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中国原子弹之父

  自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就出现了“中国原子弹之父”的说法,但自始至今,关于谁是“中国原子弹之父”,却一直争论不休。在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5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梳理一下“中国原子弹之父”说法的传播与流变似乎是有意义的。

  “中国原子弹之父”是一舶来品,于1965年由法国传入中国。1965年7月,钱三强收到法国友人巴杭德邮寄的法国《科学与生活》杂志上题为《在中国科学的后面是什么》的文章。文中写道:“中国的科学研究工作是由中国科学院领导的。北京原子能研究所的领导人是曾在巴黎大学S°“b°″″“部学习过的物理学家钱三强博士。他才真正是中国原子弹之父。”这是目前所见关于“中国原子弹之父”的最早版本。需要指出的是,在当时,即便是私人信件,只要是从外国寄来的,也要由组织上收拆。上述巴杭德的来信,就由原子能所首先拆看,后报“科委八局”,再转二机部七局,最后批转给钱三强的秘书。这么一圈下来,我们可以确定,“中国原子弹之父”说从1965年已被国人知晓并在国内传播。

  “文革”结束以后,在思想日益活跃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对“谁是中国原子弹之父”有着不同的看法,形成了至少四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钱三强是中国原子弹之父。“文革”之后,“钱三强是中国原子弹之父”的说法广为传播。

  在“文革”后兴起的报告文学热中,钱三强成为重点宣传对象。1978年9月26日,《文汇报》发表《热风吹雨洒江天——访核物理学家钱三强》一文,公开提到中国原子弹之父。1979年,北京出版社和中国科学院党委合作出版的《科学的春天》一书中,收录了作家张炯采写的《向光明的中国前进——记钱三强》一文。1987年10月27日,《科学报》发表《播春者之歌——记著名核物理学家钱三强的奉献》一文。1990年1月,王春江著《裂变之光——记钱三强》一书出版,随后,《文汇报》、《北京晚报》分别连载,影响甚大。这些带有传记性质的报告文学作品无疑加强了人们对于“钱三强是中国原子弹之父”这一观点的认可和接受。

  另外,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官方媒体旗帜鲜明地提出和论证了“钱三强是中国原子弹之父”。1999年8月30日,《人民日报》发表《钱三强:“中国原子弹之父”》一文,这是中国最权威的官方媒体首次正面回应有关“中国原子弹之父”的问题。同年9月,由中宣部宣传教育局编写的《人民不会忘记——共和国的建设者》一书出版,其中就有《中国原子弹之父钱三强》一文。此后,《人民日报(海外版)》于2007年和2009年两次沿用了“钱三强是中国原子弹之父”的说法。

  第二种观点认为邓稼先是“中国原子弹之父”。此说亦影响甚大。作为杰出的核物理学家,邓稼先隐姓埋名为中国“两弹”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1986年,在邓稼先生命的最后岁月,他的事迹经过官方媒体的广泛宣传开始为人所知。1986年6月,中央军委主席 *** 亲自签署命令,任命邓稼先为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病逝。

  由于国内媒体大量的宣传报道,尤其是 *** 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邓稼先的充分肯定,有关邓稼先是“中国原子弹之父”的说法于1980年代末开始传播。美籍华裔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在此说的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93年8月21日,在邓稼先去世7周年之际,杨振宁撰写的《邓稼先》一文于《人民日报》发表。该文将邓稼先与被誉为美国“原子弹之父”的奥本海默相提并论,虽然文中没有出现“原子弹之父”的字句,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杨振宁是将自己的好友看作“中国原子弹之父”。因为杨振宁的名气,也因为《人民日报》的特殊地位,该文的影响很大,广为人们征引。

  第三种观点认为聂荣臻是中国的“原子弹之父”。这种观点最早见于1989年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英国人克莱尔·霍林沃思所著《 *** 和他的分歧者》一书,该书并未对此观点进行深入说明和阐述。1999年王君编著的《我们的共和国丛书·九天揽月·建设卷》沿袭了此说。书中写到:“在我国核武器研制工作中,聂荣臻元帅虽然不像那些专家一样去攻克一个个具体的科学难题,但可以这样说,我国整个国防科技事业中一个最大的难题,却是他攻克的。……聂帅对我国的国防科技事业,作出了巨大的、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不愧为我国的‘原子弹之父’。”此说虽有新意,但却与人们心目中的“中国原子弹之父”差异很大,因而影响有限。

  第四种观点认为“中国原子弹之父”是一个群体。此说于1980年代中期产生,影响也比较大。1987年,报告文学《中国原子弹之父》一书出版,该书认为:“他们是那样浩大的一个阵容,即使是七十个故事也难尽述!但是,如果把他们的英名镌刻在共和国核工业发展的史册上,那只需要七个字便可概括——中国原子弹之父。”

