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1954年宪法的历史局限性论析

  1954年宪法的制定,是新中国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开放的产物。制宪者们还以开放性的视野,一定程度地借鉴了西方资产阶级国家和旧中国资产阶级类型宪法实践的经验。但由于制宪所面临的特定历史背景和国际环境,其开放性价值表现出了较大的历史局限性。

  关键词:1954年宪法;制宪时机;立法程序;历史局限性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雅尔塔体制内的美苏势力范围之争迅速发展为全面的冷战,世界政治力量随之分裂成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个针锋相对的阵营。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民主主义政权面临帝国主义的封锁和可能的武装干涉,特别是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张,经济、外交和军事等方面受到严密的封锁。特定的国际环境以及由于意识形态领域的原因,新中国向苏联和各人民民主国家实行“一边倒”的战略,苏联经济文化及其他各项重要的建设经验,必然成为新中国建设的榜样。随着此种国际局势的演进和中国国内形势的巨大变化,制定正式的宪法取代《共同纲领》,成为迫切的客观需要。然而,这些复杂的历史背景和特定的国际环境又严重制约了新中国宪法的制定者以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开放的思维方式设计宪法模式。也就是说,1954年宪法的制定,必定主要是在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宪法所提供的经验与成果的范围内进行,对其他类型宪法的开放则是极其有限的。

  (一)制宪时机把握问题上的局限性

  尽管斯大林早在1949年和1950年就催促 *** 中央应制定宪法,但直到1952年10月斯大林第三次提出制宪建议之前, *** 中央的思路依然是“暂时不制定宪法”。其理由是“因为中国目前已有一个共同纲领,而且在群众和阶层中有很好的威信,在目前过渡时期以共同纲领为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可以过得去的。如果在目前要制定宪法,其绝大部分特别是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关系,也还是要重复共同纲领。在基本上不会有什么变化,不过是把条文的形式及共同纲领的名称改变而已。因此,我们考虑在目前过渡时期是否可以暂时不制定宪法,而以共同纲领代替宪法。”虽然说,到1952年下半年我国社会生活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作为临时宪法的共同纲领已与社会发展之间产生了冲突和矛盾,但仍然可以对共同纲领“加以修改补充”来适应发展变化了的国内形势。应当肯定, *** 中央的这些考虑是以新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实际为基础的。

  然而,为什么在斯大林收到 *** 的信,会见 *** 代表团再次建议 *** 应准备制定宪法后, *** 中央却认真考虑并接受了斯大林的建议最终作出在1953年制宪的决定?

  一种解释:由于作为临时宪法的《共同纲领》与社会发展之间已出现了冲突和矛盾,以正式宪法取代临时宪法势在必行,剩下的问题是如何选择合适的制宪时机。可是,根据 *** 中央原来的思路,待到“中国基本上进入社会主义以后,再来制定宪法。”那么,制定宪法的事情应该是过渡时期完成以后。即使按1953年6月 *** 和 *** 中央正式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设想的过渡时期要经历十到十五年或更长一些时间,制定宪法的时间也应该是1963年或1968年或更晚些时候。从1952年到1963年或1968年,其间相距十余年或更长。由此看来,此种解释未免有点牵强附会。

