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王春瑜琐忆黄仁宇,亦师亦友

哈尔滨会议一别,与黄仁宇竟成永诀。人是复杂的。在我的片断印象中,黄仁宇是一个保留着旧军人不良习气的性情中人———尽管他在史学上有不少建树。 自从黄仁宇在美国纽约一家电影院看电影时突然倒下,与世长辞,我常常想起这位美籍华人、著名历史学家。他去世后,中国大陆掀起一股黄仁宇热,差不多把他的所有著作都出版了,历史认知网书店更是不遗余力。黄仁宇的著作,在史学界、更多的是文化界,掀起巨大的冲击波。年轻学人、文化人,为之深深吸引,甚至视为高山仰止。近年来,报刊记者来采访我,问我对黄仁宇的史学著作、特别是《万历十五年》的评价,对黄仁宇的印象。我都如实说了。学术著作从来是见仁见智。老实说,我不太喜欢黄仁宇的史学著作,《万历十五年》亦不过如此而已。他比我年长多了,是前辈;但他研究生毕业、拿到博士学位,比我还晚一年。因此,在学术上,我与他倒是平辈人。说真的,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黄仁宇留给我的印象,比他的著作,要生动多了。 >1987年夏,我的工作单位 ... 科学院明史研究室着手筹备定于次年秋在哈尔滨召开的国际明史研讨会,由我负责。我与老专家王毓铨前辈商量后,他说应当邀请黄仁宇参加。我说,我与此公没有往来,听说他似乎学问大,架子也大,香港大学召开的第一届国际明清史研讨会,我去参加了,会上听说,港大曾向黄仁宇发出邀请,但他没有到会。王老说,我曾在美国生活过很多年,与黄仁宇很熟,他对我很客气,能摆什么架子!我请王老亲自写封信邀请他,王老答应了。过了个把月,王老来明史研究室,说黄仁宇来信了,你看看吧。我一看,开头寒喧几句,感谢邀请之类,但笔锋一转,说:“‘天生我才必有用’,可惜做不到‘千金散尽还复来’。现在我已失去纽约大学的教席,吃饭都成了问题。”因此,他提出,我们能给他提供开会时的来回飞机票,及住宾馆的食宿费。我对王老说,来回飞机票恐怕难以办到。王老说:“你不要信他的,他没穷到这个份上。再说美国有很多学术基金组织,他可以去申请。”尽管如此,我还是与室里的同事及历史所科研处商量过黄仁宇来华事,后来又与室学术秘书廖心一一起去哈尔滨筹备会议,跟主办单位之一黑龙江大学历史系主任段景轩教授商量此事。我们达成共识:鉴于黄仁宇已失业,可以减免他的赴会“门票”———如报名费、资料费、交通费之类,也可少收他的住宿费,但来回飞机票,只能由他自理。后来,黄仁宇让他在桂林教中学的妹妹,来信与我们联系,说几十年未见面了,希望我们同意她参加会议,并减免她的住宿费。内战使黄家兄妹骨肉分离,天各一方。我们同情其遭遇,邀请她赴会。事实上,后来不仅免去她在会议期间的食宿费,连黄仁宇的也免了。应当说,中国明史学界对黄仁宇是友好的。附带说一下,这位黄姐眉清目秀,体态丰腴,温文尔雅,与瘦小老头一个、举止不脱某些 ... 军官粗俗习气的黄仁宇,适成鲜明对比。倘不说破,外人很难设想这二人居然是兄妹。 >临近会期越来越近,有一天,田汉的公子田海男来电,说有事要面商。我说是不是为了黄仁宇的事?他说是。我知道,他和黄仁宇是挚友。黄仁宇在回忆文章中,曾经提到抗战时他和田海男曾在名将阙汉骞(时任十四师师长)麾下当过少尉排长,黄仁宇对田汉很尊敬,一直称他田伯伯。黄仁宇在文章中,多次述及与田汉的交往,笔下一往情深。田海男与我见面后,强调黄仁宇是蒋纬国的好友,我们应当热情接待;黄仁宇拟先来北京小住,食、宿、行都由历史所负责。我如实向主管科研、外事的一位副所长汇报此事,这位老兄一听就很反感,说:“黄仁宇既然有这么大的来头,田海男何不找民革中央,或者统战部接待,找历史所干什么?”此人是研究元史的,与黄仁宇显然是隔行如隔山,对他的学问与行事做派,看来都不感兴趣。