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华

蒲华及其书画真伪识别之我见

蒲华及其书画真伪识别之我见蒲华,以画竹最为著名,兼擅山水与四季花卉的胥山野史,虽然谢世已近百年,但其作为“落笔不经意,妙入秋毫颠”的海上新画派创始人,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功不可没的地位。笔者从事文博工作数十年,较多接触蒲华作品原件,对其真伪的认识,耳闻目睹,小有积累。蒲华书画作品上使用的印章,有不少都为常用印章。也有新仿造的蒲华书画,形体上基本与原作相同,如不仔细辨认,也会让它蒙混过关。

蒲华与韩国闵泳翊的交往

蒲华与韩国闵泳翊的交往蒲华、任伯年、吴昌硕、虚谷被列名“海上四杰”,他们是海派画家中极具个性化的画家,代表了海上绘画的新风尚。这里,笔者借助韩国首尔图书出版乙支社1985年版《松园秘笈》一书所载与蒲华有关的资料,对蒲华与...友人闵泳翊的交往作一探讨。《松园秘笈》收入的闵泳翊兰竹作品里,题跋部分涉及到与中国艺术家的交往信息,因本文限定谈蒲华与闵泳翊的关系,故只就此题作展开。

[名家名品] “海上画派”的先驱者--蒲作英

家庭贫穷,他的社会阶层低贱,上代是所谓“堕民”(绍兴称“乐户”。相传元军灭南宋后,将俘虏和“罪人”集中于绍兴等地,在明代称“丐户”,数百年来视作“贱民”,不准与平民通婚,也不许应科举。及长,作英书画用笔宛如划沙,屈曲有奇气。迁居来沪,曾经作客小长芦馆严姓家,主人奇其才,待若上宾,众门客鄙其出身,耻与相交,独吴昌硕青眼相加,识作英于风尘中。

[名家名品] 蒲华的书法

[名家名品]蒲华的书法清蒲华赠镜泉草书四条屏清蒲华草书四条屏每屏149×40厘米。蒲华的书法总体来说应属帖学一路,但清代兴碑以后,时代的审美观念不能不对个体产生影响,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蒲华自谓书法效法吕洞宾、白玉蟾,这是蒲华狡黠的一面。蒲华作为一个碑学兴盛时期的书家,能摆脱一般书家受碑学之风笼罩的束缚,从已趋烂熟了的帖学中,寻找到了书法风格突破的契机,这是他在近代书法史上的成功!

[网上展馆] 元气淋漓幛犹湿,真宰上诉天应泣-蒲华

[网上展馆]元气淋漓幛犹湿,真宰上诉天应泣-蒲华清蒲华花卉四条屏纵146厘米,横40厘米。作为同代人,蒲华的艺术个性和艺术见解对吴昌硕影响颇大,吴昌硕常向蒲华问艺,二人关系在师友间。目前,蒲华面世的山水四屏中尚未见到相同题材,这四屏可以说是蒲华作品中的扛鼎之作。在这件四条屏中,蒲华用笔劲健雄浑,用墨酣畅淋漓,点染皴擦,尽得“干裂秋风,润含春雨”之妙。蒲华的另一件山水条幅为大幅巨作,原为北京文物店旧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