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生活

老照片:福州1895年,历时十九年建造的万寿桥

老照片:福州1895年,历时十九年建造的万寿桥福州市涌泉寺山门东边,有一石砌拱门,上书“灵源深处”。福州妇女头上这三条簪并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头饰而已。不甘屈辱的福州农村妇女在身上携带着短小锋利的铁器,以御敌人。福州妇女三条簪的装扮直到20年代还能见到。宋元祐间,郡守王祖道造浮桥通行。历时19年,于至治二年竣工,是横跨闽江第一座大石桥。从明代起,福州一直是福建的首府。明初的福州造船业发达、航海技术先进。

福建陶瓷 (第三章〈下〉)

福建陶瓷第三节庙后山类型的东汉墓陶器庙后山类型的陶器,是在福建地区东汉时期墓葬的遗存。1975年福州市洪塘乡金鸡山发现的一座竖穴土坑墓,出土釉陶香薰(镂孔器)、大碗(簋)、臼,灰陶罐、耳杯、缽、铁剑、匕首、铜镜、五珠钱、五莽“货泉”等。其余大部分器物的形制则与全国各地尤其是邻近的江南省份趋于一致。西汉建立之初,册封无诸为闽越王,治理闽中故地。无诸时代的政治中心,处于闽江下游的福州地区。

清末民初福州制造的西洋风格家具

本文不揣冒昧,为读者介绍清末民初福州地区制造的西洋风格家具。福州地区制造的西洋风格家具一点也不逊色于海派家具和广做西洋家具,在某些方面甚至更胜一筹。下面笔者就对福州地区之所以能制造出如此优秀的西洋风格家具作以简要分析。另外,一福州的家具制造业历史悠久。目前福州地区见到的西洋家具,大多是采用“三弯腿”,且椅子中用穿孔或透雕的背板的齐彭代尔式作工。福州制造的西洋家具除材料优良外,...工艺也属上乘。

福建陶瓷 第三章 下

福建陶瓷第三章下第三节庙后山类型的东汉墓陶器庙后山类型的陶器,是在福建地区东汉时期墓葬的遗存。其余大部分器物的形制则与全国各地尤其是邻近的江南省份趋于一致。其中灶、仓、釜及铁三脚架、耳杯、臼等汉族文化的特征尤为显著。金鸡山墓出土的陶耳杯,平面接近双手合掬所形成的椭圆形,左右拇指则相当于杯耳。西汉建立之初,册封无诸为闽越王,治理闽中故地。无诸时代的政治中心,处于闽江下游的福州地区。

百年前他突发奇想,带91个福建人出国垦荒,如今海外多了个新福州

图|黄乃裳他就是近代兴学先驱,伟大的爱国侨领——黄乃裳。学有所成,惠泽苍生1849年,道光皇帝的执政生涯进入末期,这一年黄乃裳出生。贫寒的家境赋予了他坚韧不拔的毅力,硬生生在封建封锁下闯出,积累了一身集中学与西学于一体的才识。1876年与友人合作于福州当地开办了福音、培元、英华三所书院,积极发展福州当地教育事业,推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 ”人琴情为了?”——浅谈一代福州闽派古琴宗师何振岱

习琴承艺福建福州的三坊七巷是如今的旅游胜地,同时也是以前名士的聚集地,如大家熟知的,著名的才女林徽因,作家冰心,中国近代自由之父——严复,今天要介绍的是大家可能不熟知的福州闽派古琴传承人——何振岱。为了不让闽派古琴的传承断掉,在70岁高龄下,毅然返回福州教授古琴,传授古琴文化,除此之外,何振岱先生还尽自己所能收养孤儿。关于一代福州闽派古琴宗师何振岱的分享今天就到这儿,感谢大家对老杨的支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