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琮

[专家点评] 江淮地区原始文化 玉琮

[专家点评]江淮地区原始文化玉琮此件为江淮地区原始文化玉琮,高3.9厘米,射径上端6.8厘米,下端6.7厘米,孔径上端5.4厘米,下端5.3厘米。1975年出土于江苏省阜宁县板胡乡陆庄3号墓。现藏于南京博物院。

[专家点评] 新石器 四节玉琮

[专家点评]新石器四节玉琮此四节玉琮出土于金沙遗址。器呈方柱体,外方内圆,中空,分四节,每节刻划九道平行直线纹,三道为一组,平行直线纹平直而规整,线条纤细而流畅。该器通体打磨光洁,内璧异常光滑平整,未见使用痕迹。此件玉琮在形式上区别于以往所出的三代玉琮。

[专家点评] 良渚文化 琮

[专家点评]良渚文化琮良渚琮黄白色,有不规则紫红色瑕斑。这件玉琮重约6500克,形体宽阔硕大,纹饰独特繁缛,为良渚文化玉琮之首,堪称“琮王”。在四面直槽内上下各琢刻一神人与兽面复合的图像,共八个,系首次发现。这一种人与兽面复合图像为良渚人崇拜的神徽。这件玉琮出土时平正地放置在反山第十二号墓墓主头骨的左下方,是一件神圣崇高的玉制礼器。这件玉琮的...,技术高超,可称神工鬼斧,是良渚文化玉器的瑰宝。

[专家点评] 商周 玉琮

[专家点评]商周玉琮这件商周玉琮出土于西安市南郊,高8.5厘米孔径4厘米长4.9厘米。玉琮,后世又称“辋头”。玉琮的形体大小高低不一,一般早期矮,晚期高。浙江杭州反山遗址出土的神兽纹玉琮为现今所见良渚文化中最大的玉琮,被称为琮王。商周时期玉琮数量不多,从出土的实物看,这一时期琮的形体普遍较矮小,多光素无纹。玉琮切割规整,中孔较大,琮体较新石器时略薄。汉代玉琮已不再制造。

[专家点评] 商 兽面纹玉琮

[专家点评]商兽面纹玉琮这件商兽面纹玉琮出土于江西新干大洋洲,一侧高4.2厘米,另一侧高3.6厘米,一面射径7.5-7.8厘米,另一面射径7.6-7.8厘米,射壁厚0.5-0.8厘米。每组兽面纹间以两道平行竖线相隔。大洋洲共出土玉琮2件。大洋洲玉琮,是本地新石器时代玉琮传统的延续。

[专家点评] 商 蝉纹玉琮

[专家点评]商蝉纹玉琮这件商蝉纹玉琮出土于江西新干大洋洲,通高7厘米,射高0.5厘米,一端射径8.3厘米,射壁厚0.7-1厘米,另一端射径8.1厘米,射壁厚0.8-1.1厘米。商周时期玉琮数量不多,从出土的实物看,这一时期琮的形体普遍较矮小,多光素无纹。玉琮切割规整,中孔较大,琮体较新石器时略薄。殷墟妇好墓曾出土了两件有纹饰的玉琮,一件上下各饰一组弦纹,四角有凸棱,侧面饰竖道弦纹,该造型很少见。汉代玉琮已不再制造。

解密玉琮:5000年前良渚贵族多有权?

琮,一种外方(或弧方)内圆的筒状玉器,早在《周礼》中便被记载「”以黄琮礼地”,在中国古代的权力谱系中占据着显赫的象征地位。对古玉琮情有独钟者就包括乾隆皇帝,他曾将玉琮制为笔筒,「”几陪清供,兴怀静赏余”。然而乾隆皇帝并不知道,他手上这件他自以为来自汉代的上古瑰宝,其实诞生之日比横跨前后公元之交的汉代,还要早上大约三十个世纪。如今,这一华夏大地之上、五千春秋之前权力世界的缩影,已由考古学家揭开了其神

楚玉作证,带你回眸先秦璀璨文明

楚,一个曾盛极一时的南方大国。其先祖于周成王时受封立国,辟在荆山,扬威于鄂,后问鼎周室,进而成为五霸、七雄之一,最盛时尽有东至滨海、西至巴山及巫山之地,在诸侯国中面积最广、人口最多。

满满的干货 古代玉器的主要类别

中国独特的玉文化,在几千年的演变中,慢慢渗透到古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除了那些好看的配饰、首饰,大家还知道哪些玉器的用途呐?

[专家点评] 新石器时代 十节玉琮

[专家点评]新石器时代十节玉琮这件新石器时代十节玉琮高22.2厘米,宽6.9——6.3厘米。青玉,质地温润,半透明。该玉琮为长方柱体,外方内圆,上大下小,中间贯穿一孔,上下均出射。全器分为十节,每节雕刻有简化人面纹,由阴刻细密平行线纹的长方形横棱表示羽冠,用管钻琢出一大一小的两个圆圈,分别表示眼睛和眼珠。长方形的短横档上有形似卷云形的几何形图案,表示嘴。该器器表打磨平滑光润,器物...十分规整,整器内外抛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