中国的事,从来是长官说了算,区区明史研究室,无钱无势,于是我只好在 ... 中对田海男敬谢不敏,他也只好另想办法。 >真没想到,在哈尔滨的会上见到黄仁宇,交谈后,他热情地说:“我看你的长相与言谈,很像台湾省政治大学也是搞明史的张哲郎。你认识他吗?”我说:“知道他,也见过照片,但没见过面。”后来,张哲郎教授来大陆开会,我俩多次见过面,我去台湾省开会时,也见过面,他很健谈。我曾把黄仁宇的这席话,转告了张哲郎,他听后很感兴趣。 >但是,总的看来,黄仁宇在会上留给与会者的印象,是不佳的。在分组讨论时,他跟我一组,由明清史专家李文治前辈主持会议。黄仁宇发言介绍美国明史研究情况时,东扯西拉,而且草草讲完后,就退出会场,扬长而去。素以忠厚长者著称的李文治老人,忍不住说:“美国明史学界的情况,并不是像他这样介绍的。黄先生的发言有片面性。”我认为,黄仁宇未免小看我们了,在座与会者都是专门研究明史的,岂能不了解美国的明史研究状况?而且他发完言就甩手而去,这是对与会者的不尊重,特别是对李文治老前辈的不恭。 >在另一次讨论会上,黄仁宇发言时,说着说着,竟跳起来,蹲在沙发上,侃侃而谈。他大概是忘了,这是在国际明史研讨会上,而不是在当年 ... 的下级军官会上,或训斥 ... 大兵的场所。他这样的举动,理所当然地引起与会者的反感,更让人不快的是,他在发言中,不谈明史,却大谈所谓“五百年大循环”的“大历史观”,令我辈听之无味。还让人倒胃口的是,他大谈解放战争时,他时任 ... 军队少校,是如何在东北战场与 ... 打仗,并失败的。他的结论匪夷所思:“ ... 为什么失败?因为 ... 军队的士兵都是土匪。早晨起来操练,排长挨个儿挥拳向每一个士兵胸脯打去。这些土匪能打胜仗吗?”我的学长、曾任志愿军炮兵排长、对 ... 军队相当了解的复旦大学历史系汤纲教授,忍不住站起来,驳斥了黄仁宇的这种奇谈怪论。黄仁宇又发言辩解,只能是越辩越被动。中午吃饭时,为了一件小事,黄仁宇大发脾气,怒气冲冲地大步走出饭厅,这又让我们大吃一惊。我与段景轩等赶忙追上去,劝他老人家息怒。我在国内、海外,曾多次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但像黄仁宇这样的言谈举止,还是头一次碰到,真让我开了眼界。不少与会者散会后,说“黄仁宇简直是个兵痞”。这有失温柔敦厚之旨,我不赞同。 >不过,黄仁宇对我本人以及这次会议,还是有帮助的。我曾私下拜访他。为了拉近距离,我告诉他,我是西雅图陈学霖教授的好友。他与陈学霖稔熟,听后果然对我亲切多了。我说:“这是在中国开会,最好只谈学术,谈明史,免得遭人非议。不能像在美国,您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他诚恳地说:“看来你对美国还不了解,在那里,也不是想说什么就能说什么的。”我承认我对美国的自由、民主,认识是很肤浅的。王毓铨老人对学术论文的要求,一向非常严格。他看了与会者提交的论文后,认为多数都一般化,因此他不参加小组讨论。我们对这位前辈,不便说什么。多亏黄仁宇在吃饭时,直言不讳地对王老说:“毓老,您怎么老是呆在房间里?和我们一起参加小组讨论多好。”王老为了给他面子,参加了几次小组讨论会,这对年轻的与会学人,无疑是个鼓励。 哈尔滨会议一别,与黄仁宇竟成永诀。人是复杂的。在我的片断印象中,黄仁宇是一个保留着旧军人不良习气的性情中人———尽管他在史学上有不少建树。(王春瑜)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王春瑜琐忆黄仁宇,亦师亦友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孙武为什么在先秦史书中籍籍无名?

