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宪法的历史局限性论析 1954年宪法的历史局限性论析 1954年宪法的制定,是新中国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开放的产物。制宪者们还以开放性的视野,一定程度地借鉴了西方资产阶级国家和旧中国资产阶级类型宪法实践的经验。但由于制宪所面临的特定历史背景和国际环境,其开放性价值表现出了较大的历史局限性。...
苏联模式 苏联模式 20世纪除了两次世界大战外,最重要的国际政治事件莫过于苏联的成立和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苏维埃俄国的建立和苏联获得的繁荣发展为那些争取国家、民族独立解放,摆脱帝国主义控制,发展民族经济,争取民族解放和全人类解放的仁人志士找到了一个新的方向。同时由于...
俄罗斯百年来“超国家”梦想的兴衰 俄罗斯百年来“超国家”梦想的兴衰 第三国际——共产主义的“超国家”思想 1919年 3月成立、1943年 6月解散的第三国际与第三罗马有很多相同之处,换用现在流行话语,“共产国际&r...
论苏联解体的原因 论苏联解体的原因 苏联解体是20世纪人类社会所发生的重大事件。本文试图从经济因素、政治体制、人为因素、民族问题、对外关系及对外策略、“和平演变”等几个方面较为全面地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苏联解体并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问题,也不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已...
斯大林模式浅析 斯大林模式浅析 斯大林模式是斯大林统治苏联时期形成的一种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又称苏联模式,它对苏联及其它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也促使世界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 斯大林模式对苏联的生存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以二战为界可分为三个阶段。二战前:在国际环境非常...
社会主义阵营中为什么没有南斯拉夫 社会主义阵营中为什么没有南斯拉夫 人教版《世界近代现代史》(下)第四章第二节“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一课,在叙述完二战后除社会主义苏联日益强大外,还有东欧8个、亚洲4个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这也就是说,二战后共有13个社会主义国家政权。而在社会主义...
前苏联领导人简介 前苏联领导人简介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1870——1924) 1917年10月6日——1922年4月3日 联共(布)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1870年4月22日出生于俄国伏尔加河畔的辛比尔斯克,列...
档案 | 1957年11月2日,毛主席率领中国代表团访问苏联 62年前的今天,1957年11月2日,...主席率领中国代表团乘专机离开北京,去莫斯科参加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40周年的庆祝典礼。11月6日上午10时,苏联最高苏维埃联盟院和民族院庆祝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四十周年的联席会议在卢日尼基体育宫内举行。他说:我在1949年底、1950年初访问过苏联。中国...完全同意苏联...对侵略者的严正警告。中国人民在自己的事业中得到苏联人民巨大的同情和慷慨的援助。
... 第二次访苏与赫鲁晓夫谈了什么? ...最后接受了赫鲁晓夫邀请,同意率团去苏联,并于1957年11月2日启程。当...率领的中国代表团乘坐的苏制“图104”客机抵达这里时,隆重的欢迎仪式开始了。8年前,...几乎是披着一身战争的硝烟与征尘访问苏联的。...由中国想到了世界。
... 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最后是怎么消失的? 在受...教影响极深的...地区本来是没有社会主义国家存在的,而且因为这处于传统殖民帝国的势力范围,更是没有供社会主义政权扎根的土壤。在也门南部地区,受苏联资助的南也门民主阵线举行数次武装独立暴动,以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就这样,南也门在苏联老大哥的帮助下迅速建立起社会主义政权,这是中东...世界唯一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得到苏联援助的南也门经济快速发展,国力迅速超过北也门,体现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