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季兴

高季兴简介 五代十国南平开国君主高季兴生平

>907年,朱温称帝,任命高季兴为荆南节度使。后唐灭梁后,高季兴向后唐称臣,并亲自入朝觐见。924年,唐庄宗册封其为南平王。>高季兴在荆南,经常截留各国贡品,又为获取赏赐而向诸国称臣,反复无常,被诸国称为「高赖子」。唐明宗,罢黜高季兴官爵,发兵征讨。高季兴不敌,辖地日蹙,遂向南吴称臣,被封为秦王。>929年,高季兴病死,其子高从诲继位,重新向后唐称臣,因此后唐追封高季兴为楚王,谥武信。

五代十国历史_五代十国历史先后灭亡次序

五代十国历史先后灭亡次序详细解释五代的排序是正统王朝,后面的灭了前面的,顺序是后梁907-923、后唐923-936、后晋936-946、后汉947-979和后周951-960。拓展资料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这一称谓出自《新五代史》,是对五代与十国的合称。907年,朱温建立后梁,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960年,赵匡胤取代后周建立北宋;979年灭北汉,自此基本结束了自晚唐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

南平王高季兴简介 高季兴的子女

高季兴原名高季昌,又称朱季昌、高赖子,曾被朱友让收为义子,曾封爵渤海王、南平王、秦王、楚王,建立南平国,是五代十国南平的开国君主。南平王高季兴简介高季兴,原名高季昌,字贻孙,陕州硖石人,五代十国时期南平开国君主。924年,后唐庄宗封其为南平王。高季兴不敌,辖地日蹙,遂向南吴称臣,被封为秦王。>高季兴的子女>儿子>高从诲,第二代南平王。

高季兴的故事 对高季兴的历史评价

高季兴曾经是朱温义子朱友让的家奴兼义子,曾任宋州刺史、颍州防御使、荆南节度使等职。高季兴的故事老妪迎王>高季兴早年随朱温出征,到客栈时,天还没亮。后来,高季兴来到荆南,果然封王。一次兵败,高季兴带着张氏夺路而逃,夜中误入深涧。高季兴怕张氏连累自己,便趁她熟睡的时候,想引发山崩把她压死。高季兴听后,认为张氏怀的孩子肯定不是寻常人,便带着她一起逃生。

隋唐五代十国四川名人志 梁姓人才辈出

梁姓人在发展史上有一个特点:隋唐前,梁姓名人大多是行伍出身,以武力为主,南征北战,东征西讨,使得梁姓人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隋唐科举制度产生后,梁姓人逐渐由武向文转变,并在科举考试中取得辉煌成绩,成为书香世家。宋代名画家李伯时赞扬梁令瓒的人物画,可与吴道子媲美。同年十月,梁守谦突发暴病骤死家中,享年49岁。唐朝后期,这支梁姓人出了一个政治家梁震,是梁睿的第14世孙。

高从诲生平介绍 历史上如何评价高从诲

高从诲即位后向后唐称臣,被封为南平王,于公元948年逝世。高从诲生平介绍>高从诲,字遵圣,五代十国时期南平国第二任君主。>高从诲初仕后梁,高季兴建立南平国后,任命其为马步军都指挥使、行军司马等。928年,高季兴去世,高从诲嗣位。>历史上如何评价高从诲>司马光《资治通鉴》:“高从诲,性明达,亲礼贤士。”

荆南仅仅控制17个县,面对四大强国,为何生存了50多年?

但在蜀、楚、唐等几大政权的之间,生存了50多年。那么,自己的实力非常单薄,荆南政权为何能够生存了50多年呢?在荆南政权的南方,楚政权控制了14个州、66个县,吞并荆南地区并不困难。在荆南政权的西部,蜀国控制了四川、重庆、陕西南部等地,实力甚至超过了楚政权。南唐政权的国力仅次于中原地区,控制了19个州,总计108个县。荆南政权之所以存在了50多年,牵扯到周边各个政权的机缘巧合。

五代十国奇人梁震:从未出仕,却做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前言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作过一首有关隐士的诗,诗中明确告诉了我们,中国古代文人因为隐居方式的不同,大体分为三种隐士。《中隐》(节选)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似出复似处,非忙亦非闲。

南平末王高继冲:高家虽一向低姿态,但也知道「 ”假道伐虢”

荆南(南平)朱家家奴南平政权的奠基人是高季兴,他从一个家奴成为一方割据实权人物,完全是因为一个人。除此之外他拥有的自己的根据地荆南,也是其后来政权建立的基础。高季兴也知道朱家的江山恐将不保。如何处理与后唐的关系成为高季兴首要重视的问题,但是在强大的后唐王朝面前,高季兴能做的只是摆低姿态,只有臣服一条路。

五代十国时的荆南政权为什么能够维持40年,保持独立不被兼并?

题/五代十国时的荆南政权为什么能够维持40年,保持独立不被兼并?文/金色明月文章声明:本文章属于「”不易君子”原创内容,请您尊重原创,转载请联系本号。图片声明:本文内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号。盗用警告:本号已与「”...骑士”签约,可实时监测全网盗用文章行为,请遵守道德底线,莫伸手伸手必被捉!五代时期,天下大乱,大小政权轮番登场,在这大鱼吃小鱼般的乱世,有一个政权却活得自由自在,这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