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于爱华:清初西南局势及清 ... 的应对方略

清朝前期西北地缘局势严峻,西北边患严重,但西南地区的稳定也不容忽视。清初将主要精力放在西北边疆问题的解决上,对西南地区的局势则无暇南顾。只是任用吴三桂镇守云南,并袭封大量土司。随着吴三桂势力坐大,土司日益骄纵,成为危害西南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随着北部边患的解除,朝廷开始留意西南问题,并确立稳定西南边疆、安边守疆的基本策略。这一策略对西南局势的发展及西南社会经济的发展均产生了重要作用。 关于这一问题目前学术界已有研究。吴喜、杨永福的《清代前期对西南边疆的治理思想及其治策》[1]—文从治策的角度探讨了清朝对西南地区的治理。罗婵《清 ... 对西南地区的管理和控制》[2]—文指出清 ... 通过撤藩和改流,从选官、保甲及教化方面实现了对西南地区的控制。李世愉《清 ... 对云南的管理和控制》[3]—文,指出改土归流在清朝治理云南过程中的重要性。这些研究对于我们了解清朝治理西南具有重要意义。不可否认的是,清朝是西南地区统治最深入、发展最快的历史时期,这与清 ... 对西南局势的判断及其所营造的稳定局势是分不开的。这一问题的研究不仅提供了重要的历史经验,同时也有重要的历史启示。鉴于该问题的重要性,本文认为仍有较大的探讨空间。 一、清初统治者对西南局势的分析及其西南治策的确立 清朝初年西南局势并不稳定,其主要表现有二。 1.吴三桂坐大,危害地方社会 顺治十六年(1659),清朝开启了对西南地区的统治。时洪承畴上疏:「 ”云南山川峻险,幅员辽阔,非腹里地方可比。请敕议政王、贝勒、大臣密议,三路大兵作何分留驻守?”[4]建议「 ”请如元、明故事,以王公坐镇”。®清世祖遂诏命吴三桂镇守云南,并谕吏兵二部:「 ”凡云南省文武官举黜及兵民一切事,命三桂暂行总管,俟数年后补授,仍照旧例。”[5]由此开启了吴三桂坐镇云南的历史。吴三桂被赋予较大权力,「 ”当兹地方初定之时,凡该省文武贤否,甄别举劾,民间利病因革兴除,及兵马钱粮一切事务,俱暂著该藩总管,奏请施行……俟数年后,该省大定,仍照旧令各官管理”。[6]名「 ”暂管”,实「 ”内外各该衙门,不得掣肘”。[7]又以「 ”贵州接壤云南,皆系严疆要地,且苗蛮杂居,与云南无二,其一切文武官员,兵民各项事务,俱照云南例,着平西亲王管理”。[8]「 ”两省官职听其选择题授”[9]。吴三桂在云南由此坐大。吴三桂统治云南期间,在西南地区制造不少麻烦和动乱。由于清廷将重心放在解决西北蒙古问题上,只求暂时稳定西南边疆地区的统治,无暇顾及吴三桂。正是在「 ”羽书旁午,朝廷假以便宜”的特权下,吴三桂势力逐渐坐大,「 ”西选”之官遍天下,「 ”骄恣尤甚”,成为日后西南边疆动荡的重要因素之一。 顺治十七年,云南因军饷过多而引起朝臣撤军的议论,吴三桂以云南边疆未宁为由予以拒绝,并指出云南地区不稳定的隐患在于:「 ”李定国、白文选等以拥戴为名,引溃众肆扰,其患在门户;土司反复,惟利是趋,一被煸惑,遍地蜂起,其患在肘腋;投诚将士岂无系念故主者?边关有警,携贰趁机,其患在腠理。且滇中米粮腾踊,输挽络绎,耕作荒而逃亡众,养兵难,安民亦难。唯及时进剿,净尽根株,乃一劳永逸之计”。[10]随着国内局势的稳定,朝廷开始留意西南局势。为探知清廷态度,吴三桂上疏康熙帝,请求撤藩,「 ”所部繁重,昔自汉中移云南,阅三岁始毕。今生齿弥增,乞赐土地,视世祖分畀锦州、宁远诸区倍广,庶安辑所得”。