    孙子兵法孙武虽然被誉为「”兵圣”,千古流芳;其所著的《孙子兵法》更是被推为兵家圣书,誉满全球,可是关于他这个人是否真实存在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歇过,原因并不复杂——孙武生平事迹的文字记录,最早是出现在司马迁的《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当中,而在更早的、先秦时代的史书,诸如《左传》、《战国策》等,却只字未提。此外,《史记》中关于孙武参与吴王阖闾伐楚之战的记载,与《左传·定公·定公四年》中的记载相冲突,按照《

  2. 血洗四川张献忠:从已知历史来看,我们错怪了这位农民领袖372年

    另外,这篇文章昊童也可以保证绝对不是为张献忠开罪,也不会否认他在起义过程中犯下的暴行!那张献忠在历史上究竟是什么样子?进四川1644年6月张献忠打败英雄秦良玉攻破重庆打开了四川的大门,又在八月攻破成都虐...蜀王全族,并以成都为核心逐步占领四川。为了稳固政权张献忠采用保甲连坐以及管控言论来控制当地百姓,同时鼓励百姓开荒并用酷刑杜绝...,这些都是有史可查的。

  3. 张耕华 | 陈寅恪、吕思勉治史风格的异同

    陈寅恪、吕思勉陈寅恪和吕思勉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史学大家,他们的治史都以研读传统典籍为基础,也都继承了中国历史上的史学传统。陈寅恪、吕思勉两位都是纯粹的历史学者,但都非常关心社会现场,其著述之命意,常希望在历史中寻求经验教训,而非纯粹为史实而考证史实。论者常常关注陈、吕两位治史上的前一方面成就,而对后者则有所忽视,其实,这是他们治史的重要特色,也是中国史学史上珍贵的学术遗产。

  4. 深扒文豪们不为人知的搞笑历史,看完后让人笑喷

    但实际上这些文豪们都有着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当初我们在教科书上学习他们传承下来的知识时,根本没有想到他们还有这么有趣的一面,令人大跌眼镜。鲁迅先生这一生无疑是伟大的,他对我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5. 看似明君的崇祯,把大明帝国整灭亡的原因,竟然是没有上过学

    阿元这是一个勤劳的皇帝,甚至没有之一。但崇祯还真没有这个毛病。咱们来看看崇祯刚刚当上皇帝的一些举措。东林君子们认为还应该撤销所有的,以太监为主导的监视机构,比如各省地河道太监、军中的监军等等。万历亲政后,不但重新派出了太监监督治水,还大大强化,宣布治水的款项一律要经太监过目。太监在死亡的威胁下,只能少贪甚至不贪,大大影响了文官系统,在治河款项上的贪腐力度。

  6. 明史中帮助高拱入阁的邵大侠是谁?一介江湖布衣左右朝局

    《万历野获编》载:邵芳者,号樗朽,丹阳人也。穆宗之三年,华亭(徐阶)、新郑(高拱),俱在告家居。时,废弃诸公,商之邵,欲起官。在《明史》中并没有对邵大侠的直接记述,但是诸多资料中都记载了邵大侠帮助高拱复相,和与张居正的故事。我们不得不感叹一个江湖布衣,竟然有这么大的能量左右朝局,以至于在正史中都不能忽略他的存在。

  7. 崇祯有多苦:10年灾害、4年瘟疫,东北有皇太极、西南有李自成

    导读:公元1627年,落水生病的明熹宗朱由校服用「”仙药”身亡,因其三子早夭,身后的皇位只能有自己的弟弟朱由检继承,是为明思宗。就在朱由检继承皇位的前一年,公元1626年,东北地区后金政权的建立者努尔哈赤病逝,其身后汗位由第八子爱新觉罗·皇太极继承,开启了后金政权的新时代;就在朱由检继承皇位的第二年,公元1628年,初一登基便想着大施拳脚的朱由检开始了对驿站的精简改革,时为银川驿卒的李自成失业,并

  8. 清代皇权与士人的互动 怎样造就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顶峰?

    但清代学术除了满族统治者的作用,还有士人自身的反作用。满族建立的大清王朝,受到汉族士人的强烈...。满清刚入关之际,对于反对者的态度,一般是直接用武力解决。清王朝的文化建设也渐渐被提上日程。清王朝的文化政策,必然会成为其维护统治的重要手段。

  9. 老爹懦弱儿子荒唐,明孝宗是怎么做到弘治中兴的?

    这不仅影响了他的施政,更差点影响了弘治皇帝的人生。年仅十六岁的朱佑樘在艰难地活下来后,最终成了皇帝,是为明孝宗弘治皇帝。由于黄河河道多支并流灾害严重,弘治帝多次免征河南赋税,共减免了至少21万3340石麦,11万9960余两丝,给沿岸百姓减轻了极大的负担。

  10. 处于何种考虑 朱元璋要残忍地恢复断千年的殉葬制度

    原题:朱元璋死前,竟有46位女性殉葬,死前还「”享用”了皇帝的两道恩典殉葬,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词。通常认为,这种制度主要是为满足某人或某种社会主流群体而形成。皇帝死后,嫔妃殉葬,男子死后,妾室殉葬,是这种认识的依据。然而中国古代殉葬制度之起源和演变,原因十分复杂深刻,绝非单方面造成。野蛮时期和蒙昧时代的殉葬方式虽然残忍,却不如文明时代系统化。文明时代这一残忍制度的代表事件,就是明太祖朱元璋死前的

