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跟着历史新知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清朝最后一位闽浙总督:唯一为大清王朝殉国的封疆大吏。由于旗营大多数人主张和平解决,革命军立即集中炮火对福州将军署进行攻击。松寿组织旗兵拼死抵抗。清军伤亡惨重,不得不于当日下午打出白旗,请求停火投降。>松寿因此成为辛亥革命中,唯一为大清王朝殉国的封疆大吏。

跟着历史新知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清朝最后一位闽浙总督:唯一为大清王朝殉国的封疆大吏。>闽浙总督是清朝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正式官衔为“总督福建、浙江二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管理河道兼巡抚事”。1885年,清朝设立台湾省省,命刘铭传为首任台湾省巡抚,归闽浙总督管辖。此后,闽浙总督统管福建、浙江、台湾省三省军民政务。>清朝最后一位闽浙总督叫松寿。>>松寿,字鹤龄,满洲正白旗人。作为一名根正苗红的八旗子弟,松寿没有走科举考试的道路,而是以荫生的身份,到工部做了一名笔帖式。>笔帖式是一种将满文翻译成汉文,或者将汉文翻译成满文的翻译官员,但又不仅是普通的翻译人员。笔帖式的升迁速度非常快。清朝时期许多将相大僚,如清朝早期的达海、额尔德尼、索尼等人,雍正年间的鄂尔达,乾嘉时期的松筠、和琳(和珅的弟弟)等人,都是由笔帖式起家。松寿做了笔帖式没几年,就升为工部郎中。>在那以后,松寿历任陕西督粮道、山东按察使、江宁布政使、江西巡抚、江苏巡抚、工部右侍郎兼正蓝旗蒙古副都统、热河都统、兵部尚书、工部尚书、察哈尔都统、闽浙总督等职。>松寿任职闽浙总督,是在1911年。当时,前任闽浙总督丁振铎告病返乡,松寿继任闽浙总督,步入官场生涯的巅峰。当然,那时候踌躇满志的松寿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会在这个位置上为大清王朝殉国。>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敲响了清朝灭亡的丧钟。受武昌起义的影响,在短短两个月内,湖南、广东等15个省纷纷宣布脱离清 ... 宣布独立。>松寿主政的福建是什么形势呢?>>武昌起义爆发之前,革命党人彭寿松就已经在福州四处活动。彭寿松是湖南长沙人,他利用自己与哥老会的关系和在湘军中的影响,团结了一批湖南籍驻防新军。武昌起义爆发后,彭寿松又获得了福建新军协统许崇智等人的支持。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彭寿松决定仿效武昌起义,于1911年11月12日在福州发动起义。>11月8日,松寿就收到了革命党人即将在福州发动起义的消息。福建谘议局议员劝告他顺应时势,交出政权,体面下场。>平心而论,松寿是一个清正廉洁的官员,但他作为八旗子弟,保皇思想根深蒂固,根本就接受不了革命党起义。他决定,集结八旗福州驻军,对革命党起义顽抗到底。>从兵力上来看,八旗福州驻军共有2500余人,比革命军略多。而且八旗福州驻军装备精良,拥有1000多支德国造毛瑟枪,在火力上强于革命军。于是,松寿将八旗福州驻军整顿备战,在旗营以外大街小巷设置栅栏,征集13岁——50岁的男子编进八旗巡防营训练射击,并给妇女发放刀具,还让旗营各户准备煤油,预备与革命军同归于尽。>鉴于这种情况,彭寿松等人决定提前到11月9日发动起义。9日凌晨拂晓5时,随着一声号炮鸣响,革命军正式发起起义,向福州旗营发起进攻。由于旗营大多数人主张和平解决,革命军立即集中炮火对福州将军署进行攻击。松寿组织旗兵拼死抵抗。双方竟然激战了一个晚上。>>随着时间的流逝,局面朝有利于革命军的方向发展。清军伤亡惨重,不得不于当日下午打出白旗,请求停火投降。>到这时候,松寿哪怕再愚蠢,也知道大势已去。他来到闽浙总督署后门的盐道前高开榜画像店,吞叶子金自尽。>松寿因此成为辛亥革命中,唯一为大清王朝殉国的封疆大吏。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标签:松寿清朝中国近代史历史清代中国历史革命军武昌起义总督清朝历史唐朝辛亥革命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