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乔觉

解救苦难地藏菩萨

解救苦难地藏菩萨  地藏菩萨,‘地’是大地,‘藏’是宝藏。大地能承载万物,含藏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这是现代人所共知的事实,用来形容我们的心地也含藏无量的宝藏,要以孝道来挖掘。  在《地藏菩萨本愿经》里,为我们介绍地藏菩萨在忉利天宫接受释迦牟尼佛的嘱咐,在世尊圆寂之后、弥勒...

地藏王是谁?地藏王的事迹由来

地藏王是谁?地藏王的事迹由来  地藏王是谁:地藏菩萨梵名乞叉底鹐沙(Ksitigarbha)。据《地藏十轮经》讲,由于此菩萨“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所以称为地藏。  据《地藏菩萨本愿经》讲,有一婆罗门女,“其母信邪,常轻三...

闵 公 施 地

人们都称他为闽公。闽公家中,经常开设斋会,款待四方僧众。这年农历七月三十日,闽公又邀请山上的僧人斋会,并派儿子亲自去南台拜请洞僧前来参加。>金乔觉想,自己是异乡人,也该向施主讨一块立足之地。金乔觉连忙伸出双手伏起闽公,连说:“多谢施主,多谢施主。”后来,闽公受佛家影响越来越深,他先送儿子出家,自己也随后出家,父子俩都拜金地藏为师。

二圣由来-金乔觉的两位舅舅入佛门

金乔觉在九华山修行期间,其远在新罗国(今韩国)的高堂老母和娇妻万分思念,求他的两位舅舅规劝其回国,其妻还将定情物金簪托舅舅带上,新罗国王亦降旨金乔觉回国后可还俗在朝为官,如不愿还俗可担任护国大法师。金乔觉见其积习难改,只好将他们撵至九华山北麓结庐修行,虽沾酒肉,不辱山名。后人为纪念金乔觉两位舅舅,在他们修行处建起寺庙,这便是今日的“二圣殿”。

振 锡 九 华

地藏菩萨金乔觉振锡观方,辗转至江南池州九子山(九华山),遥观山色,见峰峦叠翠,奇丽多姿,山间苍松、翠竹、岩石、瀑布、田园山庄,都别有情趣,心中大喜。他带着白犬啼听,翻高山,越险岩,走遍了九华山的峰峰岭岭,终于找到了理想的修行之所--神光岭。金乔觉到了神光岭,住在一个山洞里。苦心清修,山中的人们都称他为洞僧。

送 童 子 下 山

诗的名字叫做《送童子下山》。金乔觉在九子山下闵公家中袈裟借地一事传开之后,他又发大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弟子胜瑜赶紧把这件事情报告给师傅。">母子同时认出了对方,久别重逢,抱头痛哭。吃完饭你和小师弟一起把刘施主送到山下村民家歇息,明日一早为师将亲自下山为他们母子送行。>他们就是金乔觉师徒四人,正是金乔觉带着徒儿胜瑜、道明送他们的小师弟下山回家。

金地藏与九华山

而九华山是地藏菩萨所显迹的地方。地藏菩萨在九华山显迹,大约是在释迦佛灭度后的一千五百年间,那时在新罗国——就是现在的南韩,王族中有一位年轻人,名字叫金乔觉,他因喜好佛学而出家修行。金乔觉比丘在九华山修行经过多年,有一群诗人到那里游山玩水,想寻找灵感作诗,忽然间在山洞口看到一口破锅子放在石头上,柴火已熄灭了。

金地藏的故事

而九华山是地藏菩萨所显迹的地方。为什么后来大家会称他为地藏菩萨的化身呢?所以,很多人传说金乔觉法师夜晚时分,会到幽冥界去度众生,所以称他为「化迹的地藏菩萨」,也有人尊称他为「金地藏」。他自二十四岁上九华山,直到九十九岁的七月三十日圆寂:在九华山度过了七十五年的岁月,可见地藏菩萨和中国的众生特别有缘。

闵公施地 修成正果

闵公施地修成正果九华山,闽让和,为人乐善好施,在九子山中修桥补路,行医送药,斋僧布道。闽公家中,经常开设斋会,款待四方僧众。金乔觉想,自己是异乡人,也该向施主讨一块立足之地。金乔觉连忙伸出双手伏起闽公,连说:“多谢施主,多谢施主。”后来,闽公受佛家影响越来越深,他先送儿子出家,自己也随后出家,父子俩都拜金地藏为师。从此,闽公父子就和金乔觉一起在九子山中虔诚苦修。

放河灯与插地香

放河灯与插地香作者:张一农天上繁星点点,河中彩灯烁烁,孩童地上插香,船中吹弹演唱……佛家以七月三十作为地藏的成道之日。入夜,常武地区百姓家家门前通插棒香,入庙向地藏菩萨进香礼拜。市区运河东段,停泊无数争奇斗艳的灯船,伴随着弦歌念佛之声,喧闹彻夜,早在七月廿九下午,远路的商贩便乘船驱车,满载着各地的农副土特产前来设摊赶节场,为秋收秋种提供农用物资,直到七月三十傍晚才收摊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