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墨子》經典20句 墨子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農民出身的哲學家,墨子創立了墨家學說,與儒家並稱“顯學”。他提出了“兼愛”、“非攻”、“尚賢”、“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樂”、“節葬”、“節用”等觀點。墨子在戰國時期創立了以幾何學、物理學、光學爲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學理論。在當時的百家爭鳴,有“非儒即墨”之稱。君子不鏡於水,而鏡於人。鏡於水,見面之容,鏡於人,則知吉與兇。譯文:君子不用水來當鏡子,而是拿別
爲何日軍軍官不願當少將,都要爭當大佐? 對於有志於從軍發展的日本年輕人來說,日本大佐就好像樹上高2米的地方有個果子,一踮腳就可以摘得到。日本少將則像樹上2米5的地方的果實,就是踮腳也不一定夠得着,需要助跑起跳才能摘下來,難度更高。我們看抗日劇或者抗日電影的時候,經常可以聽到侵華的日本兵"龜田大佐"、"鈴木大佐"、"鳩山少佐"或者"崗村少將"叫來叫去的,大家對此一定是一頭霧水:這些大佐、少佐是什麼級別,大將、少將又是什麼級別?大佐是日本軍
二戰緬甸鱷魚島,荷槍實彈1000多日軍:幾乎被上萬只鱷魚吃光? 在90年代奧祕雜誌說過一個故事,在二戰後期的緬甸戰役,日軍被英軍追得走投無路,陰差陽錯地闖入了蘭裏島上一片沼澤地裏。1000多名荷槍實彈的日軍遭到了鱷魚襲擊,結果全部都被吃掉。蘭裏島,又稱延別島,隸屬緬甸,位於孟加拉灣東岸,面積約2300平方公里,是緬甸的之一大島。島上多紅樹林沼澤,據稱居住着數萬只鱷魚。如果查戰史就會發現,鱷魚吃人是真的,只是沒有這麼大規模。在蘭裏島,本身日軍駐軍,就是日軍第54
《桃花源記》這個故事是鬼故事嗎? 在世界文學歷史上,塑造一個不存在的理想國是常見的題材。而這個理想國給人們帶來嚮往的同時都會給你一種鬼氣森森的傳奇色彩,可謂是厭世文學的特色,《桃花源記》自然也在此列。再比如英國斯威夫特的《格列佛遊記》,講述了主人公在航海期間偶遇小人國、大人國、飛島和慧駰國等不存在的國家遊覽。男主人公十分嚮往慧駰國的文明生活,對現實世界十分厭惡。《格列佛遊記》通篇下來,負能量滿滿。再比如最爲馳名的空想社會主義創始人
世界五大叛徒,中國僅一人上榜,至今受萬人唾棄 無論是古代戰爭之中,還是現代商戰之中,“叛徒”都是讓人深惡痛絕的,爲了個人利益可以背叛一切。美國軍方刻意蒐羅了整個世界軍事史,評選出了5個最臭名昭著、最讓人刻骨銘心、最致命的叛徒,用來警示美軍指揮官。我們一起來看看。1、阿奎納多艾米利奧·阿奎納多,菲律賓共和國首任總統,菲律賓獨立戰爭後期領袖及主和派首領,美菲戰爭和日本佔領菲律賓時期的投敵分子。阿奎納多投降後,很多起義軍民不承認投降條約,拒絕繳械。
老和尚送小和尚下山,悟出這首七律,笑着讀完開頭,哭着唸完結尾 “從前有座山,山裏有個廟,廟時有個老和尚在給小和尚講故事”,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這個故事。當年躺在母親膝蓋上,聽她用不太標準的普通話講這個故事時,腦子裏總會出現一個和藹的老和尚和一個調皮的小和尚。那時候我把這對和尚的故事當笑話聽,如今我覺得他們的生活其實挺溫馨,因爲我無意中讀到了一首頗有意思的唐詩。這是一首七律,詩名叫《送童子下山》,作者爲唐代高僧金喬覺。提到這個名字大家或許還不太熟悉,但提起他的
二戰中,德軍在莫斯科凍死無數,爲何不搶蘇聯人的衣服穿? 文|觀景說史1941年6月22日,納粹德國入侵蘇聯,二戰中的蘇德戰場正式打響。德國人分三路大軍以閃電戰的方式快速向蘇聯腹地挺進,面對納粹德國來勢洶洶的三路大軍,蘇聯紅軍的防線很快就崩潰了,而且還讓蘇軍損失慘重,按照這個進度來看,德國人在二戰中離拿下前蘇聯只有一步之遙,那就是攻陷莫斯科。希特勒的臨時調動給莫斯科喘了口氣9月中旬,德國人古德里安所率領的中路裝甲部隊到達了莫斯科城外,但隨後他被希特勒臨時
象棋明明是由中國發明,印度爲什麼說是他們發明的?先後6次申遺 象棋,也叫象碁、中國象棋,是我國傳統的棋類益智遊戲。它在我國已經有很久的歷史了,屬於二人對抗遊戲的一種,是我國棋文化和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因用具簡單,趣味性強,成爲流行極爲廣泛的棋藝活動。關於象棋的起源,還沒有一個確定的結論。因爲在它定型之前,經歷過很多次的演變。象棋在古代也被稱爲“象戲”,該詞最早出現在北周武帝天和四年,也就是公元569年。《周書·本紀》記載:“天和四年,五月乙丑,帝制《象經》成
農村俗語:“人有三不親,姨夫姑父”,還有誰?爲什麼不親呢? 農村俗語:“人有三不親,姨夫姑父”,還有誰?爲什麼不親呢?轉眼又到年節,各類大大小小的聚會是少不了的,公司有年會,同學之間辦友誼會,而一個大家族裏,不管平時親近或是不親近的親戚們,也都會在新年聚集在一起。親戚之間分遠近,是每個人都懂的道理,無論是從親緣的遠近看,還是從每個獨立的家庭之間的交往來看,儘管大家同屬一個家族,彼此之間是否親近,誰心裏都有個譜。農村的老人們常唸叨“人有三不親,姨夫、姑父和舅
太平洋戰爭~硫磺島戰役 硫磺島戰役,英語:BattleofIwoJima,日語:硫黃島の戦い,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與美國爆發的戰役,從1945年2月19日持續到3月26日。美軍陣亡6821名士兵。日本損失23,786名士兵,1,083人被俘,22,703人陣亡。美軍獲勝後將該島建設成供戰鬥機和轟炸機起飛降落的機場。戰役背景戰略要地硫磺島進攻路線圖在日本偷襲珍珠港時,小笠原羣島中只有父島有駐軍;硫磺島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