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晚年统治昏聩,乾隆的名声为何比康熙差得多?

>>那么问题来了,同样是晚年执政出现偏颇,为什么乾隆皇帝“背的锅”要远重于他爷爷康熙皇帝呢?到乾隆末年,人口激增到3.5亿,这个人口基数绝对是中国封建社会之巅。>康熙末年的吏治废弛被接班人很好地扭转,因而并未显现出什么恶果,因此康熙皇帝很少被诟病。>然而,乾隆皇帝就没这么幸运了,他留下的烂摊子,再加之继任者们的碌碌无为,最终酿成了“...战争”之悲剧。

大清帝国是如何短暂成为列强的?

大清朝历经280年,前期康乾盛世,很多西方国家前来朝拜地大物博的大清朝,那时候称为列强不足为奇!洋务运动的思想原则就是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以制器为先。截止1884年,北洋有兵船14艘,8艘购买的,其余为自己制造的;南洋17艘,6艘购买的,其余为自己制造的;福建11艘,2艘购买,其余自己制造。淮军是最早使用西法训练而卓有成效的军队。

大清帝国灭亡前的小插曲,民意有时候也会不靠谱

首先是国家这时候烂的不行了,各种被欺负啊,改革势在必行。小娃娃即位的第二天,老子载沣就以皇帝的名义下了诏书,搞了个九年立宪的时间表,表示我是支持立宪的,大家放心。年底之前,凡是地方没配合到位的,载沣就下诏书一通通地...!载沣自己也许想不到,他开足马力建立起的咨议局却成了帝国灭亡的加速器。"中国太大,中国的权力太集中,如果这样不负责任地,急速地把权力分解下去,很可能这个国家要解体。

梁启超笔下的李鸿章是否真实,客观剖徐晚清名臣李鸿章功过的一生

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一书中曾写过:吾惜李鸿章之才。有人认同梁启超的观点,附议李鸿章在晚清时期呕心沥血,为大清王朝做出了不世之功。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下这位晚清四大名臣之首的李鸿章,客观剖析李鸿章功过的一生。少年及第,有胆有识,中年重臣李鸿章的头脑可谓是非常的聪明,在其父亲的帮助之下,李鸿章在当时名臣曾国藩的手下学习。在经过三年的刻苦专读后,二十五岁的李鸿章成为了最年轻的进士。

晋商成败:纵横中国500年,直到一个时代终结

11851年,当太平军在广西揭竿而起时,已经在帝国纵横了近500年的晋商没有想到,属于他们的黄金时代,到来了。也就是在这时候,在全国经营票号金融业的晋商一跃而起,帮助大清帝国化解了这场危难。能在全国呼风唤雨、兴盛500年,晋商的起家,原本就是因政治而兴。

在大清王朝有两个冥顽不灵之人,都是由他来解决的,这个最惨

我们都知道在大清王朝的历史上也是有着很多有趣的故事发生,其中的一些故事我们也是传承至今,在历史上,清朝在康熙在任的时候是有着两个冥顽不灵的人,这两个人也是给大清王朝带来了很多的弊端,甚至是让很多人非常的痛恨!在三位藩王中吴三桂的势力最大,就像是当时在朝堂的鳌拜一样。吴三桂和耿精忠得到消息,认为朝廷终于要过河拆桥,抛弃他们了,便抓紧准备反叛。

日不落的大英帝国如何偷窃大清技术机密?

十八世纪是一个旧日帝国与新兴国家交替的时代,美国在此时独立,英国称霸全球,古老的中国则处在大清帝国的统治之下。而与此同时,为了谋求工业化的美国开始向英国派出商业间谍,探索工业时代的技术秘密。而英国也同样向古老帝国伸出了爪牙,想要知道为清朝带来巨大贸易顺差的茶叶机密。1791年美国时任财政...汉密尔顿向国会提交了一份《制造业报告》,这份报告是美国初次拟定的工业化大纲。

「 ”赎人”大家都懂,「 ”赎城”听说过吗?

清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5月24日,和清...谈判失败的英国军队开始了对广州的进攻,奕山毫无抵抗的带领18000多名清军退回广州城内,随即挑起白旗投降!爱新觉罗·奕山,清朝皇室宗亲,承袭奉国将军爵位,康熙皇帝十四子胤禵之玄孙。可是,奕山的软弱和无能还不止这些。举城投降的奕山和英方代表谈判,在没有清...和道光皇帝任何授权的前提下,和英方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广州合约》。

嘉庆为何就没能中兴大清王朝呢 难道说他用错了人吗

嘉庆为何就没能中兴大清王朝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嘉庆整治和珅时,王杰为首席裁判,被嘉庆帝任命为首席军机大臣,时年已有七十有五了。嘉庆亲政时,刘墉已八十岁,死于嘉庆九年。可问题是,嘉庆亲政后所面临的最大难题并不是要树立榜样,而是要进行一场力度空前的改革。通过嘉庆所用之人,即可看到他的统治才能之一斑了。

松寿:唯一为大清王朝殉国的封疆大吏

跟着历史新知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清朝最后一位闽浙总督:唯一为大清王朝殉国的封疆大吏。由于旗营大多数人主张和平解决,革命军立即集中炮火对福州将军署进行攻击。松寿组织旗兵拼死抵抗。清军伤亡惨重,不得不于当日下午打出白旗,请求停火投降。>松寿因此成为辛亥革命中,唯一为大清王朝殉国的封疆大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