  此说在新的世纪里被张开善先生发扬光大。2006年,张开善在《 *** 党史资料》上发表《究竟谁是中国原子弹之父——记参与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的功勋科学家》一文,该文细数王淦昌、邓稼先、钱三强、郭永怀、朱光亚、陈能宽、周光召、程开甲、彭桓武等科学家的贡献,认为:“中国原子弹之父,不是某一位科学家,而是一个卓越科学家群体。”

  应当说,中国原子弹的成功研制,确实是科学家集体协作攻关的胜利。因此,张先生的这一观点是比较容易被人接受的。但这一观点却从学理上有悖于“之父”说的本意,“之父”说本来就是在强调集体之外的个人的特殊贡献,是与集体相对的概念。另外,张先生在此文中认为钱三强“从事核工业发展的高层组织管理工作,无暇参加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的技术攻关当中”,“未能主持、参与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从而与中国原子弹之父的荣誉失之交臂”。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明显有违历史事实,值得商榷。

  第五种观点认为不存在“中国原子弹之父”。2011年,陶纯、陈怀国著《国家命运——中国“两弹一星”的秘密历程》一书出版,由该书改编而成的同名电视剧于2012年下半年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影响甚大。在该书结尾,著者谈到了对于“中国原子弹之父”的看法:“当代科学的发展早已不是爱迪生时代,原子弹、氢弹的研制是一项十分宏大的系统工程,中国没有原子弹之父、氢弹之父,中国的核事业是集体的事业,辉煌和光荣不属于哪一个人,却属于每一个人。”这一观点与第四种观一样,都强调中国原子弹工程是集体力量的结晶,但与第四种观点截然相反,认为中国没有原子弹之父。基于同样的理由,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表现出在对“中国原子弹之父”的研究上,观点日益多元。

 

  有关“中国原子弹之父”的讨论还会持续,关键在于,我们必须深入挖掘那个庞大的科学家群体在那个只讲奉献的年代,他们每个人到底在中国原子弹的研制中作出了怎样的贡献;更进一步,数十万人参与了中国的原子弹工程,那些默默无闻者,甚至为此献出宝贵生命的人们,同样值得我们去挖掘和探究!或许这就是讨论“中国原子弹之父”这一话题的意义所在。

中国原子弹之父的更多相关文章

  1. 说一说古代传说中的最牛七种武器

    在冷兵器时代,虽无现代战争那般火力全开枪林弹雨的破坏力和即视感。但古文字里记载那些口口相传的兵器,往往却也激发人们无限的想象力。譬如,资深武侠大师古龙先生曾灵感突发,炮制出七种武器,如孔雀翎、多情环,浪漫而隐秘着。当然,若将古时传说中武器做个名目,林林总总,却也纷呈,若归纳七宗最出名的,大可如下:1、...的斧斧头这玩意,最早使用者应该是...。

  2. 最无畏的勇士才最浪漫——中途岛之战中的SBD「 ”无畏”俯冲轰炸机

    深度摘要:本年度最佳战争片《决战中途岛》正在火热上映,片中美军俯冲轰炸机冒着日军战舰密集防空炮火进程俯冲轰炸的场面令人震撼。

  3. 炸弹也能打水漂?炸毁了德国水坝,死了1000多个苏联人

    1943年5月16日夜里,19架兰开斯特轰炸机分成两个编队和一个预备编队,以莫恩水坝和埃德尔水坝为主要目标,其余三个小水坝为次要目标。随后5架中的两架成功的将水漂炸弹投放并在水坝预定位置爆炸,成功将莫恩水坝炸出了一个大缺口。但航空队也付出了8架飞机的代价,死亡3名机组人员,其余53名迫降或者跳伞后沦为德军俘虏。而德国人方面直接损失两台主要水坝,电力中断。

  4. 汉朝的5种武器中,其中一种利用的最多,打败匈奴功不可没

    列举五种汉朝时期的武器,各有各的作用。据史料记载,汉朝里的大黄弩需要十石弩才能发射,汉朝一石约30公斤,也就是说需要大约300公斤才能发射,可见这是多人操作的武器。

  5. 为啥冷兵器和热兵器都叫「 ”枪”?为何不继续用「 ”铳”称呼火器?

