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拿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数学家,连毛主席都帮他打过工

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 … 如果今天你说的这些话, 将会如同死海古卷一般,被千年后的人看见 那么,你会说些什么呢? 他说,无外乎两点,其一关乎智慧,其二关乎道德 他告诉我们,永远不要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要学会宽容与爱 在黄昏时分的维多利亚时代 他品尝过铁窗风味和失去自由的苦楚 在动荡不安的险恶世纪里 他为人类的自由和幸福而奔走呼号 他是个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 他终身都在追求真理和正义 他的文学素养高得出奇,拿到过1950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可他并不是个单纯的哲学家或者思想家 他在数理逻辑上有着卓越的贡献,被看作是亚里士多德以来最伟大的逻辑学家 他一生著书多达七八十种,论文几千篇 哲学、数学、科学、伦理学、社会学、政治、教育、历史、宗教… 当他在近百年前访问中国的时候 青年 ... 曾担任他的记录员 孙中山称其为「 ”唯一真正理解中国的西方人” 徐志摩曾远赴英伦想拜其为师 图: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 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二十世纪英国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历史学家 上世纪西方最著名、影响最大的学者和和平主义社会活动家之一 … 罗素出生的时候,正是大英帝国的巅峰时期 那是1872年的英国,罗素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里 他的祖父约翰·罗素伯爵曾经两次出任英国首相 而他的母亲也是出生于贵族 放到今天来看,罗素可以说是个含着金汤匙出身的贵族子弟 他的起跑线比很多人的终点线还高 图:罗素的祖父——约翰·罗素 然而,在他两岁的时候,他的母亲就因为白喉而去世了 母亲去世两年后,他的父亲也追随母亲而去 在罗素4岁那年,他就成为了孤儿 对于罗素来说,父母只是个代号和两团模糊不清的影子 图:幼年时候的罗素 失去双亲的罗素和他的哥哥一起被送到了祖父母身边 他的祖母是个在道德上要求极为严格的妇女 祖母将一句话送给了罗素,「 ”不可随众行恶” 而这句话,成为了罗素一生的座右铭 到了上学的年龄的他没有进入公学读书 而是在家里接受着保姆和家庭教师的教育 孤独的罗素甚至时不时会想到要结束自己的生命 在他11岁的时候,他的哥哥教给了他欧式几何学 数学世界里变幻的线条和符号让他欲罢不能 数学,将罗素从孤独的深渊中带了出来 罗素的叔叔也常常会给他讲一些科学知识 天资聪颖的罗素敏锐地感觉到了科学与宗教之间的矛盾 经过两年的慎重思考,他在17岁那一年放弃了基督教的信仰 1890年,罗素考入了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学习数学、哲学和经济学 他的数学老师十分欣赏他的才华,将他介绍给了几位哲学大家 接触到哲学的罗素有一种遇到了真爱的触电感 在拿到了数学学位之后,他毫不犹豫地在大学的最后一年转学哲学 两年后,他又拿到了伦理科学的学位 毕业后的罗素希望能在大学里就职 他撰写了一篇论述非欧式几何学研究员资格论文 因为这篇论文,他获得了在剑桥大学为期6年的研究员资格 23岁的罗素年轻有为,才华横溢,吸引了很多女孩的目光 在贵族家庭里,都讲究门当户对,罗素似乎也应该和一位王公贵族之女结合 可他却不顾祖母的反对执意娶了一位出身平平的清教徒 婚后的罗素带着妻子去了德国柏林 在柏林,罗素成为了一位社会活动家 他和德国工人运动的领袖来往,参加他们的 ... ,出版了《德国的社会民主》一书 当然,罗素并没有忘记他钟爱的数学 