[11]康熙帝撤藩决心坚定,「 ”三桂蓄异已久,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及今先发,犹可制也”。[12]康熙十二年(1773)九月,康熙帝下达撤藩诏书,十一月,吴三桂举兵反清,国号「 ”周”,迅速占领云、贵、湘,并煽动少数民族同时反叛。十七年三月,吴三桂称帝,秋,病死。孙吴世墦称帝,号「 ”洪化”。康熙二十年,清军趁机进攻贵阳和云南,十月,灭吴周政权。 吴三桂统治云南期间专横跋扈,造成了西南社会的动乱。「 ”三桂专制滇中,十有四载,位尊权重,收召人才,树立党羽,命吏不为用者,辄厄去之。凌雪诸土司,草薙禽猕,阳居拓地之功,而阴擅其利。诸水陆要冲,遍置私人榷敛市货,潜积硝矿诸禁物。诡称边警,要挟军需,以示饷不可裁。日练士马,利器械。云南十镇大帅及贵州提督李本深、四川总兵吴之茂、陕西提督王辅臣辈皆旧部将,为之腹心。应熊尚主京师,朝事大小,飞骑报闻。久益跋扈,所为多不法”。[13]「 ”三桂挟封疆以重,张皇边事,自负万里长城,镇将欺督抚,三桂欺朝廷,怀藏弓烹狗之虑,深市权固位之念,重劳王师伤财所不顾矣!”[14] 2.土司众多,西南局势动荡 明中期以后,土司势力的膨胀,已影响到西南地区的稳定。但清初统治者同样是无暇顾及。正如顺治帝所言:「 ”滇黔阻远,尚未归诚。朕将以文德绥怀,不欲勤兵黩武。而远人未喻朕心,时复蠢动。若全恃兵威,恐玉石俱焚,非朕承天爱民本念……各处土司已归顺者加意绥辑,未附者布信招怀,务使近悦远来,称朕诞敷文德至意”。[15]清朝承袭了明朝承认土司的统治,「 ”嘉其向化,仍予世袭”。[16]清初政权为获取支持和认同,对土司采取招徕态度,「 ”命在事诸臣加意招徕,予以新敕印,归者毋即收缴,则归我者必多”。[17]在平定三藩之乱之立功的土司也予以承认。于是,清朝初年西南地区便保留了大量土司。 由于清初西北边防压力严峻,清廷将重心放在西北边防,对西南地区的情况鲜有留意。随着土司的不断壮大和发展,势力逐渐坐大,形成了威胁西南地区稳定的重要隐患。为此,朝廷关于土司危害地方社会的上疏不断出现。雍正二年,雍正帝特颁谕旨:「 ”朕闻各处土司鲜知法纪,所属土民每年科派,较之有司征收正供,不啻倍蓰,甚至取其马牛,夺其子女,生 ... 任情,土民受其鱼肉,敢怒而不敢言”。[18]土司不但残酷盘剥土民,还造成了地方社会的动荡。「 ”今之土司,无异古之封建。但古制公侯不过百里,今之土司之大者延袤数百里,部落数万余,抢劫村寨,欺压平民,地方官莫之敢指”。[19]有些土司还威胁到了地方统治。乌蒙、镇雄土司,「 ”在土司中尤为强横不法,其为地方之患,乃天下共知者,大臣等奏请改土为流者甚多”。[20]「 ”苗疆当贵州、湖南之境,叛服靡常,历朝皆剿抚兼施”[21],「 ”威宁界滇、蜀,诸土司虐使其众,时出掠境外;乌蒙禄万钟、镇雄陇庆侯尤强悍”。[22]在四川大凉山地区,「 ”夷族分数百支,不相统属;叛则出掠,掳汉民作奴,遇兵散匿”。[23]在川滇黔的相连之地,「 ”土蛮不耕作,专劫 ... 为生,边民世受其荼毒;疆吏屡请其改隶,而枢臣动倭勘报,弥年无成划”。[24]雍正四年(1726),鄂尔泰上奏:「 ”苗倮逞凶皆由土司,土司肆掠并无官法,恃有土官、土目之名,行其相 ... 、相劫之计,汉民被其摧残,夷人受其荼毒。此边疆大害,必当剪除者也。”「 ”统计滇、黔,必以此为第一要务”。[25]等等,关于土司危害地方社会,造成地方动荡的奏疏不断出现。 清初在西南地区派遣吴三桂坐镇云南,以及保留大量土司是基于当时的地缘形势下的权宜之策,其主要目的是「 ”辑宁疆圉,以宽朝廷南顾之忧”。[26]即安边保疆,确保西南稳定以解除朝廷西南后顾之忧。