  另一种解释:斯大林建议 *** 制定的宪法,应是“现阶段的宪法”,即指的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换句话说,斯大林建议 *** 中央应制定过渡时期的宪法。这说明,斯大林的建议是 *** 中央放弃原来关于制宪问题基本思路的重要因素。据有关文献记载,斯大林收到 *** 的信后,与苏共中央其他领导人在1952年10月24日和29日同以 *** 为首的中国 *** 代表团就中国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制定宪法问题举行了会谈,10月26日、30日, *** 将两次同斯大林会谈的情形分别用电报向 *** 和中央作了汇报。其中10月30日的电报内容讲到:“刘(指 *** )说:在共同纲领初制定时,人们曾怀疑我们是否真要实行共同纲领,但三年来我们真正实行了共同纲领,因此共同纲领在人民中及各党派中威信很好。如果我们在今后两三年内制订宪法,势必重复共同纲领,承认资本家的财产及剥削雇佣劳动为合法。但是再过七八年以后,我们又要把资本家的企业国有化,再制定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似乎是有些不好。在我这样解释以后,斯大林同志说了一长篇的话,并坚持他的看法。”斯大林的理由似乎很充分,他继续分析道,“对中国国内还有一个问题,你们现在的 *** 是联合 *** ,因此, *** 就不能只对一党负责,而应向各党派负责。这样,国家的机密就很难保障。我感到你们有些重要机密情况外国人都知道。例如,你们 *** 代表团这次来苏联(指周恩来率领的中国 *** 代表团,曾于1952年8月15日至9月22日访问苏联),英美知道要谈旅顺口问题。有了其他党派,(历史论文 www.lishirenzhi.com) *** 要向其他党派负责,国家重要问题就不能和其他党派商量,其他党派的人很多是和英美有关系的,他们知道了就等于英美知道了,你们的计划如事先被敌人知道,对你们是很不利的。如果人民选举的结果,当选者 *** 占大多数,你们就可以组织一党 *** 。”所以,斯大林建议,我想你们可以在1954年搞选举和宪法。我认为这样作,对你们是有利的。你们可以考虑。

  虽然斯大林客套地说,“我对中国情况不熟悉,这样不知道是否有困难?请诸同志考虑。”,但无论从中目党和国家与苏联党和国家关系的角度,还是从中国国内形势发展的需要来看,对斯大林的建议, *** 不能不引起重视。 *** 对斯大林说,“在1954年进行选举和制定宪法,我想是没有特殊困难的。”并保证将斯大林同志的建议报告 *** 中央和 *** 。由此看来, *** 即使不制定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但从政权存在与发展的角度考虑,制定一部正式宪法确认政权的合法性与合宪性也是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 *** 中央据此最终接受斯大林的制宪建议就很有必要了。

  应当肯定,斯大林的以上建议是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整体利益出发的,但并不排除斯大林明显存在出于苏联自身国家利益考虑的因素。我们不妨从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苏联的对外政策和实际行动来分析这一问题:

  为了建立一个巩固的社会主义阵营,也为了自己的利益,苏联利用驻军东欧的有利条件,着手加强对东欧的实际控制。在与东欧各国签订贸易协定的同时,推动其改组联合 *** ,以实现 *** 单独执政,并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苏南冲突发生后,苏联推动东欧各人民民主国家开始仿行苏联以迅速的农业集体化和优先发展重工业大规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模式,在苏联的指导下改组联合 *** 为一党 *** 。同时,随着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新中国的成立已成定局。斯大林对中国 *** 的态度发生变化,苏联也对整个中国的战略方针做出了重大调整。一是通过采取实际外交步骤与加强意识形态的指导,促使新中国成为国际社会主义阵营重要而强有力的一员;二是希望并要求中国 *** 通过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的方式,也就是苏联的模式尽快地走上社会主义轨道。

  由于以上原因,斯大林在一定程度地尊重中国 *** 自己设计的建国方案基础上,同时又希望中国与东欧国家一样经过短暂的人民民主阵线联合 *** 时期以后,即产生 *** 一党 *** 。所以在1949年新中国建国前夕 *** 访苏时,斯大林就建议中国 *** :多党联合 *** 至多可以存在5年,也就是说, *** 应在1954年制定宪法和实行普选,并在此基础上组成“一党 *** ”。但新中国成立后,以《共同纲领》为政治基础的人民民主统一阵线搞得如火如荼,这就引起了斯大林与苏联的怀疑。怀疑中国 *** 走南斯拉夫道路,担心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加 *** 可能执行亲英美的路线。在如此情形下,1952年10月,斯大林再次催促中国 *** 应在1954年搞宪法和选举,其原因就不难解释了。同时,这时 *** 和 *** 中央的工作重心是放在关于中国怎样过渡到社会主义去的问题上,并希望这一问题征求斯大林的意见后得到他的支持。斯大林在收到 *** 的信并会见 *** 代表团后对 *** 中央的认识给予肯定,然后,斯大林又借机提出制宪的建议。至此, *** 中央再不接受斯大林的制宪建议就不合情理了。