在他的研究员论文的基础之上,他又整理写出了一本书,《论几何学的基础》 1900年,罗素参加了在巴黎举行的国际哲学大会 在会上,他认识了两位意大利的数学家,皮亚诺和亚历山大 三个人都对数学有着强烈的爱,相谈甚欢 会议结束后,皮亚诺将一份论文集给了罗素 论文集中包括数学公式汇编的部分内容 罗素对皮亚诺在会议上的演讲印象十分深刻 会议结束后,他回到了英国,又仔细地读了几遍皮亚诺的论文 图:朱塞佩·皮亚诺(Giuseppe Peano) 在皮亚诺的数学逻辑系统中 罗素找到了他多年来所寻求的「 ”用于逻辑分析的工具” 这使得他在「 ”把数学还原为逻辑”上打开了眼界 罗素对皮亚诺的技术进行了改进 随后又转到了分析数学基本概念的工作上 图:皮亚诺的论文集 那段时间,罗素处于智力上的巅峰状态 灵感源源不断地从他的脑海中迸发出来 每天他都有新的发现和新的收获 十九世纪下半叶,德国数学家康托尔创立了著名的 ... 论 这一开创性的成果很快就被广大的数学家们接受了 图:格奥尔格·康托尔(Georg Cantor) 数学家们发现,从自然数与康托尔 ... 论出发,可以建立起整个数学大厦 「 ”一切数学成果都可以建立在 ... 论基础上” ... 论,被奉为现代数学的基石 可罗素,却打破了这个被当时数学家奉为圣典的理论 他发现了 ... 论上一个大漏洞,这个漏洞被人们称为「 ”罗素悖论” 罗素悖论又被称为理发师悖论:在某个城市中有一位理发师,他的广告词是这样写的,「 ”我将为本城所有不给自己刮脸的人刮脸”。某一天,理发师发现自己的胡子长了,他本能地抓起了剃刀,想给自己刮脸。 那么问题来了,他能不能给自己刮脸呢?如果他刮了,他就属于给自己刮脸的人,他就不该给自己刮脸,如果他不刮,他就属于不给自己刮脸的人,他就该给自己刮脸。 于是,这就成为了一个死循环 罗素将自己的理论写成了一封信,寄给了德国著名的逻辑学家弗雷格 弗雷格当时正在整理它自己关于 ... 的基础理论书稿——《算术的基本法则》 看到罗素的信,弗雷格一下子变得手足无措起来 他在自己著作的末尾写道,「 ”一个科学家所碰到的最倒霉的事,莫过于是在他的工作即将完成时却发现所干的工作的基础崩溃了” 图:戈特洛布·弗雷格(Gottlob Frege) 罗素悖论的提出震惊了整个数学界 数学的基础被动摇了 罗素悖论,成为了第三次数学危机的导火索 罗素将他的发现写成了书稿 1903年,他出版了《数学的原理》(The Principies of Mathematics)一书 这本书,成为了数学基础研究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之后,罗素与怀特海合作撰写《数学原理》(Principia Mathematica) 罗素主要负责哲学方面,怀海德主要负责数学方面 两人互换草稿,共同订正 这本书分成了上、中、下三卷,是20世纪科学的重大成果 被誉为「 ”人类心灵的最高成就之一” 图:阿弗烈·诺夫·怀海德(Alfred North Whitehead) 罗素是一位伟大的数学家,也是一位无与伦比的哲学家 他发表论文,写书,向人们阐述着他的哲学观点 他在哈佛大学开设课程,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一战爆发后,罗素对哲学的兴趣被他对欧洲文明面临的巨大威胁的恐惧所压倒 战争的血腥和残酷深深刺痛了他的心 他开始投身于反战的写作、演讲和各种活动中 1915年初,他写了一本反战的小册子《战争恐惧之源》 他组织了”拒服兵役 ... 会「 ”,仅仅因为一张传单,就被判有罪,还被剑桥解雇 在英国参战的三年中,他一直在为反战活动而奔波 他写了一本《社会重建原则》,书中大量与当时流行看法相左的观点引起了英国各界的广泛关注 于是,他被抓了 1918年底,他因为撰写了一篇反战的文章被判刑,进入了监狱 铁窗生涯中的罗素并没有低迷消沉,而是继续着自己的写作事业 他在狱中完成了《数学哲学导论》,撰写了《心的分析》 罗素是个高产的作家 这或许也和他没有长期稳定的职位有关系 写作不仅是他个人的爱好,更是他谋生的工具 1920年8月,罗素应邀与美国人文学家杜威同时来到了中国讲学 他来到南京大学,发表《关於哲学》的演讲,倡导以逻辑推理与科学 ... 求知 他来到了长沙,当时还是个青年的 ... 