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陵寝

明朝皇陵——中国七大奇迹

 明朝皇陵——中国七大奇迹  明朝皇陵(明显陵、十三陵、明孝陵)Mausoleum of the ming and Qing Emperor  入选理由:世界文化遗产(批准日期:明显陵2000年、明孝陵和明十三陵2003年)。  ●简介...

揭秘珍妃被杀细节:慈禧太后传话处死 太监动手行凶

 揭秘珍妃被杀细节:慈禧太后传话处死 太监动手行凶  距离北京120多公里处,河北省易县城西永宁山下的清西陵,是清代自雍正时起四位皇帝的陵寝所在。末代皇帝溥仪逝后也安葬于此,但不再有皇陵。陪伴这些帝王长眠地下的,还有他们的皇后、嫔妃。这其中,最为著名的一位妃子...

东陵被盗历史缘由 慈禧惨遭毁容和奸尸

 东陵被盗历史缘由 慈禧惨遭毁容和奸尸  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代的帝王陵寝,从建陵年代和地理位置,可分为清初关外三陵、清东陵和清西陵三个陵区。  关外三陵都在辽宁,为安葬着清太祖努尔哈赤先辈的永陵、安葬着努尔哈赤和皇后叶赫那托(拉)氏的福陵和安葬着清太宗皇太...

清代皇陵揭秘

 清代皇陵揭秘  清东陵  清东陵概况  清东陵位于河北省遵化市西北30公里的昌瑞山,据北京125公里。始建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占地面积2500平方公里,是中国现存规模旁大,建筑完美的帝王陵墓群之一。清东陵共有十四座帝,后,妃陵寝。其中,有清代入关第一...

康熙乾隆为何拜谒朱元璋陵寝:宣扬天下夺自流寇

  有明一代,明孝陵一直是祖宗根本之地,备受尊崇。每岁有固定三大祭、五小祭。凡遇国之大事,均需遣勋戚大臣祭告。明清鼎革之后,明孝陵仍享有崇高的地位。尤其是康乾年间,康熙南巡,6次遣官拜祭,5次亲往谒陵;乾隆6次南巡,更是次次至明孝陵“拈香奠酒”。...

世界文化遗产――南京明孝陵的历史影响与文化密码

为了表达对父皇的哀思,汉明帝决定把元会仪搬到光武帝的陵墓原陵处举行。那时的大朝会突出以皇权为中心,皇帝坐北朝南,而祭祀先帝陵寝的方位制度为坐西朝东。这是历史上帝王陵寝制度的又一变。>>明初朱元璋开始对唐宋陵寝制度作了改革,先试用于皇陵建设,后在孝陵建设中正式确立。明孝陵最外边的一圈城墙就相当于明皇陵的土

清朝奕訢是怎么和皇位失之交臂的?明明道光最喜欢他

清光绪二十四年四月十日,道光帝六子恭亲王奕訢去世,也就是说,119年前的今天是这位历史名人的祭日。清朝统治者也是这样。尤其应该引起我们注意的是,道光帝似乎较其他人更具有对父母的依恋之情,仁孝之意,至其晚年尤笃尤甚。由于遵化和易州分别处于北京以东、以西,故分别称之为东陵和西陵。该陵寝的修建工程质量粗劣,地宫渗水较为严重,旋遭废弃。

知道明十三陵都叫什么吗?他们名字的由来及寓意又是什么呢?

它是十三陵中的祖陵,所以,也称为“长陵”。临终遗诏止殉,结束了宫人殉葬的残酷制度。弘治十八年六月五日,陵园正式兴工,并定陵名为泰陵。昭陵是十三陵中第一座大规模复原修葺的陵园,昭陵陵园建筑面积为35000平方米,现存有完整的祾恩门、祾恩殿及其东西配殿,和方城、明楼、宝顶等。它是十三陵中唯一一座被发掘了的陵墓。其陵园建筑由神道、陵宫及陵宫外附属建筑三部分组成。

清东陵——1945浩劫

清东陵位于河北遵化马兰峪,是清代皇陵区。清朝定都北京后,于顺治十八年建陵于此,后又在河北易县建皇陵,分别称清东陵、清西陵。东陵整个陵区占地约2500平方公里。

明十三陵 当今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藏皇帝最多的墓葬群

明十三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境内天寿山南麓,距京城约50公里,总面积120多平方公里。共埋葬了13位皇帝、23位皇后、2位太子、30余名妃嫔、1位太监,是当今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藏皇帝最多的墓葬群。高耸的明楼,是长陵的标志。在十三陵中建筑规模最大,营建时间最早,地面建筑也保存得最为完好。它是十三陵中的祖陵,也是陵区内最主要的旅游景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