随机推荐

  1. 周公姬旦是个怎样的人?周公的一生有哪些成就

    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在王室内部也有人对周公称王持怀疑态度。>周公姬旦二次克殷之后,周公认为有必要扩建直属国家的武装力量,于是对三监的军队进行收编,又另建了一支八师,主要由周人组成,驻守在以新筑的成周为中心的的河洛地区的政治中心,戍守周天子,所以称为“成周八师”。

  2. 纳尔逊·曼德拉

    纳尔逊·曼德拉  纳尔逊 曼德拉(1918—— )Mandela,Nelson (Rohihlahla)南非总统 (1994——)。1918 年 7月18日生于南非东部特兰斯凯首府乌姆塔塔。1938年入开普省...

  3. 梦见能吃 会吃梦到能吃 会吃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能吃 会吃好不好

    做梦梦见能吃会吃好不好?梦见能吃会吃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能吃会吃的详细解说吧。少女梦见自己能吃,意味着能够妥善的管理好大量的钱财,持家有方,并会因此而被有钱的男人相中,嫁入豪门。梦见鞋子丢了梦到鞋子丢了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鞋子丢了好不好梦见饭量大的人,灾难会降临。已婚女子梦见自己吃得多,要生男孩。病人梦见自己是个饭桶,病会加重。

  4. 风水大师见一乞丐面相好,送儿子做小弟送女儿做小妾

    >据说,当年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便曾经被人认为是面相富贵,然后,朱元璋便得到了此人得资助,甚至,还娶到了其人的女儿做小妾。思索片刻后,郭山甫痛下决心,将自己的女儿送给了朱元璋做小妾!一般的官宦人家恐怕都无缘娶到他的千金,然而,他竟然不惜把女儿送给朱元璋做妾。

  5. 梦见死去的家人活过来

    周公解梦梦见死去的家人活过来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死去的家人活过来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6. 下面哪个成语典故和棋文化有关?

    “专心致志”语出先秦·孟轲《孟子·告子上》。

  7. 【鲁笨】的意思是什么?【鲁笨】是什么意思?

    ●《西游记》第八九回:「那八戒一生是个鲁夯的人,他见了钉钯,那里与他叙什么情节,跑上去,拿下来,轮在手中,现了本相,丢了解数,望妖精劈脸就筑。」●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七章:「庄稼人尽管有前进和落后、聪明和鲁笨、诚实和奸猾之分,但愿意多打粮食、愿意增加收入,是他们的共同点。」★「鲁笨」在《汉语大词典》第18009页第12卷1208参见:鲁笨鲁笨的英语单词1.reuben

  8. 陆压道人陆压究竟是谁?陆压道人的来历

      在《封神演义》中,如果要在全体出场人物中评选最神秘人物,陆压道人当可力压群雄,独占鳌头。无他,盖不明底细耳。陆压道人一出场,就献钉头七箭书杀死了道法高强的赵公明,又秒杀烈焰阵主柏礼,被封了泥丸宫居然还能死里逃生,手中有一个葫芦能放飞刀,此刀虽然蓄力时间较长,但一向例...

  9. 历史上的今天5月22日 黄冈起义爆发

    1907年05月22日黄冈起义爆发创造六个第一在108年前的今天,1907年5月22日,黄冈起义爆发这次起义是孙中山委派许雪秋和同盟会嘉应州主盟人何子渊等人发动起来的。后孙中山派人配合雪秋,加紧了起义筹备工作。5月21日,黄金福派兵勇数十名进驻黄冈镇,并借故捕去会众2人。次日余既成等聚集党众200余人于黄冈城外起义。恰于此时,清广东水师提督李准所派援军到来,双方夹攻义军,因而潮州未能攻下。

  10. 李清照的改嫁和离婚,成为南宋朝野的头号新闻

    「”靖康之变”后,难以计数的北方人背井离乡,辗转逃难到东南丘陵地带。颠沛流离、风餐露宿的人群中就有日后被推崇为宋朝第一女词人的李清照和她的丈夫、金石学家赵明诚。李清照的前半生是锦衣玉食、吟诗颂词的安逸人生。她的许多闺房诗词以感情细腻、辞藻清丽而闻名一时。这一方面得自家传。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就是当时齐、鲁一带知名学者,官至礼部员外郎。李清照自幼聪慧,在父亲的培养熏陶之下,工诗词,能文章,善画墨竹,字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