水,次年11月28日“镇远”舰下水;1885年二舰驶抵大沽口加入北洋水师。1886年8月北洋水师“定远”、“镇远”、“济远”、“威远”在停泊日本长崎补给、维护时,“定”、“镇”二舰的坚甲巨炮引起日本朝野一片恐慌。但由于北洋水师是突然遇敌,准备不足,“定远”、“镇远”弹药匮乏,在海战中未能充分发挥战斗力。
甲午战争北洋水师铁甲战列舰“镇远”号详细介绍 >推荐>甲午战争日舰船:“吉野”号巡洋舰简介>甲午战争北洋水师装甲巡洋舰“致远”号详细介绍>镇远舰的命运与结局:两舰均参加了1894年9月17日的黄海大战,海战中日本舰队旗舰“松岛”被“镇远”舰主炮命中,引发大火而丧失战斗力,被迫退出战场。但由于北洋水师是突然遇敌,准备不足,“定远”、“镇远”弹药匮乏,在海战中未能充分发挥战斗力。
甲午战争北洋水师巡洋舰“扬威”号详细介绍 “超勇”舰于1880年11月4日下水,“扬威”于1881年1月29日下水,两舰于1881年11月22日驶抵大沽口加入北洋水师。舰船资料:“扬威”、“超勇”为同级舰,舰长64米、宽9.75米、吃水4.57米、排水量1350吨、动力为2座往复式蒸汽主机,6座圆式燃煤锅炉,双轴推进,功率2600匹马力、航速15-16节、续航能力5000海里/8节,煤舱正常载煤250吨,最大载煤量300吨。“超勇”舰大管轮邱庆鸿,机匠出身。
甲午战争日舰船“浪速”“高千穗”号巡洋舰介绍 “高千穗”开工于1884年4月10日,1885年5月16日下水,1886年3月26日建成。舰史:“浪速”级二舰由日本向英国定购,“浪速”舰在丰岛海战中击沉了中国运兵船高升号,二舰均参加了黄海大战,“浪速”舰1912年7月26日在前往北海道途中的千岛群岛的抚岛海面坐礁沉没,1912年8月5日除籍,“高千穗”则在1914年日德青岛之战中于10月17日被德国S90号发射的鱼雷击中沉没,10月29日除籍。“高千穗”舰舰长野村贞,海军大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