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泰戈尔齐名,辜鸿铭是怎么成为外国人最崇拜的民国大师的? 要说民国文坛上,谁最像金庸笔下「”正中带有七分邪,邪中带有三分正”的东邪黄药师?辜鸿铭估计是最神似的一个。黄药师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奇门遁甲、琴棋书画等无一不精,个性还离经叛道、狂傲不羁;而辜鸿铭学贯中西,精通英、法、德、拉丁等9种语言,获得13个博士学位,是民国时代精通西洋语言兼及东方华学的第一人。而他那愤世嫉俗、好讽刺的性格,奇异的言行,也注定了要和黄药师背负同样多的世俗争议……奇:西方的土壤
记我所知道的槟城和辜鸿铭 >我知道槟城这个名字,还是因为辜鸿铭曾经告诉我他生在南洋的槟城,这可是多年前的事了。>辜鸿铭是我父亲一个老朋友。>我到槟城前后,曾打听过一些朋友辜鸿铭出生的地方,想去吊望一下,只是没有人能告诉我。这时我方知道他在槟城的声望,远不如北京,在中国人方面,远不如在西方人方面的隆重。清清楚楚的一如昨日,我忽然渴望一游槟城。
主张一夫多妻的辜鸿铭 文坛怪杰辜鸿铭,对中国传统的东西都推崇备至。有人认为中国男子纳妾是不人道的,他却理直气壮地主张男子纳妾。一次,一位外国公使说,男女应该平等,男子不应有几位夫人、辜鸿铭望了那位公使一眼,说:“我打个比方吧!这个桌上有一个茶壶,可以配上几个茶杯,男子就如茶壶,女子便如茶杯,因此,一个男人配几位太太,也是中西共通、合情合理的啊!”>辜鸿铭马上说道:“可不是嘛!汽车有四只轮胎,府上备有几副打气筒?”
辜鸿铭是什么人?洋人高价买门票听演讲 辜鸿铭的母亲是葡萄牙人,讲葡萄牙语和英语。二人的会面令辜鸿铭的思想发生重大变化。创设枪炮厂的一切计划和布置均由辜鸿铭代为安排。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后,辜鸿铭辞去公职。面对当时西方列强对中华民族的欺凌和对中国文化的歧视,辜鸿铭论述的主旨就是揭示中国人的精神生活,阐发中国传统文化的永恒价值。辜鸿铭认为,要估价一种文明,必须看它“能够生产什么样子的人,什么样的男人和女人”。
清末怪杰辜鸿铭,推崇蔡元培蔑视胡适,说自己是全中国唯二的好人 清末民初,是近代中国最为混乱的时期之一,社会形态发生巨大变革,各种大事件层出不穷,一朝一夕之间便已有无数变化,让寻常人摸不着头脑。大师辜鸿铭就诞生在这个时期,多变的环境造就了独一无二的他,一个既优秀又怪异的他,一个鲜活又神秘的他。辜鸿铭生于南洋,是个中葡混血,自幼接受着良好的教育,不论中方经典还是西方名著,他都早有接触,小小年纪就有着极深厚的知识积累。
民国大师的「 ”绰号” 「”辫儒”辜鸿铭民国怪杰辜鸿铭生于南洋,先后在英、德、法、奥等国留学,却生就了一颗「”中国心”。清帝退位后,辜鸿铭仍留着长辫子,人称「”辫儒”。辜鸿铭当为旧北大教员中荒诞之第一人,他不仅自己束辫,连自己的车夫也有意找的留辫子的乡下人。据说辜鸿铭在北大初执教时,一进课堂,学生就哄堂大笑,因为他拖了一根辫子。辜鸿铭并不动声色,走上讲台,慢吞吞地说:「”你们笑我,无非是因为我的辫子。我的辫子是有形的,可
辜鸿铭,民国的狂儒,十三个博士学位,出类之拔萃,人中之怪杰 在民国时期,出现了很多有个性的人,但要说最「”怪”的一个,恐怕还要数辜鸿铭。喜欢他的人称他为「”怪杰”,不喜欢他的人则叫他「”怪物”。辜鸿铭出生于马来西亚,父亲是中国人,母亲是葡萄牙人,义父是英国人,家里的仆人有马来西亚人,也有菲律宾人,所以辜鸿铭从小就在各种不同文化的交杂中熏陶,对各种文化都有着极强的领悟能力。在十岁那年,义父布朗先生要返回英国,就想将他也一起带去,接受西方现代教育。临行前,辜鸿
10岁赴英14岁留德,会9门外语13个博士学位傍身,却痴迷一夫多妻 提起民国,不得不得民国的知识分子。乱世民国,军阀混战,列强入侵,社会转型,名士辈出,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可以匹敌战国百家争鸣的时代。这个时代大师辈出:王国维、蔡元培、胡适、康有为、梁启超、鲁迅、陈寅恪、吴宓、刘文典、冯友兰、钱钟书、郭沫若、章太炎、赵元任、叶企孙、梅贻琦、林徽因、钱玄同……
他是清末狂儒,推崇蔡元培蔑视胡适,获13博士学位,却留一条辫子 在1913年,他还和泰戈尔提名诺贝尔文学奖,这是中国人史上第一次提名。而他和蔡元培的关系也非常好,经常公开说自己是全中国的唯二好人,而另一个好人就是蔡元培,反而对胡适却处处贬低。胡适讥讽他,认为他就是特异独行,如果大家都留辫子,辜鸿铭一定会第一时间将辫子剪掉,正因如此,两人关系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