  虽然斯大林指出,新中国要制定的宪法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但它必定是不同于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关于这一点, *** 指出:“我们的这个宪法,是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事实上,1954年宪法已确立了我国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基本框架。不能否认这些体制为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所起的巨大作用,但我们也应当承认过早地确立这种高度集中体制的不利因素及此后所带来的严重历史后遗症。以1954年宪法制定后我国某些政治制度的重大变化为例,如,1954年宪法制定施行后,原以中国 *** 领导的各民主党派联合执政的 *** 转变成了 *** 领导下的多党参政的 *** 。国家最高决策层中,非 *** 人士悉数退了出来,同时主席、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全部由 *** 人担任,国务院的部长中,非 *** 人士亦下退到三分之一左右。而在建国初的《共同纲领》为基础组建的联合 *** 中,中央人民 *** 的6名副主席、56名 *** 委员、4名副总理和15名政务委员中,非 *** 人士分别占3名、27名、2名和9名,政务院34个部级机构中,14个正职由非 *** 人士担任信。这也表明,到此时,斯大林曾对 *** 中央提出应当在1954年制定宪法并产生一党 *** 的要求已经实现。这一政治现象的变化也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即 *** 中央某些不切实际的重大决策乃至党的领导人的个人独断行为缺乏应有的制约和民主监督,从而为此后 *** *** 社会主义改造过急过粗以及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中极左错误的出现埋下了隐患。

  综上所述,由于意识形态及特殊国际环境的原因,新中国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一边倒”的开放战略,1954年宪法的制定就是这一开放战略的直接产物。然而,从另一个侧面看,制宪当时所面临的这种特殊国际环境又决定了1954年宪法制定时机把握问题上的局限性。我们不能主观要求 *** 中央当时按照自己的思路在何时制定宪法,也不能假定 *** 中央依据此前的考虑继续以《共同纲领》代替宪法后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会是一副什么样的历史画卷?但有一点可以肯定: *** 中央仓促决定在1953年(实际上是在1954年)制定宪法,显得有些被动。它并不完全符合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实际需要,同时,在1952年底,包括 *** 在内,新中国的公民在整体上宪法意识还是严重缺乏的。这为以后宪法实施后果的不理想甚至宪法等同于“废纸”一张埋下了祸根。

  (二)立法程序及指导思想上的局限性

  1954年宪法的制定,是在中国 *** 的直接领导下进行的。在制宪过程中,中国 *** 坚持开门立法的原则,注重对人民内部的开放和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其形式的合法与充分民主是不容怀疑的。然而,由于一些复杂的原因,1954年宪法的制定过程中,立法程序自身的开放性价值并没有完全体现出来,程序的规范、约束、过滤作用也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例如,宪法草案初稿的基本框架,是由几个人组成的起草小组完成的,这必然会受到个人主观因素和少数人思想作风的影响,并缺乏原则问题上的充分民主。再则,没有另外的方案作比较,重大条款就不能在严格、公正的程序规则之下,通过辩论和反复交涉不断受到否认的锤炼和严格的审查。

  考查苏俄1918年宪法和苏联1924年宪法,即使是1936年宪法的制定,也不是由少数几个人组成宪法起草小组草拟出宪法初稿基本框架的。以苏俄1918年宪法制定为例,为了制定宪法,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决定成立制宪委员会,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自身选出5名委员参加制宪委员会工作,内务、司法、民族事务、军事人民委员部和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各出一名代表。正式起草宪法时,第一阶段(1918年4月5日——19日1制定总则,第二阶段(1918年4月20日——6月27日1制定根本法草案。这期间通过了委员会各小组制定的宪法各部分草案。与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共同制定宪法草案的还有司法人民委员部,从1918年6月起,司法人民委员部开始独立制定宪法草案。而我国第一部宪法制定时,司法部部长史良连宪法起草委员会的成员都不是。