当过他的记录员 图:1920年,罗素和情人朵拉·布莱克在中国 中国古老而悠远的文化让他沉浸其中 一年的讲学结束,他回到了欧洲 他将自己在中国的所见所闻所感写成了《中国问题》一书 当孙中山看过这本书后,称罗素为”唯一真正理解中国的西方人「 ” 图:罗素访华讲学离开中国前,和中国学人合影 回到欧洲的罗素与前妻离婚后与朵拉·布莱克结了婚 婚后不久,他有了自己的孩子 父亲的角色让他对教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与妻子一起,创办了一所实验学校——”皮肯·希尔学校「 ” 当徐志摩远赴英伦想要拜罗素为师的时候 罗素已经离开了剑桥大学,在自己的学校里工作 图:罗素在皮肯·希尔学校 罗素是个天生多情浪漫的才子 他的第一段婚姻就是由于他与多人保持着亲密的关系而告终 第二段婚姻中,他也并没有改变 很快,他与多拉的婚姻就因为多拉报复性地与一位美国记者的婚外情曝光而告终 图:罗素与自己的孩子 1936年,罗素与一位牛津大学的大学生相恋,那位学生成了罗素的第三任妻子 家庭的重担压在罗素的身上,让他有些喘不过气来 这时候的罗素,将目光投向了大学 罗素是一位有争议性的人物,他的各种思想似乎与当时的社会格格不入 而当时的大学职位十分稀缺,罗素只好在各个大学演讲,希望能谋到一个永久的职位 牛津大学、芝加哥大学、洛杉矶州大学,都有过罗素的身影 这时候,二战爆发了,罗素也被困在了美国 由于他对于堕胎、离婚和同性恋等问题的看法”不够正统「 ” 社会上的保守势力一度十分 ... 这位”离经叛道「 ”的哲学家 他的讲学计划纷纷告吹,报纸和杂志也不再向他约稿 罗素一下子失去了维持生计的手段,生活变得窘迫起来 1944年,罗素又回到了英国,重新回到了剑桥大学 在剑桥大学,他完成了最后一部重要的哲学著作《人类的知识》 他对苏式共产主义的谴责很适合于冷战时期,从而改善了他与英国 ... 的关系 1949年,他被选为英国科学院荣誉院士 1950年,英国国王乔治六世向他颁发”功绩勋章「 ”,这是英国的最高荣誉 同一年,他收到了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获奖作品为《婚姻与道德》 表彰其”西欧思想,言论自由最勇敢的君子,卓越的活力,勇气,智慧与感受性,代表了诺贝尔奖的原意和精神「 ” 晚年的罗素,一直为人类的前途而担忧 20年代中后期,核武器的威胁似乎愈演愈烈 罗素开始广泛地撰写有关战争危险的文字 他心急如焚,愈发感到行动的必要性 1955年,他争取到了爱因斯坦的支持 发表了著名的《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他向各国著名科学家征集签名,召开了一次世界性会议 会议上,科学家们商讨要采取什么实际步骤来应对核危机 签名的科学家很多事诺贝尔奖的获得者 这一份宣言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其后,该会议逐步演变成著名的《维也纳宣言》 图:《维也纳宣言》会议 他为促进核裁军活动,创立非暴力反抗运动百人 ... 会 1961年,他因为煽动非暴力反抗运动再一次吃了牢饭 他反对越南战争,让保罗·萨斯成立了罗素·萨斯特别法庭 他建立了”罗素和平基金会「 ”,为筹措基金拍卖了他的部分文献档案 他在1967年出版了他最后的一部著作,《在越南的战争罪行》,而此时,他已经是一位95岁的老人 图:1962年,罗素在伦敦某饭店和第三任联合国秘书长吴丹交谈 他最后的政治声明是关于中东的,谴责以色列袭击埃及和巴勒斯坦难民营 这份声明写于他逝世前的两天 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仍然在为世界和平事业和人类的前途而操劳 罗素的一生几乎经历了整整一个世纪 数理逻辑、现代分析哲学…在对真理的探求中,他从无门户之见 他的著作涉及面极广,哲学、数学、科学、伦理学、社会学、政治、教育、历史、宗教…享有「 ”百科全书”式思想家之称 三种单纯然而极其强烈的 ... 支配着他的一生 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寻求,和对人类苦难痛彻肺腑的怜悯 他是一位,多情的”独领世纪 ... 的智者「 ”

