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都城元大都 简称大都,突厥语称为“汗八里” ˂img src=https://www.lishirenzhi.com/zb_users/upload/2017/30/1514636532182_0.jpg alt=
英国历史学家谈马可.波罗:他来过中国"有证据" 英国历史学家谈马可.波罗:他来过中国"有证据" 18日上午,英国历史学家约翰曼先生,在内蒙古呼和浩特举行的“中国第十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会议上,用近10分钟的时间侃谈他眼中的 马可。波罗及其“游记&...
马可·波罗简介,《马可·波罗游记》介绍 在狱中,他遇到了作家鲁思梯谦,于是便有了马可·波罗口述、鲁思梯谦记录的《马可·波罗游记》。>《马可·波罗游记》>《马可·波罗游记》是欧洲人撰写的第一部详尽描绘中国历史、文化和艺术的游记。在1324年马可·波罗逝世前,《马可·波罗游记》已被翻译成多种欧洲文字,广为流传。在把中国文化艺术传播到欧洲这一方面,《马可·波罗游记》具有重要意义。
马可·波罗在中国做过官吗? >马可·波罗到底在杭州做过官吗?至于所谓马可·波罗在扬州做官一说,有可能是文字翻译的误会,以致误以为真。另外,马可·波罗仅在扬州城居住而未做官,那么,地方志中不予记载也是有可能的。但因书中记载不够明确,马可·波罗是否在中国做过官,究竟做过什么官,谁也无法去考究,最终成为一个悬案。
《马可·波罗游记》曾记载老北京元代城墙为白色 在《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了元代老北京城墙,令人惊讶的是,他明确地写道,它被涂成白色。这些离奇的细节,让人怀疑马可·波罗是否真的到过卢沟桥。曾有人认为,马可·波罗说的是另一座桥,并非今天的卢沟桥,可按他游记记载的方位寻找,却没有发现新的古桥遗迹。当然,《马可·波罗游记》原本已佚,目前留下的抄本多达140多种,不同人在抄写中可能添入了新内容,但这也说明,这本书记载的内容未必可靠,引用时应多加小心。
历史上的今天9月15日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出生 在760年前的今天,1254年9月15日,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出生。1254年生于意大利威尼斯一个商人家庭,也是旅行世家。在1324年马可·波罗逝世前,《马可·波罗游记》已被翻译成多种欧洲文字,广为流传。现存的《马可·波罗游记》有各种文字的119种版本。《马可·波罗游记》在把中国文化艺术传播到欧洲这一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出生 1254年生于意大利威尼斯一个商人家庭,也是旅行世家。16世纪意大利收藏家、地理学家赖麦锡说,马可·波罗在1299年写完《游记》,“几个月后,这部书已在意大利境内随处可见”。在1324年马可·波罗逝世前,《马可·波罗游记》已被翻译成多种欧洲文字,广为流传。现存的《马可·波罗游记》有各种文字的119种版本。《马可·波罗游记》在把中国文化艺术传播到欧洲这一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的两个名字在欧洲竟被当成两个国家?正本清源又如此曲折 估计多数阅读本文的朋友都知道,中国在许多西方语言里被称为China,可能还有一些朋友也知道,在许多斯拉夫语言里,中国不叫China,而叫Kitay,而这个词翻译过来就是契丹。而且契丹这个词在包括英语在内的许多其它西方语言里,其实在历史上也曾得到广泛应用,被用来指代中国,那么为什么契丹这个词曾经被这么多人接受?
《马可·波罗游记》欺骗了多少中国人 配图来源网络十三世纪末,一位名叫马可·波罗的威尼斯商人,在狱中向他的难友鲁斯蒂谦口述了他的一次神奇的东方之旅。书中描绘的那个遥远古国震惊了整个欧洲。马可·波罗,1275年同父亲、叔叔三人从意大利长途跋涉到达中国。深得中国忽必烈大汗王朝的信任,并在中国任职。1291年初离开中国。1298年,威尼斯和热那亚这两个意大利城邦发生海战,马可·波罗参加的威尼斯舰队败北,不幸被俘入狱。
千年文化之旅:当西方遇见东方,欧洲人为何膜拜中国? 嘉庆二十一年,英国使臣阿美士德率领使团,满怀期待地奔向中国。早在阿美士德之前,他的前辈马戛尔尼就曾借着为乾隆祝寿之名,来华商讨贸易问题,最终闹得不欢而散。阿美士德这次指不定又要吃闭门羹,压力山大。阿美士德当然不乐意,只愿以脱帽鞠躬代替。经过多次争吵,阿美士德连嘉庆的面都没见着,就被驱逐出境,失望地踏上归途。那个人,是曾经的欧洲霸主、法国皇帝拿破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