  由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与国际环境,1954年宪法的制定必然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的价值基础上,因而以阶级性为核心内容的马克思主义宪法学理论必然成为其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借鉴苏联及各人民民主国家的经验是有其合理性的,但问题时,新中国的制宪者们在借鉴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宪法经验(主要是借鉴1936年斯大林宪法的经验)的同时,却失去了对其他类型宪法开放并与之交流的机会。

  新中国的制宪者们虽然在制宪过程中曾把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和旧中国时期的宪法资料整理汇集,但基本上“没有参照或学习他们的”,更多的则是对其反面经验进行总结,“主要参考的还是苏联及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的宪法资料”。在他们看来,“现在资产阶级的宪法完全是不好的,是坏的,帝国主义国家的宪法尤其是欺骗和压迫多数人的”“我们对于旧宪法的观点只能有一个方针,那就是彻底肃清它,任何形式和任何程度的保留都是错误。”

 

  基于以上认识,新中国的制宪者们,一方面,对欧美资产阶级国家的宪法基本上采取一概批判的态度,没有对其合理性部分给予实事求是的评价,从而使新中国同世界各国处于隔绝状态,失去了交流的机会和有效借用大多数外国经验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对我国建国以前宪法理论和实践的合理部分基本上持否定态度,则使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经过不同历史阶段宪法学理论和实践经验的连续性人为地被割断。

1954年宪法的历史局限性论析的更多相关文章

  1. 苏联的270号命令,到底有多大的威力?

    苏联前线的官兵接到第270号命令后,开始顽强抵抗德国的攻击,尤其是斯大林格勒战役,苏联士兵的抵抗让德军感觉到恐惧。斯大林的第270号命令对苏联士兵的战斗意志影响很大,它让苏军前线官兵没有退路,他们只能选择完全战斗,否则他们和家人都要以叛国罪被处决。

  2. 1956年的两次 ... 行动 让苏联错失改革契机导致解体

    「”匈牙利十月事件”又称「”匈牙利事件”或「”1956年匈牙利革命”,是1956年10月23日至11月4日发生在匈牙利的由群众和平...而引发的武装暴动。在苏联的两次...干预下,事件被平息。事件共造成约2700匈牙利人死亡。1947年以后,匈牙利劳动人民党(即...与社会民主党合并后的名称,事件后改称匈牙利...工人党)的主要领导人拉科西·马加什不顾本国的历史传统与现实,一味照搬苏联模式,并且大

  3. 明知德军要进攻,苏军也做了防御计划,斯大林为何战争开始才批准

    二战苏德战争,大多数人认为这是德军玩弄欺骗战术使用突然袭击手段,在苏军没有防备的情况下赢得了战争初期的胜利。在苏军高级指挥员当中,除了朱可夫等几个有前瞻意识的将领建议提高苏军装甲打击能力外,其它的还在研究一战的作战样式和苏芬战争暴露出的不足。最终,苏军当天就损失1200架飞机,无数坦克和装备被毁,苏军三面受敌,思想准备上的不足带来的不仅是战场上的重大损失,还带来了整个国家从此进入到战争灾难之中。

  4. 斯大林巧用激将法,促使朱可夫一举打开「 ”柏林之锁”

    1945年4月,朱可夫率领雄兵百万攻克纳粹的奥得河防线,本以为能够顺利将红旗插上德国的国会大厦,谁知在泽劳弗高地受阻,硬是寸步难行。

  5. 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发展为世界先进的工业强国用时多久?