    说到「”枪”字,现在大家会想到什么呢?绝大多数人应该会想到现代最普遍的轻武器,什么...,...,机枪…同时,也有一些人会想到古代一种冷兵器,杆端有尖刃,用于戳刺。那这就有些意思了,汉字那么多,为啥一个「”枪”字同时会用来表示两种完全不同的兵器呢?这种情况是非常少见的。咱们先说说两种枪是谁更早出现吧,这地球人都知道,肯定是冷兵器最早出现啊,其实对于这种戳刺类的兵器中国古代有很多称呼,比如「”矛”、

  6. 西班牙帝国变的是由盛转衰,不变的却是强盛的海军造船业

    战争新视界,专注近代战争历史,鉴古知今,以史明理西班牙帝国变的是由盛转衰,不变的却是强盛的海军造船业西班牙帝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世界性的大国,从十五世纪到十七世纪,强盛的西班牙帝国领地横跨欧、亚、非、美、大洋五大洲,殖民地遍布全球,查理五世曾自豪地宣称:「”在朕的领土上,太阳永不落下。”而正是这样强大的「”日不落帝国”,随着本土工商业的凋亡,债务滚雪球般增长,以及在与敌国的战争中越陷越深,这一切都在渐

  7. 一位民国数学家,他身边人全是大师,杨振宁:当年读他文章受教了

    民国时期的大师,多如繁星,每一位都是名满天下的人物,在皓月之光的照耀下,还有一些知名度不那么高的教育家,他们的实力非常强,只是知名度不高罢了,今天野哥的这篇文章,就是为了纪念一位名声传播不那么广泛,但是却一直未我国教育作出贡献的数学家,他的名字叫刘薰宇。杂志面世以来,得到了广大的师生好评,除了刘薰宇等人外,还吸引不少各个领域的大咖来为《中学生》杂志撰稿。

  8. 二战前期同盟国联军实力更强,为什么在法国战役中反被德军碾压?

    1940年5月10日,德国进攻法国,二战中著名的「”法国战役”拉开序幕。此战德国共动用了132个师(包括10个装甲师、6个机械化师),其中93个师分成三个集团军参与前线进攻,39个师作为后备力量被部署于西线。在武器装备方面,德国共部署了约27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约7500门火炮,约5100架作战飞机。作为当时德国的对手,法国与英国、比利时、荷兰组成了同盟国联军,共出动了134个师(包括6个装甲师

  9. 古巴导弹危机中,为什么是苏联先退出?

    古巴导弹危机,又称加勒比海导弹危机,是1962年10月22日冷战时期在美国、苏联与古巴之间爆发的一场极其严重的政治、...危机。事件爆发的直接原因是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1962年,加勒比海地区发生了一场震惊世界的古巴导弹危机。这四次核战边缘,只有古巴导弹危机最具一触即发之势,美苏双方在核弹按钮旁徘徊。众所周知,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冷战的延续。

  10. 二战德军「 ”空降猎兵”专用,精密而昂贵的「 ”FG42”式自动 ...

    纳粹帝国的世界很难懂,冲突与竞争无处不在,德国陆军和空军之间的争斗甚至更为激烈,有时甚至为了一点小事就发生争吵。当德国陆军计划列装自动...时,德国空军也想装备同类武器。

随机推荐

  1. 早餐吃这些让女人更年轻

    上班族女性最希望有什么样的早餐呢?早上食用温暖的食物,有助于让尚未完全醒来的身体恢复元气。1/一杯新鲜酸奶+两片全麦面包+一个西红柿酸奶和西红柿的维生素A含量都非常高。维生素A是明目的好东西,经常用电脑或伏案写字的职业女性,最需要注意眼睛的保养;同时维A的主要功效还有促进肌肤细胞新生,提高皮肤深层细胞更新速度,加强细胞间的连接力,使皮肤富有弹性,调节皮肤细胞角质化的过程。

  2. [专家点评] 战国早期 细孔流鼎

    [专家点评]战国早期细孔流鼎这件战国细孔流鼎,通高21.6厘米,口径21厘米,最大径28.6厘米,重6.8千克。有盖,子口内敛,两侧对称置长环形附耳一对。盖平顶立边,顶面等距离设环形钮三个。鼎腹中部有凸弦纹一道,凸弦纹下横刻铭文五字。腹之一侧上部置由十个细孔组成的流一个。鼎内底部有干成结晶状的肉羹汁,显系用以烧肉熬汤所用。细孔系用于倒汤时起过滤作用。此鼎为国内首次发现,造型典型,设计科学,匠心独运。

  3. ... 鬼

    有一回,城西秦财主家里闹鬼,他放出话来:悬赏一百两银子,请人...鬼!赵长吉天不怕地不怕,想见见鬼长啥样,于是他自告奋勇来到秦府,说要...鬼。>说时迟那时快,赵长吉“腾”地...了出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先一刀斩断恶鬼的利爪,接着刺向它的眼窝。一番恶斗后,赵长吉终于...死了恶鬼。天...的狗财主,赵长吉提刀要回秦府,但此时他经过一番恶斗,早就筋疲力尽了,他看着地上的恶鬼,决定先吃点肉再说。

