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陆修静简介

  陆修静(公元406年——公元477年),字元德,号简寂,自称三洞弟子。吴兴东迁人(今中国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南朝刘宋时期的著名道士。其年轻时即结婚生子,后来为了专精道门教法,而遗弃妻子,展现他学道虔诚的决心。曾游历九嶷、罗浮、巫峡、峨嵋等道教著名胜地,访仙求道,并广搜道书。宋文帝元嘉(公元424年——公元453年)末年,陆修静在京城卖药,文帝命左仆射徐湛之(公元410年——公元453年)请他留在京城讲道,但被拒绝。同年,发生太初之难,陆修静为了避难而南游。宋孝武帝大明五年(公元461年),陆修静在庐山东南瀑布岩下建立修道场所,名「简寂观」。宋明帝即位后,于泰始三年(公元468年)派江州刺史王景宗敦请陆修静到京城,礼遇甚厚,并在京城北郊建「崇虚馆」,请陆修静安住,又另外为他设置「通仙台」。不论朝野官员或修真人士,纷纷登门拜访,令道教兴盛一时。元徽五年(公元477年),陆修静卒,谥号「简寂先生」。北宋徽宗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七月一日封「丹元眞人」。

  陆修静的作品颇丰,大多与灵宝经和道教科仪有关,元代刘大彬《茅山志》说他着有斋法仪范百余卷。他对道教科仪的卓越贡献,使他被尊为道教史上的「科教三师」之一。现存于《正统道藏》的科仪书,如《太上洞玄灵宝众简文》、《洞玄灵宝五感文》、《太上洞玄灵宝授度仪》、《洞玄灵宝斋说光烛戒罚灯祝愿仪》、《太上洞玄灵宝法烛经》,以及散见于几部道书的《涂炭斋仪》、《解考斋仪》、《三箓斋仪》 、《九幽斋仪》、《古法宿启建斋仪》、《然灯礼祝威仪》、《灵宝步虚词》等,都是陆修静的杰作。另外,《陆先生道门科略》,以及被收入唐代沙门释法琳《辩正论》和《破邪论》的《必然论》、《荣隐论》、《遂通论》、《归根论》、 《明法论》、《五符论》等,则是偏向理论性的著作。

  陆修静对于道教的重要贡献,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改革南方天师道的组织:

  汉末五斗米道的组织型态,到了南朝已松散崩坏,甚至利用道教组织农民起义、叛乱,陆修静在《陆先生道门科略》就谴责这样的行为,他试图整顿当时的道教。为了整合信奉道教的人,要先确立「录籍」,道民不必出家,但须「编户着籍」,也就是以户为单位登记男女人口,而每户都有所属的「治」(天师道的组织单位)。每年三元日(正月七日、七月七日、十月五日),道民都向自己所属的「治」报告人口变化,如新生、死亡或嫁娶等情形,「治」的道官据此编造新的「录籍」。陆修静还规定生男生女、结婚嫁娶的入籍仪式。

  在当时社会阶级的观念影响之下,陆修静为了巩固道教内部的等级制度,规范不同位阶的人该穿何种样式、颜色的服装;又制订一套完整的升迁制度,使道教组织可以自上而下管理道民,使其不得犯上作乱。

  二、整理道教典籍,为道藏的编纂结构奠定基础:

  在陆修静之前,晋朝葛洪的《抱朴子内篇‧遐览》罗列道教典籍的名称和卷数,并按「经」、「符」等形式分类,但尚未出现道派的观念。东晋末葛巢甫造构灵宝经时,已提出「三洞」之说。陆修静把搜集来的道教经诀集中存放在崇虚馆,沿用「三洞」的观念将其整理、分类,泰始七年(公元471年)撰成〈三洞经书目录〉呈给宋明帝阅览,可惜今已亡佚。洞有通达的意思,三洞即通达神仙境界的三条道路,「洞真」为上清经系的典籍,「洞玄」是灵宝经系,「洞神」则是三皇经系,乃当时江南盛行的三种主流道经。

  另外,陆修静在编撰〈灵宝经目〉时,将灵宝经分为十二个品类:本文、神符、玉诀、灵图、谱箓、戒律、威仪、方法、众术、记传、赞颂、表奏。稍晚于陆修静的孟智周法师,在三洞的基础上,增加太玄、太平、太清和正一等四部,谓之为「四辅」,而三洞、四辅合称为「七部」;孟安排《道教义枢》则将灵宝经的「十二部」文类扩及三洞经书,三洞各有十二部,发展出三十六部尊经的概念。从此之后,「三洞四辅十二部」成为道教经典的分类系统。换句话说,陆修静正式确立三洞经书的分类体系,也为道教典籍的编纂结构奠定基础。其影响之深远,隋唐以后编修道经,乃至明代的《正统道藏》、近年的《中华道藏》,都沿用这样的分类法。

  三、制订斋戒仪范,使之完善:

  就灵宝经的成立史来看,陆修静是相当关键的人物。《云笈七签》卷4留有〈灵宝经目序〉,详细叙述灵宝经的神话及源流,并且运用道教神学为灵宝经的出现赋予合理解释。陆修静在整理时,除了辨别灵宝经的真假,摒弃疑伪经外,还加以综合整理,做了定名及分类,这个方式也扩及到仪式文本,《洞玄灵宝五感文》附列的「洞神斋」、「太一斋」、「指教斋」、「涂炭斋」便是成果之一。此外,陆修静划分仪式节次,确立各阶段的名称,让灵宝科仪的结构得以定型;又根据古灵宝经,编成各种灵宝科仪的「立成仪」,让道士可按照程序、仪规进行仪式活动,例如将杂乱的投简仪整理成《太上洞玄灵宝众简文》,将传授仪的规定和文书整理为程序详备的《太上洞玄灵宝授度仪》。总而言之,陆修静将灵宝经整理周备,大幅提升灵宝科仪的影响力,陆修静并非只进行编修文本的工作,他也有能力亲自实践操作。宋明帝泰始七年(公元471年),他在崇虚馆为生病的皇帝举行斋仪,有上百人观看斋法,皆目睹现场出现的吉祥征兆,不久后,皇帝的病就痊愈了。

  陆修静批评当时的人不知道如何修斋,也不懂斋法的意义和宗旨。他认为斋戒是入道的根本门户,成仙得道都要从斋戒开始。行斋持戒时,要感谢父母养育之恩,也要感谢太上众尊大圣真人开道教化及师长开度之恩。例如《洞玄灵宝五感文》结合儒家孝敬父母师尊及佛教的因果观念,让人知道祸福的缘由,体会修斋和报恩的深意。他之所以立斋戒规仪,目的在于使奉道之人合乎「道德」及「礼法」,心无杂念,身无妄行,而与「道」相合。人之所以遭到祸害,根源于身、口、心,他把「礼拜」、「诵经」和「存思」作为斋戒的基本内容,其意义在去除邪念,检束身、口、心三业,心神安静,一心归道。此虽受到佛教影响,却为道教的成仙之说提出更宽广的道路。

陆修静简介的更多相关文章

  1. 神仙都长什么样?为什么我们看到有的俊道骨仙风,有的丑陋吓人?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古人最初把神仙想象为一位肌肤像冰雪一般洁白,不食人间烟火,还可以乘云驾气、御龙飞天的完美神人形象。能像神仙一样长生不死不但是修炼方士的追求,更是古代帝王们梦寐以求的事情。东汉中叶,汉留侯张良的九世孙张道陵于蜀地鹤鸣山修炼,声称太上老君授以正一盟威之道,并授诸品经箓、

  2. 唐武宗灭佛之谜: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欢佛教的,但即位数年后就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武宗之所以下令灭佛,主要是与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

  3. 中国人信奉儒释道,为何史上还有那么多「 ”灭佛”事件?佛得罪了谁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教是非常古老的一种宗教,其历史长达两千五百多年。从汉代开始,佛教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华,并一直经久不衰。由于,佛教的部分教义同封建皇帝的治

  4. 嘉靖朝臣:夏言的前半生出彩,后半生糊涂,一步对、步步错的官途

    金碧辉煌的议政大殿,在皇帝以及诸位大学士眼中极为平常,甚至深感厌恶,但对于那些未曾见过世面,还在以此为目的挣扎的穷酸书生,则是梦寐以求的天堂。

  5. 山东昆嵛山,道教全真派发源地,全真七子从这里去的终南山

    这里是行者老张的旅行和历史研究所。

  6. 东汉时期的五斗米教,如何成为隋唐时期的国教?这个人功不可没

    道教的源起除了后世人追溯的《道德经》,更为正式的开始应该是东汉时期由张道陵创立的五斗米教,而后在隋唐时期逐渐成为中国的国教。对于这样的转变,这个人功不可没。同时新派五斗米教还不断打压民间其他宗教,进一步降低了宗教对统治阶级的威胁。到了东晋时期,新派五斗米教依然支持维护现有统治,而旧派五斗米则一直试图发动起义反抗朝廷,新旧五斗米教的内部矛盾进一步激化。

  7. 祂只是元始天尊属神,在民间香火不断,最后逆袭登顶

    /天帝与天子其实,在中国文明的早期,神话概念中根本没有玉帝这一号人物,有的只是代表苍天和天道的天帝。君王必须顺应天意,这样才能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否则君王违反了天道,天就会降下各种不祥之兆与灾害惩罚。为了表明自己地位的崇高,周朝君主大肆鼓吹上帝主宰着万物生灵的同时,还宣称自己是上天之子。

  8. |道教人物|上清始祖——南岳魏夫人

    在中国道教史上,女姓出家入道并名垂青史的首推魏晋之际的魏华存。道教界奉其为"紫虚元君",号"南岳夫人",后世奉为"上清派开派祖师",历代文人墨客多有诗文赞颂。四十余岁时,郡守派员访察孝亷,魏舒被推举到朝廷,对策合格,后升官至司徒。终因精诚勤致天帝开怀,命神人降授《上清经》,由魏夫人传播于世,遂为道教上清派开祖。

  9. 他的学说撑起了半个道教,影响中国历史两千年

    媒体上描述祖国,经常使用「”神州大地”这个词汇。你知道吗,「”神州”代指中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提出者是战国时的阴阳家邹衍。在很久远的时候,先人们便骄傲地认为自己生活在世界之中。西周早期的青铜器「”何尊”上就有铭文「”宅兹中国”,这是「”中国”这个词最早的来源。古代中国人认为只有自己生活的地区才是文明区,其它的地区都是蛮荒之地。在这种背景下,邹衍提出了大九州学说。中国为赤县神州,为天下的八十

  10. 赵公明怎样成为财神?林默如何成为妈祖?古人奉人为神是为什么?

