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营兵

曾国藩一生五次耻辱:从“愤青”历练到“老奸巨猾”

  人算不如天算。曾国藩本以为平定太平天国之战与自己没有关系了。不想在天京内讧之后,太平天国势力又回光返照,攻破了清军江南江北大营。咸丰八年皇帝不得不重新起用曾国藩。大喜过望的曾国藩再不提任何条件,立刻出山。  同治五年,五十五岁的曾国藩在家书中对曾国荃回顾了他一生三次...

揭秘曾国藩的官场厚黑术:想跳龙门先钻狗洞

这样的安排引发了绿营兵将领的不满,在他们的教唆之下,绿营兵更加憎恨曾国藩和塔齐布。本着息事宁人的态度,每一次曾国藩都会对参加械斗的湘军进行严惩,但是绿营兵的将领对其部将犯下的错误不闻不问。曾国藩听闻消息后,躲进了巡抚衙门,才逃过这一劫。曾国藩认为,人要想“跳过龙门”,享受成功,就必须“先钻狗洞”,忍受生活带来的委屈。

晚清数十万绿营兵成国家之害,打仗不行只能欺压百姓

二品在籍侍郎曾国藩手持咸丰帝的圣旨,还是遇到了麻烦,命悬一线。咸丰三年八月的一天,他正在长沙公馆内办公,一队绿营兵持刀围攻公馆,气焰猖狂。这帮兵油子能把我打一顿不成?他不以为意,继续处理公事,任由自己的随从去应付。不承想,绿营兵不管三七二十一,打伤了他的多位随从,破门而入。曾国藩这才意识到他们真的要把自己打一顿、甚至给砍了,于是慌忙逃到隔壁,寻求巡抚骆秉章的庇护。

于爱华:清初西南局势及清 ... 的应对方略

清朝前期西北地缘局势严峻,西北边患严重,但西南地区的稳定也不容忽视。清初将主要精力放在西北边疆问题的解决上,对西南地区的局势则无暇南顾。随着吴三桂势力坐大,土司日益骄纵,成为危害西南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这一策略对西南局势的发展及西南社会经济的发展均产生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