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人物

民国时期风景油画刍议

  风景油画作为西方19世纪盛行的画科,传入中国并得到大力发展,追求色彩光感效果并具写实特征的风景表现技法也融入我们自身的民族特色。抗战以来,具有宣传作用的木刻版画逐渐取而代之,风景油画在狭窄的抗战夹缝中艰难的生存。文章结合时代背景将阐述民国时期风景油画在特定时代的发展...

柯罗作品_柯罗简介_柯罗油画_柯罗影响

从26岁开始才正式从事绘画的柯罗,主要师法自然,他热爱大自然,先后三次去意大利旅行。还去过荷兰、瑞士、美国,至于法国更是走遍各地。直到去世前一年,77岁高龄的画家仍坚持到库布隆、阿拉斯、桑斯等地,目的就是为了浏览风光,领略大自然的奥秘,在自然的启示下作画不辍。以风景画见长的柯罗堪称法国19世纪中期描绘风景的大师。是使法国从传统的历史风景画过度到现实主义风景的代表人物。

莫奈简介_莫奈日出印象_莫奈睡莲_莫奈油画

中文名:克劳德·莫奈外文名:ClaudeMonet别名:莫奈国籍:法国出生地:法国巴黎出生日期:公元1840年10月14日逝世日期:公元1926年12月5日信仰:天主教职业:画家毕业院校:夏尔·格莱尔画室主要成就: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创始人之一代表作品:《印象·日出》《卢昂大教堂》莫奈——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创始人之一克劳德·莫奈,法国画家,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创始人之一。克劳德·莫奈的名字与印象派的历史密切相连。

彼得·保罗·鲁本斯简介_鲁本斯作品_鲁本斯素描_鲁本斯油画

彼得·保罗·鲁本斯是佛兰德斯画家,是巴洛克画派早期的代表人物。鲁本斯出生于德国锡根,在他的父亲去世后,12岁的鲁本斯跟随母亲回到了西班牙统治下的家乡安特卫普,并在那里接受了天主教洗礼,而宗教也成为鲁本斯画家生涯中十分重要的一个主题。1621年当鲁本斯未满45岁时,一位英国访客称他是"世间大师中的劳工"。鲁本斯本人也宣称:"我并非天赋如此雄心。然而数量和题材均过多的委托迫使我毫无勇气地冒险。

马克·罗斯科有哪些代表作品?关于他的评价是怎样的

油画《蓝色中的白色和绿色》是马克·罗斯科的代表作。罗斯科后期的作品,色调更加阴暗,仿佛淹没在日益加深的痛苦之中。他甚至让画面变为全黑,以表达其悲剧的意识。《白色中心》以一抹白色居中,夹着一团黄色、一线桃红色在下和玫瑰淡紫色在上。索思比拍卖行2007年05月15日晚于纽约举行的名画拍卖会上,《白色中心》最终以7280万美元的高价成交。

《开国大典》涂满政治油彩:高岗 ... 被抹除

油画《开国大典》复制品。2011年7月,改扩建后的国家博物馆中厅,出现了两幅《开国大典》油画,其中一幅是“文革”后首次在公众面前亮相。当《开国大典》已完成七、八成时,董希文的老友、著名油画家艾中信等人去他的画室参观。革博随即要求董希文修改《开国大典》,将位于画面上第一排边上的的高岗抹掉。

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的比较

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的比较中国山水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审美情趣以及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所以,我们就以东方艺术的一个代表——中国山水画,与西方文化的一个支流同样也是影响巨大的——风景画进行比较,看看中西方艺术之间的差异以及各自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独立的山水画正式出现在魏晋南北朝之间。这些作品中的风景和早期的中国山水画同样的命运,只是作为人物的搭配。

油画傲视国画之我见

油画傲视国画之我见2007年12月12日《市场报》刊有署名好运的一篇文章《国画为何卖不过油画》,读来颇多感触。从该文列举的自2005年到现在我国已故和健在的油画家作品在国内外拍卖市场的成交数据来看,中国油画一路走高的强劲态势使得传统中国画的市场远景显得非常尴尬。

岭南油画 领衔海洋时代

岭南油画领衔海洋时代“岭南油画”是当今世界独一无二的文化现象,她传承中国5000年的文化底蕴,又结合西方文化的精华形成。“岭南油画”在过去、现在被不断淡化。而且“岭南油画”体现一种爱国精神。这是地域优势决定“岭南油画”走向海洋时代。在近代革命时期,岭南油画家出现了很多爱国的仁人志士。所以理应有“岭南油画——天下无油画”的说法。使“岭南油画”一派意气阑珊、生机盎然。

中国早期油画的流入及鉴藏与投资决窍(上)

中国早期油画的流入及鉴藏与投资决窍(上)美术作为审美意识物化形态的集中表现,它在不同的地域有独自发展而成的材料与技法。中国早期油画自17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大约经历了三百年的历程。其中中国早期油画的流入与融合包含了材料引用和样式移植的文化交流过程,是指近代西画东渐的“中国模式”。今天,我们对中国早期油画进行一些探索、比较,以真实、客观、公正的观点评价它们,对于收藏界、美术界应该是很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