    神话故事遍地都是,咱们另辟蹊径,来聊聊历史上那些被「”封神”的人。这里所说的「”封神”可不是《封神榜》,而是历史上确有其人,死后由于其生平及种种因素,封建王朝官方或民间将其一步步祭祀传扬为神话人物。第一梯队,远古部落酋长,生平事迹流传,后人记入典籍。如太阳神炎帝、战神蚩尤、海神禺疆、农神后稷、恶神穷奇、水神共工等。这一梯队的成员往往集领袖、祖先、神话于一身,人类最初的生产生活要素如火、水、种植、渔

随机推荐

  1. 拨乱反正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bōluànfǎnzhèng【解释】乱:指乱世;反:通“返”,回复。消除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秩序。【出处】《公羊传·哀公十四年》:“拨乱世,反诸正,莫近诸《春秋》。”【例子】今天运将转,不过数十年,真人当出,拨乱反正。(明·冯梦龙《古今小说》卷三十二)【近义词】旋转乾坤【反义词】离经叛道,每况愈下【相关】百度“拨乱反正”

  2. 隆华法师讲故事

    >因此,隆华法师藉以猫的因果来劝世人,勿浪费用水,应好好珍惜宝贵的水源,水是生命的泉源。>隆华法师藉以上述的两件事,希望人们能改变对「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口号。>隆华法师通过狗、猫和鼠的因果说明各个种族都应该大团结,如此,才会国泰民安。

  3. 经典的英文爱情句子 经典的英语爱情句子

    感谢欣赏本文,更多经典情话请关注:非主流唯美爱情句子爱情经典英语句子14、Loveissomethingeternal;theaspectmaychange,butnottheessence.爱是永恒的,外表可能改变,但本质永远不变。

  4. 梦见吃死人饭

    周公解梦梦见吃死人饭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吃死人饭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5. 唐朝刚建立的时候曾差点被刘武周灭国,最后惨死他乡

    >后来,刘武周又得到大将宋金刚,在宋金刚建议下,刘武周挥师晋阳,威逼李唐的“龙兴之地”,并且威胁关中。>>为了对抗刘武周,李渊首先派出自己的三子齐王李元吉率领兵马出战。刘武周破晋阳,李元吉连夜逃回长安,于是刘武周攻占了李唐龙兴之地。>而刘武周本人失去部队,也逃入突厥,最后同样被突厥...死,至此,称霸山西的一代枭雄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6. 【马掌】的意思是什么?【马掌】是什么意思?

    【马掌】的意思是什么?【马掌】是什么意思? 【马掌】的意思是:马掌mǎ zhǎng 1.  马蹄的角质皮。 2.  马蹄铁。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十八:「﹝老孙头对李大个子说...

  7. 鹅蛋的营养价值-吃鹅蛋有什么好处

    表面较光滑,呈白色,其蛋白质含量低于鸡蛋;脂肪含量高于其他蛋类,鹅蛋中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但质地较粗糙,草腥味较重,食味不及鸡鸭蛋。鹅蛋的营养价值1、鹅蛋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等。我们来比较一下:鸡蛋的营养成分:水分占65.5%,蛋白质12%,脂肪9%,鹅蛋是:水分占60%,蛋白质13%,脂肪12%。

  8. 肾病患者立秋后做好三件事,蛋白、肌酐就能保持稳定

    虽然天气依然炎热,但现在已经过了立秋,肾病患者在日常调理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才能让尿蛋白和肌酐保持平稳呢?对于原本就出现了免疫紊乱的肾病患者来说,这种温度的急剧变化,很容易引起感冒。睡眠对肾病调理的影响非常大,这是因为睡眠是否充足,将直接影响内分泌、免疫和新陈代谢系统,而这些系统都是肾病产生或复发的核心原因。

  9. 乳光如來

    佛在舍衛國祇洹阿那邠遲阿藍精舍弘法時,有一次示現感冒,需要牛奶來治病。阿難尊者捧著缽,來到婆羅門的住所。

  10. 三袋米(送给伟大的母亲)

    三袋米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熊师傅照例开袋看米,眉头又锁紧,还是杂色米。"遭此抢白,母亲不敢吱声,熊师傅也不再理她。第三个月初,母亲又来了,熊师傅一看米,勃然大怒,用几乎失去理智的语气,毛辣辣地呵斥:"哎,我说你这个做妈的,怎么顽固不化呀?母亲絮絮叨叨地说着,熊师傅早已潸然泪下。"儿子疑惑地往后看,只见熊师傅扶着母亲正一步一步往台上挪。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