拿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数学家,连毛主席都帮他打过工的更多相关文章

  1. 胡克:牛顿剽窃他的研究成果,死不承认,在他死后烧毁他的实验室

    如果说17世界最杰出的科学家是谁?那当然是牛顿莫属。

  2. 一位民国数学家,他身边人全是大师,杨振宁:当年读他文章受教了

    民国时期的大师,多如繁星,每一位都是名满天下的人物,在皓月之光的照耀下,还有一些知名度不那么高的教育家,他们的实力非常强,只是知名度不高罢了,今天野哥的这篇文章,就是为了纪念一位名声传播不那么广泛,但是却一直未我国教育作出贡献的数学家,他的名字叫刘薰宇。杂志面世以来,得到了广大的师生好评,除了刘薰宇等人外,还吸引不少各个领域的大咖来为《中学生》杂志撰稿。

  3. 日本最敬畏的中国人,受日本军神一生参拜,却在中国不温不火

    我们都知道,古今往来,我们跟日本向来都是恩恩怨怨,就在一百多年里,日本多次向中国发起战争,使得中国百姓民不聊生。但是日本人却对中国一个人物非常尊敬,并且是已经到了敬畏的地步了。1997年,日本早稻田大学在日本做了一个调研,目的是为了了解日本人心中最敬畏的中国人。

  4. 1500年前的数学家如何计算球体积?中国古代这三位真是数学神仙

    《易·系辞》中说:「”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说明古人结绳和契刻的方式记数和记事。西安半坡村出土的陶器上有直线、三角、方、菱形及一些复杂的几何图形,同时期人们创造了画圆和画方的工具规和工具矩,中国的数学可以追溯到5000到6000年前。半坡陶符光影图然而,很多人认为中国的古代数学其实不是数学,最多被称为算术或者算学,不同于西方以古希腊为代表的基于逻辑推理下的数学。比如:勾股定理,无论是

  5. 君心若有杂芜生,何不读读王阳明

    千古完人1926年,梁启超向青年学生发表演讲时说:「”青年们啊,你们感觉到苦痛吗?我告诉你,唯一的救济法门,那就是依着王阳明知行合一之教去做。”知行合一四个字,可谓「”心学奥义”。说起来容易,理解透彻并付诸实践,难上加难。王阳明作为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立功、立德、立言完美者,其心学之深,公子与许多人一样,恐怕连边还摸不到。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了解王阳明的故事。作为一个现代人,我们不能不知道王阳明。——

  6. 从「 ”轻重缓急”看古代数理文化中的数的维度思考

    轻重缓急这个成语出自清·顾炎武《日知录》卷七:「”古之人有至于张空弮、罗雀鼠而民无二志者,非上之信有以结其心乎?此又权于缓急轻重之间而为不得已之计也。”通常被解释为:各种事情中有主要的和次要的,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慢一点办的。这种解释实际并不是很确切。轻重、缓急两个思考的侧面被分隔开来,但是古代的数理文化并非这种理解。轻重缓解的二维思考按照轻重缓急的方式进行的四种分类基于线性逻辑思考,事情可以被这样

  7. 1+1为什么等于2?你真的了解哥德巴赫猜想吗

    陈景润证明的不是1+1=2,也不是1+2=3,这是一个常见的误解。要理解1+1的意思,首先要回到哥德巴赫本身。1742年,哥德巴赫给欧拉的信中提出了以下猜想:任一大于2的整数都可写成三个质数之和。但是哥德巴赫自己无法证明它,于是就写信请教赫赫有名的大数学家欧拉帮忙证明,然而一直到死,欧拉也无法证明。

  8. 160年前德国一文科生提出的数学理论,至今无人能够证明

    费马的这一断定,直到他去世300多年后,人们才第做出了一次证明。和上述两位数学家一样神奇的是,德国的一位文科生,像费马一样提出了一个数学猜想,而这个猜想至今还没有人能够证明。根据现有的数据,截止2017年,从哥廷根大学走出的诺贝尔奖获奖人数为45人,数量为德国第2位、世界第15位。

  9. 97岁杨振宁:和爱因斯坦交谈1.5小时,我却没有得到智慧,很遗憾

    我国历史上杨振宁的出现,应该称得上是一个传奇,他23岁留美,在35岁的时候就获得了诺贝尔奖,其成就可想而知。那么他和爱因斯坦是怎样扯上关系的呢?两人在爱因斯坦的办公室里,与他谈了一个半小时。

  10. 东亚王阳明学说与维新革命

    1阳明学在近代东亚引起风潮,并成为知识分子维新或革命的精神动力,当首推日本,而其影响则及于中国与...的知识分子。日本近代风行阳明学,可从蒋介石的留日经验谈起。

随机推荐

  1. 诗圣杜甫诗怎么死的?流传下来的有好多个原因,哪个你比较认可?

      大诗人诗圣杜甫,家国情怀一生,从盛唐看到国家兵戈纷纷,经历安史之乱唐帝国大厦倾斜让杜甫痛心不已。当然啦这些都要用长篇大论来描述了,我们来讨论一下关于杜甫的小话题,杜甫之死。  关于杜甫的死,《新唐书》中记载:“大历中,出瞿塘,下江陵,溯沅、湘以登衡山,因客耒阳。游岳...