    苏联的加盟共和国组成苏联在成立之初,国家只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综合国力还很弱小。然而经过斯大林时期以后,苏联就一跃成为世界先进的工业强国。

  6. 突袭前夜,整个苏德边境上,三百万德军士兵在 ... 的笼罩下等待着

    6月19—20日的夜里,他们驾驶着蒙上大灯的车辆抵达了这里。白天,他们静静地待着,不能发出任何声响,只有排长们的舱盖即将关闭时所发出的咯吱声。暮色降临后,他们才获准到小河中洗把澡,每次一个排。萨奇军士带着第2连的士兵们快步经过时,排长韦德纳少尉正站在连部的帐篷外。

  7. 母爱铸就了斯大林的强大:在凡人的地狱里,他硬是扛了3年

    今天咱们来讲斯大林年轻时代的一些轶事,尝试着把「”钢铁同志”还原成一个有血有肉的凡人。众所周知,「”斯大林”本不是个名字,它更像是一个绰号,意思是「”钢铁”。因此,有不少人喜欢把斯大林称为「”钢铁同志”,一方面是指他坚毅的性格以及强硬的政治手腕,另一方面,这个叫法也代指斯大林冷冰冰的性格。1907年,斯大林的第一任妻子叶卡捷琳娜·斯瓦尼泽患斑疹伤寒逝世。那会儿的他带着几位同志抢了一辆沙俄的运钞车,

  8. 苏联式愚忠:他把斯大林当信仰且终生不渝,却因用力过猛遭嫌恶

    咱们今天来讲一位「”老熟人”。从苏联领袖斯大林留下的诸多照片中,咱们能看到一张熟悉的面孔,他个头不算高,总是西装革履面带微笑,猛一看跟肯德基爷爷有三分相似。就是这个看上去平平无奇的微胖男人却在长达数十年的时间里伫立在苏维埃权力顶端,一度被视为苏联二号人物,此人便是维亚切斯拉夫·米哈伊洛维奇·莫洛托夫。在之前介绍维辛斯基的文章里,咱们说苏联官场几乎被两伙人霸占,一伙人城府极深,做事四平八稳,为人处世

  9. 历史上,斯大林是怎么死的?当时发生了什么?

    二战史”可以说是让一些战争迷们最为喜欢的战争史,因为就这次战争来说,「”二战”这段战争的记忆是最为让人刻骨铭心的,在这一段历史当中不仅走出了德国纳粹,还走出了日本军国主义,同样也走出了意大利的墨索里尼。但在这段历史中,也出现了斯大林这样的反抗法西斯独裁的强权人物。可大家知道这个强权者斯大林是因为什么原因去世的吗?其实越是耀眼的星星,死亡的真相越是让人感兴趣。在我看来斯大林死去的原因是因为其不加节制

  10. 此人投降后,斯大林愤怒至极,即使战场起义也不予接受

    苏联卫国战争期间,超过100万苏联人组成伪军配合德军作战,其中力量最大、影响最恶劣的就是以弗拉素夫中将为首的「”俄罗斯...”,兵力扩充到近10万人,还拥有自己的军官学校和空军。叛徒也曾有显赫的过去提起弗拉索夫,倒也并不是无能之辈。其1919年参加苏联红军后一直表现良好,抗战初期还以上校军衔被派往中国担任...顾问,协助训练...军队,并得到蒋介石的高度评价。回国后,他出任第99步兵师师长,很快将

随机推荐

  1. 有关青春的伤感说说-感人的情话

    有刹那的电光照耀存在。六、如果要结婚,跟精神上门当户对的人结婚;如果要嫁人,最好嫁给爱情。

  2. 梦见女友父母是什么意思 – 周公解梦

    梦见女友父母,预示著爱情会很甜蜜,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了。梦见女朋友的父母来我家,是件好事,说明你们有缘,如果你真心喜欢她,爱她,这一天终究会到来。梦见女友出轨,预示著自己非常爱女友,才会如此担心。梦见女朋友跟别人在一起:是成功和获利的祥兆。梦见与男友吵架是什么意思–周公解梦

  3. 人类为什么还没有发现外星人的9个奇怪的科学借口

    外星人被囚禁在“超级地球”上。恒星调查已经发现了这些行星的大量存在,这些行星可能具备液态水的合适条件。这意味着外星生命可能正在宇宙中的超级地球上进化。根据4月份发表的一项研究,一颗质量是地球10倍的行星的逃逸速度也将是地球的2.4倍,克服这种引力可能使火箭发射和太空旅行变得几乎不可能。坏消息是,在四分之三的情况下,社会崩溃,大部分人口死亡。只有当社会及早发现问题并立即转向可持续能源时,文明才得以生存。

