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

元朝末代皇帝逃到草原,20年后,朱元璋补他们一个「 ”靖康耻”

公元1271年,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改汗国为帝国,建立了元朝。然而,1294年忽必烈去世后,元朝延续了游牧民族特有的宗室内乱,在接下来的39年里,元朝共传了9位皇帝,平均每位皇帝在位时间不足5年。8年后,红巾军将领朱元璋在鄱阳湖之战中灭掉了陈友谅,又过了4年,朱元璋灭掉了张士诚,招降了方国珍。按理说,元顺帝若集中蒙古优势兵力,和徐达拼死一战,或许还有一丝胜算。

靖康之耻公主后宫被羞辱,为什么不 ... ?

>>大家可能会比较疑惑,那个时候对名节如此注重,这些公主嫔妃为什么不选择自尽来保全名节呢?但是,她们也是女人,靖康之耻,二帝都没有自尽的勇气,从而使得国祚蒙羞,公主就更没有必要自尽了。靖康之耻的发生,是北宋朝廷的毛病,也是北宋政权的积弊所最终导致的。

北宋官吏李若水是怎么死的?生平经历简介

靖康二年随宋钦宗至金营,怒斥敌酋完颜宗翰,不屈被害。当时徽宗昏庸无能,朝政由蔡京、童贯、高俅等奸臣把持,对北方日渐强大的金国采取妥协投降战略,“主和”派占据上风,李若水对此极为愤慨,多次上书皇帝,深中时病,条陈兴国治邦良策。>南宋高宗即位后,下诏:“若水忠义之节,无比伦,达于联闻,为之涕泣”。赠观文殿学士,谥曰“忠愍”故李若水有“南朝一人”的美称。

完颜宗望发动“靖康之耻”的元凶他是怎么死的?

发动“靖康之耻”的元凶完颜宗望,他死的方式可谓是罪有应得。从此,完颜宗望在军中名声大震。但是到了同年的冬天,完颜宗望,又一次进攻了北宋,但是这一次却成功的把北宋攻下,导致了“靖康之耻”的开始。结果由于当时太热了,导致完颜宗望中暑,最后没有抢救过来,就这么死掉了。不过靖康之耻的元凶还是他,如果他不攻打北宋也就不会出现之后靖康之耻了。

“靖康之耻”是怎么引发的?为什么会跟王安石有关?

今天历史新知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靖康之耻”是怎么引发的?>很多人可能不会想得到,靖康之耻会与王安石有什么关系。>在北宋历史乃至中国历史上,靖康之耻始终是一个抹不去的伤痛。只是把“靖康之耻的罪魁祸首”这个锅完全扣给王安石,还是不够妥当的。

“靖康之变”北宋灭亡

又称靖康之难、靖康之祸和靖康之变。靖康之耻是指中国历史上的一次著名事件,发生靖康之变导致北宋的灭亡,深沉刺痛...的内心,南宋大将岳飞在《满江红》中提到:“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这时辽国已经开始衰弱,北宋朝廷就想联络金国进攻辽国,不料却因此暴露出自己的虚弱,引来了金兵的入侵。北宋朝廷闻讯后惊恐万状。这时兵部侍郎李纲挺身而出,坚决劝阻宋钦宗不要南逃。

历史新知,金太祖废宋徽,钦两帝,北宋灭亡

宋徽宗虽然镇压和瓦解了这两次农民起义,渡过了农民起义带来的一场统治危机,但是东北地区女真族的兴起,却使北宋王朝面临覆灭的命运。宋钦宗为了保住性命答应了这些条件,完颜宗望收了钱财退回了黄河。这事件发生在宋钦宗靖康年间,历史上称做“靖康之耻”。

靖康之变北宋灭亡

又称靖康之难、靖康之祸和靖康之变。靖康之耻是指中国历史上的一次著名事件,发生靖康之变导致北宋的灭亡,深沉刺痛...的内心,南宋大将岳飞在《满江红》中提到:“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网络配图1125年金国灭亡了辽国以后,金太宗以一名辽将逃亡到宋朝为借口,分兵两路前来进攻宋朝。北宋朝廷闻讯后惊恐万状。这时兵部侍郎李纲挺身而出,坚决劝阻宋钦宗不要南逃。

都是衣冠南渡,南宋怎么没有像南明被飞扬跋扈的军阀所把控?

网友在阅读资料时提出了问题:顾诚说南明时军阀嚣张的根本原因是朱由崧继位时众将拥戴,定册有功;南宋时的张俊、韩世忠、刘光世等人也算在苗刘兵变时「”定册”有功,为何之后他们都没有争取更大的权力呢?要是说个人品行问题,张俊和韩世忠难道高于黄得功?▲南明弘光帝朱由崧,图片来源网络▲韩世忠,图片来源网络▲张俊,图片来源网络▲黄得功,图片来源网络网友讨论认为,南宋和南明这两个政权在性质上就不一样,没有可比性。

「 ”靖康之难”与「 ”土木堡之变”给汉民族带来什么样的不同影响?

「”靖康之变”发生在北宋靖康二年,金军在大将完颜宗望、完颜宗翰的带领下,攻破宋都城东京(开封),将宋廷宫内财物洗劫一空,俘获宋徽宗赵佶(1082-1135年),、宋钦宗赵桓(1100-1156年)二帝,掳走皇室宫妃、皇族、各种工匠3000余人,史称「”靖康之变”或「”靖康之耻”。「”土木堡之变”发生在明正统十四年,明英宗朱祁镇(1427-1464),在宦官王振的怂恿下,御驾亲征西蒙古瓦剌部。当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