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宇

万历十五年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人民的名义》中曾多次提到《万历十五年》这本书!

中国两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制的情况,到明代到达了极点,而他写作《万历十五年》的目的,也重在说明这一看法。《万历十五年》中通过对明朝几个关键性人物的描述,看到了这个没落王朝的悲剧命运,历史,最终让这些帝王将相所泯灭。>>虽然对中国以道德代替法律,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里已经批评得很透彻——道德非万能,不能代替技术,尤不可代替法律。

王春瑜琐忆黄仁宇,亦师亦友

哈尔滨会议一别,与黄仁宇竟成永诀。老实说,我不太喜欢黄仁宇的史学著作,《万历十五年》亦不过如此而已。我与老专家王毓铨前辈商量后,他说应当邀请黄仁宇参加。过了个把月,王老来明史研究室,说黄仁宇来信了,你看看吧。事实上,后来不仅免去她在会议期间的食宿费,连黄仁宇的也免了。应当说,中国明史学界对黄仁宇是友好的。我知道,他和黄仁宇是挚友。黄仁宇在文章中,多次述及与田汉的交往,笔下一往情深。

评黄仁宇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

——评黄仁宇《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黄仁宇读蒋介石(上图)的日记,认为“有帝王口气”>◎近代中国面临的是双重的历史任务,一是传统的任务,即清王朝崩溃后如何重建中央集权制国家,二是向现代化转型的任务。>已故的黄仁宇先生是历史学前辈大家,他的遗著《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虽然写作于蒋介石日记开放以前,只是看到其他著作转引的部分日记,但仍颇显卓见远识。

万历十五年到底讲了什么?那一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美籍华人学者黄仁宇的名著《万历十五年》《万历五年》是一部诡异的作品,它从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截取了明末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这一历史瞬间,从经济、政治、历史人物等各个角度对明末作了深刻的剖析,不妨称之为一部历史上「”大失败的总记录”。整部书描写了明朝万历年间的几个人物的故事,从万历皇帝本人到他的两任首辅(张居正和他的继任者申时行),他最著名的...将领(戚继光),明朝最为后世称道的官员(海瑞)

《万历十五年》:枷锁之中的失败者群像

"两天读完黄仁宇老师的《万历十五年》,恍若隔世,被深深震撼。《万历十五年》的主题,序言就已表明:"中国二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律,至明代至极,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万历十五年阳历3月2日,有消息传来,皇帝陛下要举行午朝大典。各项朝廷事务,名义上由小皇帝审阅批示,其实都由张先生给予意见或最终定夺,张居正是万历初年的实际管理者和决策者。万历十五年,他不过24岁,登上天子宝座却已经·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