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释迦牟尼佛的命运看如何改变我们自己的命运 就是太子释迦牟尼之妻、温柔贤淑的太子妃耶输陀罗。二.释迦牟尼佛“神通不敌业力”的故事不光是个人的命运天注定!三.如何改变我们自己的命运《西游记》中有一句话,叫做“人心生一念,天地尽皆知;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天地乾坤是无私的,“有得必有失、善恶必有报”是宇宙中的一个基本法则,连释迦牟尼佛都避免不了,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族人被仇敌灭掉,正所谓“神通不敌业力”。
因果可转变(一) 当时在安阳的地方,有一位高僧能入定观察因果的事情!安阳的人觉得这样惨重的灾难,不知什么原因,其中必有缘故,就去拜问这位高僧,高僧就对大家说:‘因为安阳的人过去所造的...业,比别的地方多的缘故,所以这次所遭受的刀兵劫灾祸,亦比别的地方利害;可是这个...业的报应,还没有尽,刀兵的灾害还会继续而来,你们安阳的人赶快回心转意戒...,就可减轻将来的恶报。’但是安阳人都不相信这位高僧的话,依然还是大...特...。
迦毘罗城的悲运 佛陀的祖国迦毘罗卫国,因为近邻强大的憍萨弥罗国的兴起,常常威胁其安全。波斯匿王的年龄已八十岁,不久因病死在迦毘罗卫国,释迦族中用王者的葬礼将他厚葬。迦毘罗卫国的悲运就这样的注定而不能避免。当佛陀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认为这是迦毘罗卫国人民共业的果报成熟。琉璃王第四度出军,包围了迦毘罗城。留在迦毘罗城中的人都是一些无勇无谋之人。
佛陀救国 爱国救国人人有责,即使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佛,他也不例外。有一次,憍萨弥罗国的琉璃王征伐迦毗罗卫国,迦毗罗卫国势弱难敌大军,这时候,释迦牟尼佛得知了讯息,虽然他已成佛,本应放下政治世事,但为了挽救无辜人民免于战祸,他还是挺身而出。于是,每一次琉璃王的大军要进军征伐迦毗罗卫国时,佛陀就...在必经之路的中央,来阻止大军前进,就这样一次、两次,琉璃王的军队都无功而返。因此,报国爱民应该效法佛陀这样的精神。
因果不虚恶报惨烈 佛陀家族险遭灭绝 因果不虚恶报惨烈佛陀家族险遭灭绝>据《大唐西域记》记载,室罗伐悉底国有一个影覆精舍,佛陀曾在此与外道论义,距离影覆精舍不远处有一佛塔,这里曾经是佛陀为了延缓释迦族的灭族之灾,而挡住琉璃王子军队的地方。琉璃王子受辱后,便发恶愿将来当国王后要消灭释迦族。琉璃王因尊重释尊,率军折返。释迦女们虽遭身心痛苦,但不忘感念释尊。琉璃王以为已幸免于难,便在宫中庆祝。
在家学佛男众的模范人物 佛法住世,全靠出家僧众的主持和在家信众的护持。在这些信众里面,包括有国王、大臣、长者、居士、商贩、工人、农夫、丐儿等各阶层的人物。现在举出几个比较可做在家信众的模范人物来说:一、博施济贫的须达多须达多是佛世时代印度的一个大富长者,他的财产、商业、贷款,遍于恒河的两岸。
摩诃那摩 ... 身成仁 摩诃那摩是迦毗罗卫城的王,同时也是释迦牟尼佛的堂兄弟,对佛陀的教法信心至笃。拘萨罗国王毗琉璃王攻陷迦毗罗卫城,开始屠城。摩诃那摩去会见毗琉璃王,请求解救他的人民。穷凶极恶的毗琉璃王还是答应了他的请求:在他潜入池中的时间内,打开城门,允许城民自由逃亡。摩诃那摩潜入水中,城门大开,城民蜂拥而逃。但是,摩诃那摩始终没有浮上来,因为他在水下把自己的头发解开,绑在柳树根上。
最大的敌人 最大的敌人印度的琉璃王率领着一百万的大军,浩浩荡荡地唱着胜利的凯歌,准备回国。好奇的琉璃王上前打揖说:“仁者!刚才听你兴奋地大喊战胜了敌人,不知道你动用了多少兵马?”“心外的军队不是真正的敌人,心内的烦恼才是可怕的魔军。我是用般若智慧,降伏了宇宙间最大的敌人——自性的烦恼魔军。”心中的八万四千烦恼魔军,才是我们最大的敌人。
波琉璃王诛释种 为了说明问题,我们先说一件"波琉璃王诛释种"的故事。原来琉璃王是迦毗罗国释迦王族的外甥。琉璃王的母亲是释迦佛母族亲王芷陈如家里的一名婢女。当时琉璃王的父亲很信仰佛教,皇后因病故去,于是派使臣去迦毗罗国向释迦王族求婚。当波琉璃十一二岁的时候,父王为了使他增长才干,就命他去外祖父家与释迦族的皇室子弟们一同学习。后来波琉璃的父王去世,波琉璃继承王位,精心练兵,兼并小国,国土扩大,兵力强盛。
琉璃王與釋迦族 琉璃王遠遠地就看見佛陀,心中雖然百般不願,還是勉強下車頂禮佛陀。就這樣連續三次,只要琉璃王準備帶兵攻打迦毘羅衛國時,途中一定會遇到佛陀端坐在枯樹底下,所以琉璃王都只好下令回兵。後來琉璃王攻伐迦毘羅衛國,殘殺了三億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