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网友在阅读资料时提出了问题:顾诚说南明时军阀嚣张的根本原因是朱由崧继位时众将拥戴,定册有功;南宋时的张俊、韩世忠、刘光世等人也算在苗刘兵变时「”定册”有功,为何之后他们都没有争取更大的权力呢?要是说个人品行问题,张俊和韩世忠难道高于黄得功?▲南明弘光帝朱由崧,图片来源网络▲韩世忠,图片来源网络▲张俊,图片来源网络▲黄得功,图片来源网络网友讨论认为,南宋和南明这两个政权在性质上就不一样,没有可比性。

网友在阅读资料时提出了问题:顾诚说南明时军阀嚣张的根本原因是朱由崧继位时众将拥戴,定册有功;南宋时的张俊、韩世忠、刘光世等人也算在苗刘兵变时「 ”定册”有功,为何之后他们都没有争取更大的权力呢?要是说个人品行问题,张俊和韩世忠难道高于黄得功? ▲南明弘光帝朱由崧,图片来源网络 ▲韩世忠,图片来源网络 ▲张俊,图片来源网络 ▲黄得功,图片来源网络 网友讨论认为,南宋和南明这两个政权在性质上就不一样,没有可比性。两个政权一个折腾了一百五十来年,一个折腾了二百七十来年,程度本来就不同。北宋本来正常来说还只是处于王朝极盛之后的下降期,远没到衰亡期,只不过各种奇葩集中爆发了才搞出来靖康之耻。与明朝类比的应该是土木堡——假如明朝那会没有于谦说不定就是第二个靖康,靖康那会要是有于谦那也不会有南宋。南明那会大明已经寿命到了,天启年以后至崇祯年明庭国力已经被辽东战事和流寇消耗殆尽,行将油尽灯枯,已经到了树倒猢狲散的时节,大旱灾、大饥荒、大疫病、人相食不断,就算是运气好打败大顺军与满清也不过是另一个残唐而已,顶多也不过是个清末的格局。福王朱由崧不能与老九(赵构)比,宋之文武不能与明之文武比,南明不能与南宋比,北宋之亡与大明之亡更不能相比。北宋没有经历明末那样大规模的农民战争,北宋朝廷在内地尤其南方的权威和统治秩序也没随着中央被金人消灭而瓦解。而明末朝廷对左良玉、吴三桂这类军阀没有实际处置的能力。 ▲影视剧中的赵构形象,图片来源网络 ▲影视剧中的福王朱由崧之父朱常洵形象,图片来源网络 南明的情况连端平入洛失败后蒙古军第一次大举南侵的情况都无法类比,南明弘光政权就靠所谓的大明正统的名义维持,事实上大明已亡,主力已丧,福王本来就没有资格继承大位,他不是皇室,而是逃到江南的宗室,北京没有发出任何诏命能代表他是南明的控制者乃至大明的继承者,所以南明的法统是很有问题的,拥立福王也是没办法的选择,因为从本质上说:立谁都一样,福王离皇室近些,于是就选择了福王。 但是东林又故意说他有七不可立,加重了他法统的不稳定性。直到南明破败,永历皇帝西逃的时候,明朝朝廷的主要问题还是文官在不断参前线的武将。 因此,南明的朝廷就是个空架子,没有皇室南渡,延正大统。后来还爆发内战,对稍远的地方就没法直接控制,所谓南明是「 ”名符其实”,就是大明的南部,弘光政权没有一个强力稳定的中枢,比如对四川就是委任当地的明臣督师指挥明军反攻大西。 这才是南明军阀各自为战,互相攻伐的主因,说白了:现在的朝廷原来与我是平齐的,是我拥立的,我为什么要服从现在的朝廷?弘光政权的作用也就是在名义上维持所谓的大明正统,整合大明南部的势力,实际作用有限,这也是崇祯为什么要对南明的局势负主要责任的原因。 ▲张献忠大西政权潼川府经历司印,图片来源网络 ▲张献忠「 ”江口沉银”地出土银锭,图片来源网络 ▲南明永历行宫,图片来源网络 ▲南明鲁王朱以海圹志,图片来源网络 究其原因,宋朝一直坚持一个原则没有动摇过,即兵为国有。任何将领,除警卫班随身带以外,都是兵为国有,国家评职称发工资。在南宋初期,有过一段时间是各种混乱,但是中央政权稍有振作, ... 马上就把兵权给抓起来,不听话的,不服从的,一律讨灭。固然,北宋南宋交替天下大乱时,还是产生了一些地方豪强,但南宋武装游寇集团与明末军头还是不同的。明末军头的部队名义上还是大明体制内的军队,南宋的武装游寇集团虽然大部分是宋军溃卒、勤王义军 ... 而来,但不是宋军体制内的部队,朝廷必须加以镇压或者改编。所以在军队问题上,宋朝比明朝有些体制优点。明朝的缺点是中后期靠家丁,这简直就是鼓励兵为将有了,国家承认私兵,甚至鼓励私兵,出现后来的情况并不奇怪。 注:本文由君子剑岳不群、espncspn10、慎独习劳SC苍狼图腾、矢车菊、WILL9999、rottenweed、自行克虏伯、经略幽燕我童贯、护明讨鞑忠贞营、萌古大酋长、guy等北朝网友的精彩发言总结而成。 本文所有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标签:南明明朝宋朝南宋中国古代史军阀历史朱由崧衣冠南渡靖康明朝历史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