因此,清朝前期在西南地区的策略是稳定疆域、保土守疆。三藩之乱平定后,土司林立形成尾大不掉之势,成为清前期严重威胁西南疆域稳定的隐患。为铲除隐患,稳定西南局势,清朝采取了一系列应变方略。 二、清朝的西南应对方略 为稳定西南局势,清朝在西南地区主要采取以下方略。 1.改土归流,剪除隐患 从地缘战略的角度来说,西南边疆的稳定于清廷至关重要。当西北边患解除后,西南边疆问题便被提上了日程。西南边疆经历了明末清初的长期战乱,及吴三桂统治期间的动乱,经济凋敝、社会动乱。康熙二十年平定三藩后,土司成为威胁西南疆域稳定的隐患。 鄂尔泰上任后便指出,土司是西南社会不稳定的根源。「 ”云贵大患,无如苗蛮。欲安民必先制夷,欲制夷必改土归流。[27]”提出改流对策,指出改流重点为四川所辖东川、乌蒙、镇雄土司,广西所辖南宁、太平、思恩、庆元府下诸土司,云南西南界澜沧江内外诸土司,以及贵州苗疆地区。这些地区皆为清廷统治薄弱或统治所不及之区域。东川等土府地处云南、四川交界处,朝廷长期鞭长莫及,土民「 ”终身无见天日之期”,其地「 ”膏腴四百里无人敢垦”;南宁等地诸土司,由于「 ”黔、粤以牂牁江为界”,有事「 ”文武动辄推诿”;云南澜沧江内外诸土司,「 ”无事近患腹心,有事远通外国。自元迄明,代为边害”。苗疆地区「 ”为顽苗盘踞,梗隔三省,遂成化外”,「 ”如欲开江路通黔、粤,非勒兵深人遍加剿抚不可。”并指出「 ”纵兵刑财赋事事整饬,皆治标而非治本。”这些地域由于统治的不深人,成为动荡的核心区。鄂尔泰提出改流方针:「 ”计擒为上策,兵剿为下策;令自投献为上策,勒令投献为下策希望通过改流,「 ”剪除夷官,清查田土,以增租赋,以查地方”。[28] 雍正朝改流分三个阶段。雍正四年前为第一阶段,改流重点为个别残暴之土司,如云南丽江土府和威远土州,以及广西的上林长官司、安隆长官司、永顺长官司和龙州土司等,改流地域主要为云南和广西。雍正四年至九年为第二阶段,是为改流髙潮期。「 ”四年至九年,蛮悉改流,苗亦归化。”[29]此阶段改流规模大,改流数量多。改流重点为云南和贵州,广西和四川其次。雍正九年后为第三阶段,重点区域为湖广、四川和广西,同时大量推行善后措施。 雍正朝西南地区的改土归流可谓是力度大、规模大,对大、中土司及拒不服从的土司进行了改流,基本达到了预期目的。改流后大量土司被废除,剩下的部分土司,主要分布在对边疆和对封建统治影响不大的偏僻之地,且大部分级别较低。此次改流沉重打击了土司的地方势力,稳定了中央王朝在西南地区的统治,为进一步加强对西南地区的控制,稳定西南局势,清 ... 在改流地区推行保甲制度,使其管理更加深人和有效。 2.和平处理对外关系,确保西南边疆稳定 从地缘政治关系来说,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国家接壤,清廷与东南亚国家地缘政治关系直接关系到西南局势的稳定。鉴于「 ”滇省东接东川,西接猛缅,北距蒙番,南达安南”,有人建议「 ”臣等量地设防,从长布置,务使无事分扼要害,有事犄角相援,然后可经久而无患”。[30]乾隆二十二年(1757),云南巡抚刘藻上奏:「 ”至开化、普洱、永昌等府皆与交趾、南掌、缅甸为邻。年来外夷内讧,多有自相攻击之事。然距内地甚远,不足致问。惟在严饬文武员弁,于沿边要害,加谨防范,则边民安堵,中外肃清”。[31]可见,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直接影响西南局势的稳定。 清朝承袭明朝对东南亚国家的政策,与缅甸、老挝、越南等国家间建立宗藩关系,实现安边守疆之目的。顺治四年,顺治帝诏谕:「 ”东 ... 