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阙安庆殉国与赵普胜从朱元璋军手中夺回池州 自夺取池州后,在西线整体上采取了守势的策略。安庆上扼汉阳,下规池州,军事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长江上的一大要塞,...对此十分重视,派了淮南行省左丞余阙驻守在那里。当地守军与陈友谅军血战了4天4夜,最终还是失守了,由此安庆告急!>>安庆虽然被攻下了,但西线红巾军也受到一定的损伤,经过两个多月的休整,至正十八年四月初一,陈友谅派遣赵普胜自安庆路的郴县出发,一路顺流东下,以排山倒海之势直冲下游的池州。
陈友谅何许人?他为什么要杀倪文俊?陈友谅的第一次政变 所以自陈友谅出生起,邻里周边的人都瞧不起他和他的家人。官军闻讯前来镇压,陈友谅率众投奔了徐寿辉的起义军,在徐寿辉部将倪文俊手下当簿书掾,因为辅佐倪文俊攻陷诸州郡有功,遂被提升为领兵元帅。这是有关陈友谅为什么发动政变的一种说法,更有民间流传一种英雄爱美人之说。>>据说陈友谅看中了倪文俊的一个小老婆。而后陈友谅自称宣慰使,没多久又称平章政事。
池州、九华山之战――1360年 至正二十年、天定二年五月,陈友谅亲率舟师10万,挟持天完皇帝徐寿辉,顺流东下,进窥池州。听到西线急报,连忙从浙东调回常遇春,让他火速奔赴池州,与一起共同抵抗陈友谅的进攻。徐达与常遇春依计行事,果然在九华山脚下大败了陈友谅军,生擒3000多人,斩杀10000多个陈军将士。
杜牧的资料_杜牧的背景资料 杜牧的背景资料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唐京兆府万年县人。杜甫是杜预的儿子杜耽之后,而杜牧这一支则出于杜预的少子杜尹。杜从郁官至驾部员外部,就是杜牧的父亲。杜牧生平善于论兵,似乎颇有他十六世祖杜预的遗风,但是杜牧诗文中不大提到杜预,不象杜甫对于他十三世祖杜预那样的景仰深至,时常流露于作品中,而杜牧受他祖父杜佑的影响相当大。同时,杜牧生活豪纵,喜好声色,这也是高门世族贵公子不良的习气。
振 锡 九 华 地藏菩萨金乔觉振锡观方,辗转至江南池州九子山(九华山),遥观山色,见峰峦叠翠,奇丽多姿,山间苍松、翠竹、岩石、瀑布、田园山庄,都别有情趣,心中大喜。他带着白犬啼听,翻高山,越险岩,走遍了九华山的峰峰岭岭,终于找到了理想的修行之所--神光岭。金乔觉到了神光岭,住在一个山洞里。苦心清修,山中的人们都称他为洞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