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台说史•余光中的“历史污点”是真的吗? 然而,在余光中去世后的一片哀悼声中,有一种声音格外刺耳,声称余光中在台湾省“...时代”的“乡土文学”争论中,以...的立场给论战对手扣“左倾文艺观”的帽子,对论辩对手进行政治迫害,充当“文坛打手”,是其“历史污点”。那么这个“历史污点”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台湾省现代诗创始人纪弦在这旷日持久的唇枪舌战中,以余光中先生和唐文标先生的“交战”最为激烈。
陈映真作品 陈映真写作特色 陈映真原名陈永善,笔名许南村,生于台北莺歌镇,毕业于淡江英专,是台湾省著名作家。陈映真在1990年后久居大陆,参与了建国五十周年大典,于2016年病逝北京,享年79岁。>散文:陈映真散文颇多,但多散于报章杂志或为人专书作序,洪范书店曾于2004年出版《陈映真散文集1—父亲》。>陈映真写作特色>陈映真的作品受到鲁迅影响,主要以描写城市知识分子的生活和情绪为主,作品充满忧郁与苦闷的色调以及人道主义关怀。
陈映真简介 如何评价陈映真 陈映真著有《山路》、《铃铛花》、《夜行货车》等作品,曾创办《人间》杂志。陈映真>陈映真简介>陈映真,男,1937年11月8日生,2016年11月22日在北京病逝。1959年陈映真以第一篇小说《面摊》进入文坛。>如何评价陈映真>大陆学者李娜发表在《十月》杂志上的文章评价道:“由此,他意识到,把自己知道的、思考的那些历史、那些故事留下来,是多么紧迫和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