外琉球、安南、暹逻、日本诸国,附近浙闽,有慕义投诚,纳款来朝者,地方官即为奏达,与 ... 等国一体优待,用普怀柔”。[32]同年再次颁诏,招徕琉球、安南等国。顺治十七年,安南遣使入贡,请求清朝予以承认,次年清朝敕书安南黎氏贵族,约其「 ”永作屏藩,恪守职贡”。康熙五年(1666),清朝赐安南封印,再次肯定双方关系。1884年法国占领安南,双方间的宗藩关系方告结束。 缅甸在清初曾接纳南明流亡政权,后政变,把永历帝献给清军。三藩之乱平定后,「 ”是时三桂未及为善后,许以边外木邦、猛密、大山诸土司,听其仍为缅属,不复能如明初之众建而分其势”。[33]清廷承认木邦、猛密等土司属缅管辖的现实。雍正七年,清廷拒绝整迈土司内附的请求。乾隆十年,木邦土司要求贡,地方官员认为木邦土司在明末以来一直属于缅甸,不便允许,予以拒绝。对于清廷此举,一方面是避免插手缅甸事务引发边界纷争,另一方面则是妥善处理对缅关系,确保西南局势的稳定。乾隆三十二年(1767)及三十四年,中缅边境 ... ,清廷两次出兵征讨。乾隆五十三年,缅甸上书表示愿意臣属。五十五年,清廷予以册封,正式建立宗藩关系。1858年英国占领缅甸,宗藩关系结束。[34] 整个清朝期间与东南亚国家间的关系总体来说是和平友好的,清廷这一政策的实施是基于西南边疆安边守疆策略的考量。对于这一点清廷统治者是有清醒认识的,雍正帝在鄂尔泰奏报老挝求贡折上批示:「 ”朕之所喜,非外国之纳款,盖以此国内附,则镇沅新定一带地方可永保无虞矣”。[35]其真实目的显露无遗。 3.重划川滇黔交界区,实现有效控制 西南地区情况复杂,尤其是川、滇、黔交界处,长期成为三不管的真空地带。但这一区域战略地位非常险要,为重要交通线必经之处,同时这一区域民族情况复杂,中央王朝的统治并不深人。相连地区常视其为动乱的根源,并危及整个西南局势的稳定。如「 ”乌蒙土府与东川接壤,骄悍凶顽,素称难治。不惟东川被其 ... 掳,凡滇、黔、蜀接壤之处,莫不受其荼毒,而且产富田肥,负固已久,若不早图,终为日患”。[36]有鉴于此,清廷加大对这一区域的整治和控制。 鄂尔泰上任后便留意到了这一区域存在的隐患。雍正四年鄂尔泰在《敬呈东川事宜疏》中提出调整川滇黔疆,归并事权的建议。康熙三十一年,清廷将东川府改土归流,划归四川省管辖,但从地缘形势上看,成都与东川府相距甚远,「 ”一切事宜倶有鞭长不及之势”;且东川府民族众多情况复杂,「 ”兼之土人凶悍,专事劫掠,川民不肯赴远力耕,滇民亦不敢就近播垦。故自改土以来,历今三十余载,风俗仍旧,贡赋不增”。这一调整并未收到实效。鄂尔泰认为「 ”是川省之无济于东川,而东川之无益于川省也,明矣。”并建议将之改隶云南省。「 ”四川东川府与云南寻甸州接壤,应改隶云南,就近管辖”。[37]东川被划归云南管辖。五年,四川所属乌蒙、镇雄划归云南。 除川滇黔交界处进行重新划分外,便于有效管理和控制,清廷还对一些隶属不清的地域进行重新划分。雍正七年,置普洱府,八年,置开化府,解决了南部边疆某些区域隶属不清的问题。此后,清廷再次调整乌蒙、广西、武定、元江、镇沅、景东和蒙化等府的设置及隶属关系。八年,雍正帝平定禄鼎坤之子禄万福叛乱,将乌蒙改名为昭通。此外,在雍正六年,还将原属四川的遵义府(原播州)划归贵州,[38]进一步增强了贵州的独立性,加强了贵州的地缘战略地位,増强了清廷对整个西南局势的控制。 4.驻扎军队,确保交通线畅通 清廷在西南交通沿线及重要城镇驻扎大量绿营兵,确保了对西南的有效控制。绿营兵对稳定西南社会具有重要作用,不仅是清廷在西南改流的有力后盾,而且是改流后稳定西南局势的有力保障。 