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陵釉下五彩 醴陵釉下五彩清朝末年,中国封建社会陷入风雨飘摇之中。因此,醴陵釉下五彩的烧制成功,是我国陶瓷业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重大突破。清亡后,军阀混战,1918年,湖南瓷业公司毁于兵火,仅仅出现20年的醴陵釉下彩瓷,自此开始停烧。现在醴陵釉下彩瓷,已经有100多种不同色相的色彩用于釉下装饰。工艺成熟使醴陵釉下五彩能够表现多种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瓷画。
釉下五彩 醴陵瓷的前世今生 釉下五彩醴陵瓷的前世今生釉下五彩,是清末湖南醴陵窑创烧的一种瓷器装饰技法,它以五彩缤纷的色调,优美清新的艺术风格,精致巧妙的工艺技法,丰富多样的花色品种,在中国瓷坛独树一帜。釉下五彩经历了20世纪初短短的一二十年发展期后,受多次战争影响,生产开始下滑,醴陵百余家瓷厂停产,最早生产釉下五彩瓷的湖南瓷业公司也于1930年倒闭,釉下五彩瓷生产被迫中断了。
釉下彩百年绝唱谁人 釉下彩百年绝唱谁人考古专业曾给了我不少欣赏古陶瓷的机会,同时也带来了一种认识上的偏见,就是“敬古瓷而远新瓷”。釉下五彩是醴陵的绝活——这是不争的事实。而后至今,醴陵釉下彩在更多艺人前赴后继的努力下,正逐渐形成第三个里程碑。
湖南株洲1985年,昔日城郊百姓生活 古时,今株洲被称作建宁,后又被称为槠洲。清朝光绪三十四年,设立株洲厅。清朝光绪十六年,张之洞建设汉阳铁厂;因当时缺少煤炭,后由盛宣怀组织,在江西萍乡开发煤矿。清朝光绪三十一年,湘赣首条铁路通车;株洲镇开始逐渐繁荣起来了。二十年代末期,受战争等因素影响,醴陵的百余家瓷厂陆续停产;湖南瓷业公司的釉下五彩瓷生产亦被迫停止。《湖南株洲老照片,1985年。摄影:迪尔德·麦克劳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