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修静

陆修静简介

陆修静简介  陆修静(公元406年——公元477年),字元德,号简寂,自称三洞弟子。吴兴东迁人(今中国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南朝刘宋时期的著名道士。其年轻时即结婚生子,后来为了专精道门教法,而遗弃妻子,展现他学道虔诚的决心。曾游历九嶷、罗浮、巫峡、峨嵋等道教著名胜地,访...

慧远与“莲社’,传说

慧远等人结社是中国佛教史上的重要事件。这里所说的元兴元年的那次法会,当是慧远结社的一次具体活动。可是,慧远当时还没有“白莲社”和“十八贤”的名目。而尽大力宣扬“白莲社”传说的当数白居易。而他元和十四年迁忠州刺史后作《郡斋暇日忆庐山草堂兼寄二林僧社三十韵皆叙贬官以来出处之意》诗,其中说:……

道教:陆修静_宗教信仰

陆修静南朝刘宋道士。三国时东吴名丞相陆凯的后裔。后避太初之难,离京南游,大明五年在庐山东南建立道观,隐居修道。泰始七年编定《三洞经书目录》,是道教史上最早道经总目。陆修静主张修道应当用礼拜、诵经、思神三种...,以洗心洁行,达于至道,因此他编撰了斋戒仪范类道经百余卷,使道教仪礼初步统一和完备。经他改造后的天师道,后世称为南天师道。了凡四训白话文:整理人的话_宗教信仰

陆修静与简寂观:庐山道教的中心、南天师道的祖庭

南北朝时(420-589),北魏的寇谦之于神瑞二年(415年)称太上老君亲授予他「”天师”之位,赐给他《云中音诵新科之诫》凡20卷,对天师道进行改革,在平城(今山西大同)建立新天师道场,史称「”北天师道”。北天师道重视醮仪,提倡礼度,改变了过去以符水疗病及注重炼形的教义。后因北齐举国崇佛,道教在北齐乃是异教,高洋于天宝六年(公元555年),举行道佛论争,道教失败。文宣帝下令废除道教,于是齐境无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