云南地区地缘形势特殊,云贵总督蔡毓荣曾分析说:「 ”滇隅要隘,环连数千里,非逼邻外国,即控驭蛮方,若以准增之兵零星均布,则势分力弱,非扼要制胜之策”。[39]「 ”滇省东接东川,西连猛缅,北拒蒙番,南达安南,四周边险而中间百蛮错处,如倮猡、焚民、野苗等,种类繁多,最为叵测,故无在非险要之地,无地不需控御之兵”。在绿营兵的设防上遵循「 ”量地设防,从长布置”的原则,以达到「 ”无事分扼要害,有事犄角相援”的目的。[40]张允随也认为:「 ”滇省介在极边,百蛮环处,南连交(趾)、缅(甸),西控诸蛮,地广汛遥,夷多汉少,兵防边备,关系綦隆”。[41]绿营兵于西南局势的稳定至关重要。 鉴于西南地区重要的战略地位,云贵总督、两广总督和贵州巡抚皆有带兵权。清初确定的绿营兵制为云贵总督辖四营,云南巡抚二营。云南绿营兵兵额多时达52000名。平定吴三桂叛乱后,绿营兵「 ”扼要制胜”「 ”积威控御”,重点部署在腹心及交通要道,以期居中四应,控驭边疆。随着改流的步步推进,绿营兵逐渐向边疆和山区层层推进。改流后的昭通府、东川府、普洱府、镇沅直隶厅、维西厅、中甸厅等云南的边缘地区皆派驻了绿营兵。乾隆五十年(1785),云南省共有绿营兵41353名,为西南诸省中最多。贵州巡抚二营,黔西、大定、威宁、镇远四镇总兵官,设三营,各带兵2000人。广西绿营兵额,康熙二十八年为20000人,乾隆五十年为23588人。贵州因军粮不足,许就地屯田,「 ”有屯兵者为湖南、贵州”。[42]随着统治的深人,清廷还在一些未改流的地区也驻扎绿营兵,设置汛塘。如云南地区的耿马、陇川、干崖、南甸、孟连宣抚司以及北胜州、富州等。 除绿营兵外,清廷还在西南地区驻扎防军、乡兵和土兵。因云南边境辽阔,清朝增练防军30营,共15400余名,分遣腾越、蒙自各边及大理、普洱各府驻守。协助防守的乡兵主要是夷兵、土司兵和土兵,在号称「 ”瘴疠之地”的缅宁、腾越等边隘之地,主要是派乡兵镇守。在广西和贵州的土司地区,大量驻守的是土兵。清廷对苗疆的防范十分严格,以重兵镇之。整个苗疆可谓烽燧相望,声息相闻,防守之严密可见一斑。 结论 清初对西南地缘局势进行总结,采取铲除隐患、稳定西南局势的策略。三藩之乱平定后,西南局势并未真正稳定,土司割据成为西南动荡的隐患。雍正朝推行大规模的改土归流,消除了隐患,并进一步推行保甲制度深人统治。为进一步实现西南局势的稳定,清廷还采取了其他方略。 在西南地区派驻绿营兵,由腹地向边疆、山区层层推进,对内加大治力度,对外形成有效防御。正因为如此,思茅、橄榄坝各设官戍兵,「 ”以扼蒙缅、老挝门户”。于是老挝、景迈二国皆来贡象,「 ”缅甸震焉”。[43] 与东南亚国家建立宗藩关系,保证了西南边疆的安定,还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乾隆时期的滇缅贸易兴盛,「 ”宝以璞来,棉以包载,骡驮马运,充路塞途。……其棉包则下贵州,此其大者”。[44]「 ”查缅夷仰给内地者,铜铁、锣锅、绸缎、毡布,磁器、烟茶等物,至黄丝、针线之类,需用尤亟。彼处所产珀玉、棉花、牙角、盐鱼,为内地商民所取资。[45]”双方交换商品为日常生活必需品,可见贸易之兴盛。 对川滇黔交界的区划调整,重新划分了彝族势力,使清廷实现了对这一区域的真正控制。稳定的 ... 面,大量 ... 涌人,开启了西南边疆大开发时期。乾隆初期成为清代云南社会经济各方面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与此不无关系。[46] 按:作者于爱华,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与行政学院讲师。原文载《清史论丛》。