  4. 切·格瓦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有关于他的轶事典故是什么样的

    在他遇难40周年纪念之时,美国中央情报局的一名前特工对外披露了切·格瓦拉被处死的内幕。在切·格瓦拉被俘期间,罗德里格斯的任务是负责确保格瓦拉活着,并将他押送到巴拿马受审。被捕后,切·格瓦拉被关押在附近一个村庄的学校里。罗德里格斯表示,当年美国曾希望把切·格瓦拉活着送到巴拿马做进一步审讯,但是遭到玻利维亚最高军事当局的否决。所以格瓦拉和摇滚的关系就在于此。

  5. 唐代“牛李党争”中李党的领袖级灵魂人物李德裕发挥了哪些作用?

    >政治投资>无可否认,作为唐代“牛李党争”中李党的领袖级灵魂人物,李德裕参与的朋党之争确令朝政一派乌烟瘴气,但话说搞朋党有一手、搞建设更加有一手的唐武宗最佳宰相李德裕也是晚唐最后雄起的时代“会昌中兴”的主要经手人,可以说唐武宗在位的六年是李德裕政治生命中最辉煌的六年,这六年里外平回鹘、内制宦官,以及定昭义、汰冗官、助灭佛,可谓是功绩赫赫,也由此跻身大唐名相行列。

  6. 全面阐述关于隋炀帝杨广的问题(篇幅有点长)

    在头条上,事关隋炀帝杨广的问题五花八门,热度也一直居高不下,本人也收到过不少关于炀帝的悟空问答邀请。可看到不少人非要将征服江南喧嚷成杨广的丰功伟绩,只好将本来属于统一战争中的最末一段搁到最前面,先给这些人一点心理准备。在灭掉陈朝之前,隋文帝对北周政权的窃取也并非全程波澜不惊的,最起码尉迟迥、司马消难、王谦、宇文胄等北周旧臣就打起了反帜,造成一定的外围压力。

  7. 柔能克刚是什么意思?

    【拼音】róunéngkègāng【解释】指以柔弱的手段能够制服刚强的人。同“柔能制刚”。【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某素知刘备宽以待人,柔能克刚,英雄莫敌。”【例子】你的性质,柔能克刚,你好好地耐,将来总有出头露日的一天……端木蕻良《科尔沁旗草原》十三【相关】百度“柔能克刚”

  8. 和氏璧到底是什么?历史上战国时期和氏璧有什么作用?

    关于和氏璧一直存在各种各样的传说,《和氏璧传》曾记载在春秋时期,楚国得到了一块玉璞,后来这块璞玉里竟藏有稀世之玉,由卞和将其打造为和氏璧。等秦国一统六国后,和氏璧便流落到了秦始皇的手中,而秦始皇又命人将和氏璧打造为镇国玉玺。此后这个玉玺成为国宝,而关于和氏璧和传国玉玺的传说也逐渐多了起来。甚至在此后的百年间,多个朝代帝王都想找寻玉玺的下落,但谁也没能得手。和氏璧到底存不存在呢?

  9. 出賣薩達姆的叛徒結局如何?薩達姆遺言成真,一分沒得還搭上性命

    出賣薩達姆的叛徒結局如何?薩達姆遺言成真,一分沒得還搭上性命對於一個分裂國家來說,更好的統治就是專制獨裁。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爲了避免一些小國家進行沒必要的反抗,於是建立了封建政權,實行專制統治。近代來說證明這個觀點更好的例子就是伊拉克。伊拉克在薩達姆上任之前處於分裂階段,各國軍閥之間混戰,整個國家處於一種極其荒涼的程度。外界甚至包括伊拉克內部的人對於薩達姆都有一種普遍的偏見,認爲要是不因爲他的獨

  10. 梦见野餐梦到野餐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野餐好不好

    做梦梦见野餐好不好?病人梦见参加野餐,预示身体即将康复。囚犯梦见野餐,考试人取得优异成绩。士兵梦见去野餐,是不祥之兆,有可能开小差。梦见打...梦到打...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打...好不好平时生活非常有规律的人做这样的梦,还表示内心期待偶尔打破规律,和对周围生活洒脱的同事的羨慕。女人梦见野餐,丈夫家会增人口。老人梦见参加野餐,是祥兆,会身体健康,精神振奋。商人梦见参加野餐,生意可能会受到挫折。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