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悼公恢复晋国中原霸业:鄢陵大战击败楚郑联军 晋悼公恢复晋国中原霸业:鄢陵大战击败楚郑联军 战前一般形势与战争的导因 晋楚鄢陵(今河南省鄢陵县)之战,实际上是晋景公霸业持续的另一幕。晋景公霸业的蓝图是以制楚为其惟一目标,其进行的步骤,首在并灭赤狄,开拓中原的战略形势;其次在联齐,结成晋齐联盟以与秦楚...
春秋时代晋楚百年争霸战争:三场大战平分霸权 春秋时代晋楚百年争霸战争:三场大战平分霸权 城濮之战 周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632),晋、楚两国在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地区进行的争夺中原霸权的首次大战。 泓水之战后,楚国凭借强大实力和声威,控制了中原地区鲁、宋、郑、陈、蔡、许、曹、卫等中小国家,大有...
鄢陵议事台的故事 河南省鄢陵县的马栏镇有一个议台村,村里有一座五亩大、两丈多高的大土台,叫议事台。说来奇怪,议台村周围的土都是黑胶泥,唯独议事台的土和当地不一样,是黄色的莲花土。>部队经过鄢陵县马栏镇时,曹操想要和部将商议怎样解决部队的粮草问题。直到现在,议事台周围见不到一只蛤蟆。这年,鄢陵获得了大丰收。>据说,曹操和太白金星在高台上相聚议事后,就把高台命名为议事台。
楚共王的眼睛是怎么瞎的?真相是什么 楚共王亲率楚军,迅速北上,和郑军汇合后赶赴鄢陵。虽然楚共王看清了晋国出战前一系列的仪式,但是并不明白晋军要干什么。楚共王没能拿下晋中军,自己的两翼也没能及时支援,在养由基的掩护下才得以脱险。但是楚共王受伤的消息还是让楚军军心有所浮动。楚共王一看自己的元帅都这样,不免心灰意冷,于是认为这是“天败楚也夫”,就带着军队撤退了。鄢陵之战,以晋军的胜利而告终。
鄢陵之战 鄢陵之战,春秋中期,晋、楚为争霸中原进行的一次大战。邲之战公元前575年春,楚人诱使郑国叛晋归楚。五月,晋厉公率师伐郑,楚共王领兵救郑,两军相遇于鄢陵。晋军填井平灶,疏散行道,列队应战。楚共王见晋军兵力薄弱,遂率中军进攻,遭到抗击。激战自晨至暮,楚军伤亡惨重,只得暂时收兵,在夜间补充士兵,准备鸡鸣再战。后因主帅子反醉酒,不能商议军机,楚军被迫夜遁。鄢陵之战使晋国巩固了霸业,楚国削弱了霸权。
牛鹏涛:《史记・白起王翦列传》李信“攻鄢郢”考 《史记白起王翦传记》李信“攻鄢郢”考牛鹏涛摘要:《史记白起王翦传记》记载李信伐楚时先攻平舆、寝,又攻“鄢郢”,然后向西会于城父(父城)的过程,存在史实矛盾和地舆矛盾。本文指出《史记白起王翦传记》中李信攻打的所谓“鄢郢”,实即《楚居》中显现的“郢”,不在今湖北宜城一带,而在今河南郾城。由《左传》、《史记》等文献来看,春秋时期地位最主要的楚都为“鄢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