于爱华:清初西南局势及清 ... 的应对方略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清朝有一位官员,只因为太清廉节俭,被贬谪回老家,后郁郁而终

    南朝齐丹徒县令沈赞之不愿意跟周围的同僚吃吃喝喝,因为总要花钱。他不愿意花公款,而自己的工资又经不起应酬往来,就干脆不跟人来往,也不请客送礼,公务之暇,就当宅男。这种人在官员队伍里太碍眼,也碍事儿。终于有一回,被人找了个茬儿,构陷入狱。

  2. 家族兴衰非是靠权利和财富来维系,家道必须合乎天道

    一座宅子,折射出一个家族的兴衰。时代变迁,家族兴衰,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是靠权力和财富所能维系的,家道必须合乎天道。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名门望族,显赫一时。第一类属于文官,清朝的李鸿章和曾国藩,李家与曾家都是当时的大家族,李鸿章和曾国藩也都是清朝重臣,权倾朝野。李鸿章不但为官有道,还非常善于积攒家财,他留给子孙的财产数量惊人。

  3. 儒学抑或「 ”天学”:明末清初的中国知识分子,到底如何选择?

    16世纪后期的大明尽管外有女真人入侵,内有农民叛乱,但在表面上依旧是「”歌舞升平”。谁也无法预料到仅仅几十年后后金的铁骑便会攻破山海关,与李自成的闯军一起将帝国覆灭。但此时的大明社会已经出现了一些征兆与变化,即西方天主教传教士第一次大规模的来华进行传教活动,并将西方先进的科技与...技术带到了中国,而这种现象在几百年后会再次出现,不过不再是以和平而是以暴力的形式出现。上海徐汇区最大的天主教堂一、传

  4. 考古队挖出一具清朝干尸,留着明朝长发穿着龙袍,专家:不是皇帝

    我国曾经挖出过一具非常奇怪的干尸。首先,这具棺木的棺头写明了,这是清朝时被授予中宪大夫一职的黄拙吾的陵墓,而棺木里还有一枚康熙通宝,由此可见,此人应该是在康熙年间死去并埋葬起来的。这还不是最奇怪的,当考古队扒开干尸的官服后,却发现他里面竟然穿着两件龙袍,一件是四爪蟒袍,一件是五爪龙袍。其中五爪龙袍是清朝皇帝上朝的时候才会穿的朝服。