  2. 铁托南斯拉夫被处死_铁托是塞族吗_铁托对塞尔维亚_铁托怎么死的

    曾任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总统、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总书记、南斯拉夫人民军元帅。1918年,约瑟普·布罗兹·铁托加入了俄国...南斯拉夫支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反抗德国法西斯侵略、赢得国家独立做出贡献。战后与印度总理尼赫鲁、埃及总统纳赛尔推行“不结盟运动”,反对苏联的干涉。在20世纪反对霸权主义、提高第三世界国家地位方面留下了深刻的印迹。1980年5月4日铁托在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逝世,享年88岁。

  3. 中秋节祝福语_中秋节搞笑祝福句子_中秋节祝福

    中秋节个性祝福语中秋节搞笑祝福语中秋节温馨祝福语中秋节经典祝福语中秋节幽默祝福语给男友给女友给闺蜜给朋友给哥哥给姐姐给弟弟给妹妹给父母给爱人给教师给上级给老板给领导给员工给下属给客户给同事给老师给同学1、一千年前,后羿藏着仙丹,被嫦娥偷吃,成了仙女;如今,我的短信藏着祝福,你最好千万别偷用,没准成了神仙,我可不负责接你下凡间!今年中秋伴国庆,成双祝福都给您。

  4. 在中国被妖魔化的科举 却被西方学者称赞

    科考制度被各国效仿此外,新罗、高丽、日本、交阯学习中国,在本国也举行了科举。科举为何被妖魔化清室的维新和预备立宪没能挽救它的灭亡,科举成了它的殉葬品。它们已从中国文化体系中被彻底抹去。西方学者却在交口称赞然而,在与中国完全不同文化体系的欧洲,对中国科举的看法有完全不同的视角。他在给欧洲人信件中,详细地介绍了中国的科举制度,甚至提到了八股文。在中国,人的能力是决定性的。

  5. 盗墓小说排行榜 鬼吹灯最经典的盗墓小说

    历史认知网导读: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盗墓小说排行榜鬼吹灯最经典的盗墓小说”的详细内容!前几年有好多关于盗墓的小说很火热,盗墓笔记,鬼吹灯之类的盗墓小说在当时可是大受欢迎,盗墓小说可以包含历史,恐怖,悬疑等元素在里面,喜欢看推理,恐怖小说的都是会喜欢盗墓小说,那接下来介绍的就是十本经典的盗墓小说。

  6. 【今日历史】9月10日大事记,历史新知发生了什么?

    12日,攻克屯留。1985年9月10日中国恢复建立第一个教师节33年前,1985年9月10日,是中国恢复建立第一个教师节,而从此以年,老师便有了自己的节日。1998年9月10日我国民航史上首例大型客机迫降成功20年前,1998年9月10日,东方航空公司2173号大型客机迫降成功,在我国民航史上是首例,在世界民航史上也属罕见。

  7. 惊肉生髀是什么意思?

    【拼音】jīngròushēngbì【解释】惊叹久处安逸,不能有所作为。【出处】《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裴松之注引晋司马彪《九州春秋》:“备住荆州数年,尝于表刘表坐起至厕,见髀里肉生,慨然流涕。还坐,表怪问备,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例子】人人惊肉生髀,却日欲挥戈。宋·刘厵《水调歌头》词【相关】百度“惊肉生髀”

  8. 孕妇梦见被小孩尿身上

    周公解梦孕妇梦见被小孩尿身上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孕妇梦到被小孩尿身上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9. 【离俗】的意思是什么?【离俗】是什么意思?

    的意思是:离俗lísú1.避开俗世。7.在他离俗归耶和华的一切日子,不可挨近死尸。

  10. 蜘蛛、蚕和老桑树

    一天,蛛蜘正在老桑树上结网。忽然,一阵沙沙的响声传来,蜘蛛四处一看,原来有条蚕在吃桑叶。>蜘蛛冲着蚕大声喝道:>“你这个坏家伙,为什么吃桑叶?”蜘蛛摆出一副学者的派头说。蜘蛛腆起胸脯,威严地说。>蜘蛛眼看着蚕安然地用丝将自己封闭起来,又眼看着农人将蚕茧拿走,织成绸缎,做成漂亮的衣服。>至此,蜘蛛完全明白了,它多么后悔当初不该对蚕说那些无礼的话呀!

返回
顶部