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源

【麻皮皴】的意思是什么?【麻皮皴】是什么意思?

元·汤垕《古今画鉴唐画》:「董元(董源)山水有二种:一样水墨矾头,疏林远树,平远幽深,山石作麻皮皴;一样着色,皴文甚少,用色秾古。」麻皮皴的拼音mápícūn麻皮皴是什么意思麻皮皴mápícūn状如麻皮的皴笔。

【林梢】的意思是什么?【林梢】是什么意思?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宋·米芾《画史唐画》:「余家董源雾景横坡,全幅山骨隐显,林梢出没,意趣高古。」宋·秦观《泗州东城晚望》诗:「林梢一抹青如画,应是淮流转处山。」林梢的拼音línshāo林梢是什么意思林梢línshāo林木的尖端或末端。

宋至元代画坛变革:文人画家内心世界代替客观

  宋画注重「物的外形」、重写实,元画不求「形似」、重写意,是在明代董其昌建立的绘画理论基础上简单得出的划分模式,也就是说,人们从宋代以后开始不追求「画得像」,或者说是追求「画得不像」,进而由于董其昌和他的信服者逐渐主宰了绘画的讨论,其观点几百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

名画家董源是哪个朝代的人物?

-约962年)中国五代南唐画家。一作董元,字叔达,江西钟陵人,自称“江南人”。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在南唐中主时期。事南唐主李璟时任北苑副使,故又称“董北苑”,南唐亡后入宋,被看作是南派山水画的开山大师。画史上把董源、范宽、李成,称为北宋初年的三大家。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_如何评价黄公望_黄公望山水画_黄公望作品

本名:陆坚别称:黄公望字号:字子久,号一峰所处时代:元朝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常熟县出生时间:1269年去世时间:1354年主要作品:《富春山居图》《九峰雪霁图》主要成就:“元四家”之一信仰:道教黄公望——“元四家”之一黄公望,本名陆坚,字子久,号一峰,江浙行省常熟县人,元代画家。又于水墨之上略施淡赭,世称“浅绛山水”。擅书能诗,撰有《写山水诀》,为山水画创作经验之谈。黄公望是否原是陆氏子,尚存疑。

董源人物简介 南派山水画开山鼻祖,

董源,又名董元,五代南唐画家,南派山水画开山鼻祖,字叔达,江西钟陵(进贤县)人,与李成、范宽史上并称北宋三大家,存世作品有《夏景山口待渡图》《潇湘图》《夏山图》《溪岸图》《平林霁色图卷》等。事南唐主李煜时任北苑副使,故又称"董北苑",南唐亡后入宋,被看作是南派山水画的开山大师。董源的《潇湘图》被画史视为"南派"山水的开山之作。

董其昌所谓的“文人画”与“南北宗”

董其昌所谓的“文人画”与“南北宗”山水画的历史行程,到唐,是风云谲幻的一代。董其昌的上述两点论证,归纳起来,所谓“文人画”,就是他所发明的“南北宗”之“南宗”,反过来说,北宗不是“文人画”,这两派之首,北宗是李思训父子著色山水,南宗是王维变钩斫之法,用渲淡。董其昌所说的“钩斫之法”他没有解释,顾名思义,应该是指画山与石的轮廓线。董其昌所说的“渲淡”,他在另一条中说:“自王维始用皴法,用渲染法。”

论“米点山水”对后世文人画的影响

论“米点山水”对后世文人画的影响米芾北宋,初名黻,字元章,号鹿门居士、襄阳漫士、海岳外史,元祐六年起改名芾。以横点积叠画法创“米点皴”,在山水画中独辟蹊径,有“米家云山”、“米派”之称。米芾的山水画原作,至今已很难见到了。他的山水画一空依傍,在他的《画史》中郑重声明“非师而能”。米芾的地位如此独特,使得我们几乎只有在他对后世的影响中才能把握其画作画论的价值。

晋唐的书画艺术及其行情

晋唐的书画艺术及其行情晋唐书画不论真赝,只要够得上年代,都是国宝,因而这类作品大多被各大博物馆和美术馆收藏,民间所藏凤毛麟角。特别是晋唐用的纸大多是麻纸,要完好保存十分困难,何况中国封建社会一直处在动荡之中,毁于战火者不计其数。对民间收藏家来说,能有一件晋唐书画,那是很了不起的收藏,这在明清时期已是如此。宋以后,五代以上的书画也是帝王、大臣及大收藏家竞相寻觅的对象。唐及其以前的字画仍十分罕见。

黄公望山水画的艺术特色

黄公望山水画的艺术特色蒙古族建立的元朝重武轻文,实行民族分化政策,迫使江南文人退隐山林,将精力、情感寄情于山水,于是文人画创作大兴。相对于前代和同时代的画家而言,黄公望的作品颇有新意。黄公望接受了这种思想,在山水中追求古朴简拙的风韵,在气势构图上吸取了荆、关等北方画派的特点,以雄强的气势悠长简淡的笔法表现江浙一带的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