  5. 征宋伐明,女真人为何这么能打?你肯定想不到

    二是在明朝末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再次崛起,这次闹得动静更大,一举颠覆了大明王朝。他们真的很"能打"吗?完颜是女真各部的王姓,起初女真分为数十个部落,结构是较为松散的。辽宋自澶渊之盟起,已维持了百年和平,这种状况直接造成两国武备废弛。辽朝以天祚帝被俘宣告灭亡。女真各部也完成了统一,羽翼逐渐丰满。此时的明朝可说是内有党争民乱,外有女真觊觎,可谓内忧外患。

  6. 忘了入仕初衷 索额图如此从能臣---功臣---权臣蜕变为罪臣

    除了这四人,其他十几位,都在康熙年间极有作为,以治国安邦、收复失地、造福朝野留名史册。通过影视剧等文艺作品的传播,人们更多知道了康熙朝重臣索额图的大名和他的故事。

  7. 舅舅求康熙 ... 自己的儿子,康熙不忍心 ... ,雍正却不客气

    佟国维姐姐是康熙的亲生母亲,佟国维的女儿,是康熙的第三任皇后孝懿仁皇后。康熙班师回朝后,为佟国纲举行国葬。佟国纲作为康熙的舅舅,鄂伦岱是康熙的表弟,舅舅竟然求康熙...掉自己的亲生儿子,让康熙十分为难。康熙念及佟氏一族是自己的母族,不忍心下此...手,因此将鄂伦岱囚禁一段时间后,又放了出来。康熙虽然没...鄂伦岱,但在雍正登基后,鄂伦岱很快被...,原因是鄂伦岱是八阿哥胤禩的党羽。

  8. 历史上的纪昀与和珅,不是敌对关系,辟谣

    近年来,由于《铁齿铜牙纪晓岚》的热播,导致纪晓岚的形象,深入人心。人们便私以为纪晓岚是个为官清廉的大臣,而和珅是个贪赃枉法的贪官,二人一生都是死对头,纪晓岚还每次都能制住和珅,以灵巧计谋每每得到乾隆皇帝的喜爱,而和珅却总是吃瘪。但其实,这部电视剧,是根据民间传说《纪晓岚智斗和珅》来编排的,就连野史都算不上。

  9. 历史上令人捧腹大笑的乌龙事件,真相到底是怎样的呢?

    NO1:两江总督唐文尧「”白菜”天天吃要说乌龙,清朝时两江总督唐文尧天天吃白菜事件可能是最「”弄巧成拙”的了,古代做官讲究「”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也就是说在古代即使当个清官,三年下来装紧裤腰包十来万两百银也不算过分。但在雍正时期就出现了一件怪事,两江总督唐文尧清廉到天天吃大白菜,而且是顿顿吃,当年消息还是挺闭塞的,一直吃到第三年,这事才传到了雍正爷的耳朵里,两江总督可是个不小的官,顿顿吃白菜

  10. 故宫半解:清代前期几位皇帝的御用马鞍

    箭亭是清朝皇帝带领子孙练习骑马射箭的地方,将武备馆开设在箭亭真是非常恰当。武备馆中最主要的展品就是清代前期几位皇帝的御用马鞍。清朝是马背王朝,不算开国皇帝,就是康熙和乾隆也是骑射功夫娴熟。

随机推荐

  1. 成功之前都曾被怀疑过

    成功之前都曾被怀疑过美国著名女演员索尼亚的童年是在渥太华郊外的一个奶牛场里度过的。索尼亚仰头看看天花板。索尼亚明白了,任何事不能太在意别人说什么,要按自己的想法去做。经纪人的意思是,作为新人的索尼亚,应该把时间花在一些大型的活动上,以增加自身的名气。索尼亚坚持要参加这个...,因为她在报刊上承诺过要去参加。结果,那次在雨中的...,因为有了索尼亚的参加,渐渐地广场上的人越来越多,她的名气和人气因此骤升。

  2. 【联续】的意思是什么?【联续】是什么意思?