  4. 罗卓英的军事水平_罗卓英简介_罗卓英生平

    金门战役初起,罗卓英与胡琏从台北抵达金门,原意以胡琏取代汤恩伯与李良荣,惟正值战事激烈进行,罗卓英以第18军老长官身份于旁督战,但未参与指挥。1925年,东征军回师广州,进行大改编,罗卓英正式投身于军界,并参加了讨伐刘、杨之役。罗卓英是颇有文学修养的儒将。时任第9战区前敌总司令的罗卓英精心地调兵遣将,设局布防,先发制人,“精神奋起作刀枪,锄奸杀敌勇难当”。

  5. 关于爱情的说说 我心里最美丽的地方被你的光芒照得通亮-感人的情话

    我需要的其实并不多。那种前一秒,还怀着满心期望,象被推上高高的天空;然后下一秒,满心的失望,象从高空狠狠坠落。

  6. 曹魏田租户调制

    如上所述,曹魏统治层所以扶植自耕农,主要是为了增强其服役纳税的能力。下面就谈谈曹魏 *** 加到自耕农身上的赋役负担。三国统治者加到自耕农身上的赋役等剥削,史无正面阐述,偶而有所涉及,亦殊简略。《三国志》卷1《武帝纪》建安九年(204年)载:九月,令曰:“河北罹袁氏之难...

  7. 盂兰盆节的来历故事(图文)

    孝子目连见母亲饥饿痛苦,悲哀难忍,就立即用钵盛满了饭,入到饿鬼道里送给母亲吃。目连母亲一拿到钵饭,就马上用左手遮住钵盂,右手把饭抓成团,还没等饭进口,就已经化成火红的热炭,没办法吃到嘴里。>目连供僧、僧众咒愿享用食物之后,就在当天,尊者的母亲脱离了一劫饿鬼之苦,证实佛说“父母六亲应时解脱”真实不虚。佛说法的此时,目连比丘和出家在家四众弟子都欢喜奉行。

  8. 梦见小偷_周公解梦梦到小偷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小偷好不好

    商人梦见小偷,意味着生意会兴隆;梦见小偷袭击自己,预示着要出事故。梦见将小偷追失在市场,意味潜伏著危机;梦见小偷进入家里,将有凶事发生。情窦初开的青年男女梦见小偷,意味着正对某人产生恋情;普通人梦见自己是小偷,意味着财运将来临;男人梦见发现小偷在偷东西,意味着正盘算某项计划。梦见被小偷追赶,表明将有不好的事发生。梦见追赶小偷至热闹的集市而失去踪影,表明身边可能有小人。

  9. 一部智能手机怎么能经受住100英尺的跌落,却在地板上破裂呢?

    考虑到去年有人把手机从1000英尺高的飞机上摔了下来,没有任何不良影响,我的屏幕有点不公平。但《汤姆指南》的测试人员发现,将手机扔到胶合板上,即使是从100英尺高的无人驾驶飞机上扔下来,也不一定会导致手机碎裂。这次事故摧毁了一些手机,比如苹果iPhoneX和LGV30。(毫无疑问,混凝土在手机上比胶合板粗糙得多,当他们从6英尺的高度跌落到边缘时,有10%的人死亡,当他们从6英尺的高度跌落到脸上时,有5%的人死亡。

  10. 【盲书】的意思是什么?【盲书】是什么意思?

    【盲书】的意思是什么?【盲书】是什么意思? 【盲书】的意思是:★「盲书」在《汉语大词典》第10736页 第7卷 1134盲书máng shū(盲书,盲书)盲目刻写;胡乱刻写。   ▶ 清·叶廷琯《吹网录•虎邱贺方回题名》:「响搨磨苍藓,盲书补...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