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临死前,孝庄紧急召一个人进宫,康熙才能稳坐江山60年 据相关的历史文献资料记载,才20多岁的顺治皇帝突然间得了天花,能够治愈的可能性很低。顺治临死前,孝庄紧急召一个人进宫,康熙才能稳坐江山60年。年的玄烨由于母亲不受宠等,顺治根本就没想过要让他继位,因为有了前车之鉴,他就是小时候当的皇帝,以至于摄政王多尔衮知道死去,他才正式亲政,所以玄烨若是当了皇帝,以后可能会走他的老路,所以顺治就想要立年长的福全为皇储,只不过福全却直言不想当皇帝。
清初最有影响的来华传教士之一 比利时籍清代天文学家南怀仁简介 南怀仁,字敦伯,又字勋卿,比利时籍清代天文学家、科学家,拉丁人,1623年10月9日出生于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1641年9月29日入耶稣会,1658年来华,是清初最有影响的来华传教士之一,为近代西方科学知识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对当时信仰基督还处在初始阶段的中国来说,在传教事业的迫切需要上,除了利、汤两位神父外,几乎再无别人能比南怀仁更重要了。经南怀仁神父的努力,一批长期被流放在外的传教士得以回归教区工作。
汤若望来中国是干嘛的?最后怎么被派去观察天象了? 最后怎么被派去观察天象了?汤若望是一名德国人,他来到中国的时候正好是明朝更迭清朝的这个非常时期,在我国大约生活了40多年。同时汤若望被封为了太常寺少卿。因此顺治帝接受了汤若望的建议,最终的玄烨成为了康熙帝,也是历史上非常难得的好皇帝。可是天象救了汤若望一命,当时的天象是出现了彗星,几天之后又发生地震。就这样汤若望被免除了死罪,最终在1666年8月15日去世。
康熙准许天主教在中国传教 在中国天主教历史上、康熙是一位与天主教关系密切的皇帝,西方传教士白晋曾为他写了一部传记——《康熙帝传》。康熙对天主教所作的支持第一件事就是为“汤若望历狱”...。康熙下令革除杨光先的职务,任命南怀仁为钦天监监正,并命令从各地被驱逐到广州的25位传教士各自返回本堂,公开传教。康熙此举使处于危难中的天主教传教事业得以复苏并有所发展。康熙允许公开传教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西方传教士在科学上对清朝有所贡献。
著名耶稣会传教士汤若望出生 1592年(壬辰年)5月1日,著名耶稣会传教士汤若望出生。汤若望,字“道未”,德国人,神圣罗马帝国的耶稣会传教士,天主教耶稣会修士、神父、学者。网络配图汤若望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中国基督教史和中国科技史上是一位不可忽视的人物。他继承了利氏通过科学传教的策略,在明清朝廷历法修订以及火炮制造等方面多有贡献,中国今天的农历是汤若望在明朝前沿用的农历基础上加以修改而成的"现代农历"。
直达真相:清东陵为何选址遵化? 清东陵是现存历代皇家陵园中规模和面积最大的一座,根据清廷留下的档案《东陵全图》说明的记载,当时东陵风水青桩界石的官山交界,有1055里。这么大的一片陵园,从1663年葬入清世祖顺治皇帝起,至1935年葬入同治皇帝的最后一位皇贵妃止,历时272年,共葬入161人。
他是欧洲人,在清朝坐过牢,后受康熙信任,身居高位 说起清朝,很容易给人一种「”闭关锁国”的印象。其实在清朝前期,中外之间存在交流互动,甚至连皇帝都对西洋充满兴趣,许多外国传教士还在朝廷身居高位,南怀仁就是其中之一。他是比利时人,曾担任清朝的工部侍郎,还为康熙讲解过几何学与天文学。南怀仁比利时博士,不远万里来清朝工作1623年,南怀仁出生于比利时,十二岁时进入耶稣教会读书,十七岁进入鲁汶大学艺术学院学习。鲁汶大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教会大学之一,在此学
王铎最落魄时,把最好的行书写给了一个德国人 王铎最落魄的时候,并不是南京城下的投降。王铎落魄是事实,而且没有落魄,他也许根本达不到后来的高度。落魄,让政治上的王铎走向绝路,却让书法上的王铎得以升华。今天看到的这件作品,就是在他最落魄无助的时候,写给一位故人的册页。
顺治临终前,孝庄连夜召回一人,康熙才能稳坐江山60年 ! 清朝顺治帝临终的时候,他欲将位置传给自己的三儿子玄烨,然而这个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顺治临终前,孝庄连夜召回一人,康熙才能稳坐江山60年。顺治考虑到国家的稳定以及担心朝政被大臣独揽,出现第二个多尔衮,决定让自己的堂弟继承皇位。>>顺治临终之际还没有立储,顺治帝十分担忧,踌躇不前,就在这样纠结的时刻,孝庄皇太后请来了一位重要人物,让这件事情拨开云雾,尘埃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