    ●《汉书食货志下》「使者冠盖相属于道」唐颜师古注:「属,联续也。」●明归淑芬《东坡引》词:「强抱清琴对修竹,池边有侣堪联续。」●李大钊《「今」与「古」》:「只有假定没有联续的断裂,此说当可承认。」★「联续」在《汉语大词典》第11863页第8卷707参见:联续联续是什么意思联续liánxù连续。

  3. 念地藏经和普门品的感应

    念地藏经和普门品的感应>念地藏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确实有不可思议的殊胜感应,在我身上亲身体会到了,我一定要把真实经历写出来,让普天下众生都受益,做善事生善心,有错即能忏悔,发愿永不复造,老实念佛。我疯一般开车,去庙里求菩萨,保佑儿子安心学习,而且出资12800元助地藏王菩萨一尊,每天早上依然念诵地藏经一部,晚上念诵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三部。

  4. 梦见品尝 梦见品尝什么意思

    梦见品尝是什么意思?梦见品尝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品尝的详细解说吧。梦见品尝番红花茶,预示你和你的家庭成员之间将会发生争执,互相变得疏远。梦见礼貌礼仪梦见礼貌礼仪什么意思梦见品尝鳟鱼,预示你将在良好的生活条件下尽情地享受快乐。梦见品尝的案例分析梦境描述:梦见和好友品尝各种小吃是什么意思?

  5. 元宵祝福语_送给老板的元宵节祝福语_元宵祝福

    正月十五元宵节,吃的是团团圆圆的汤圆,送的是圆圆满满的祝福,赏的是五谷丰‘登’,愿的是步步高登。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送给老板的元宵节祝福语”,欢迎大家阅读,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送给老板的元宵节祝福语(一)1.祝元宵节:生活正当午,金币不胜数,干活不辛苦,您闲像老鼠,浪漫似乐谱,快乐似小猪!送给老板的元宵节祝福语(二)1.停下忙忙碌碌的心,匆匆赶赴一场暖暖的团圆。祝元宵节圆源缘愿!

  6. 梦见帮人说情好吗 梦见说情意味着什么 – 周公解梦

    梦见帮人说情好吗?说情是指代人求情。《儒林外史》第四回:“众人慌了,求张乡绅帖子在知县处说情。”瞿秋白《文艺杂着续辑·关于高尔基的书》:“我还常常看见高尔基替那些著作家说情,他们在革命以前却曾经卑劣地窘迫过他。”梁斌《红旗谱》十三:“运涛想:托人去说情吧。”梦见为某人说情,预示在你最需要帮助时,真的就会得到别人的帮助。梦见办喜事是不祥之兆梦见办喜事会怎么样–周公解梦

  7. 梦见同事的丈夫死了

    周公解梦梦见同事的丈夫死了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同事的丈夫死了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8. 关于武田胜赖的评价如何?武田胜赖的战绩怎么样

    >一直以来,胜赖被认为是武田灭亡的主要原因。而胜赖显然是不满足于这种地位的,但他没有自立的可能,原因是武田二十四将没有一个是他自己的家臣。至少,胜赖的地位得以巩固,从而避免了武田家的政权危机。其次,武田胜赖决定让军备近代化。对此,武田胜赖也展现了其卓越的政治手腕。面对这一条件,武田胜赖考虑再三,拒绝了织田的请求。同时,为了巩固织田包围网,武田胜赖迎娶了关东有力大名北条氏政的妹妹,强化了同盟关系。

  9. 清朝也是有美女的,最后一张照片惊艳了时光,不输当红明星

    雅致娱乐2019-09-2916:00看了多年的电视剧我们就想当然的认为皇帝的妃子以及格格都是非常的美丽的,但是在清朝留下了非常的多的照片,从照片上看这些妃子以及格格只能够用「”辣眼睛”形容这些照片也在人们的心中留下了非常不好的印象,现在我们都认为清朝的人都非常的丑。你能够想象的到这两个是光绪皇帝的妃子吗?其中还有一个是皇帝的皇后,看着就像是我们村口的大妈一样非常的丑,完全没有我们心中想象的那样华

  10. 梦见杀死绿蛇

    周公解梦梦见杀死绿蛇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杀死绿蛇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